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溥儀12歲復辟,面對不肯交權的大總統曹錕,他直接講了五句話!

我們可以這樣說:袁世凱開歷史倒車, 登基當洪憲皇帝, 他就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大軍閥。 可是他的存在, 卻有一個非常高的價值, 因為他具有其他小軍閥不具備的威懾力, 這就和請出太上老君, 震懾各路的群妖的道理一樣, 只要袁世凱坐鎮京城, 各地的大小軍閥都會老老實實, 不敢亂說亂動, 可是袁世凱在1916年翹辮子之後, 僅僅過了一年零一個月, 也就是1917年7月1日, 辮帥張勳, 借著黎元洪代表的總統府與段祺瑞代表的國務院發生矛盾之際, 他率領三千徐州辮子軍, 打進京城, 上演了一出擁戴溥儀復辟的鬧劇。

張勳復辟, 溥儀登基, 這場鬧劇, 絕對是逆歷史大潮而動, 在國內即使有一百個人, 也有99個人反對。

我們隨便舉個例子:首先反對這兩個人的就是兩個女人(女人被稱為頭髮長, 見識短, 可是她們都看明白的事兒, 張勳和溥儀卻看不明白)。

反對張勳復辟的女人是他的結髮妻子曹瑞琴。

曹瑞琴先是苦勸:民國待你不薄, 你何苦死保皇帝, 自討苦吃?接著跪地拉著他的衣襟痛哭(就差抱著張勳的大腿不讓他走了), 張勳一意孤行, 鬼迷心竅, 根本不聽曹瑞琴的勸阻。

反對溥儀登基的端康太妃, 她覺得,

如果不鬧復辟, 皇族尚可居留宮中, 不為衣食而愁, 一旦復辟, 很可能會招致清室優待條件廢止, 那就等於斷了全體皇族的活路。

除了曹瑞琴和端康太妃反對復辟之外, 當時作為張勳謀臣的康有為也反對溥儀復辟, 他這樣講:復辟宜行虛君共和, 不宜恢復大清國號——總之一句話,

康有為提出的新“復辟之路”, 是應該實行君主立憲制, 這種制度在英日等國家, 早已實施, 而且被證明利國利民, 好處多多。

但君主立憲卻讓張勳卻嗤之以鼻, 因為他有自己的打算, 他起兵復辟, 也存私心, 他的私心就是權力富貴,

封侯稱王……

張勳協助溥儀登基, 溥儀該封他為何官職, 早已經被溥儀的幾位帝師設計好。 果然, 溥儀在登基復辟後, 封他為“忠勇親王”。

當然復辟的程式, 還包括溥儀如何“以年紀小, 尚無法親理國政”而謙讓一番, 然後張勳以“唯有宣統復位, 黎民方可救於水火之中”等理由懇請後, 溥儀這才“被迫無奈,勉勉強強”地答應復辟登基。

溥儀復辟的既定的程式,按部就班地展示一番後,接下來,就出現了不按套路出牌的“雜音”。

首先是:溥儀復辟的第二天,張勳為了效仿古代的明君,就提出了“嚴禁權貴干政”的“國策”。

載灃作為溥儀的親生父親,又是正牌的攝政王,很顯然,“嚴禁權貴干政”的“國策”就是針對他,載灃怒氣衝衝地來到了紫禁城,想找將自己兒子帶“壞”的張勳理論,張勳覺得自己這個“忠勇親王”,惹不起溥儀的親爹,他就急忙躲了起來。

溥儀面對載灃,幾句話就將自己的親爹給頂了過去,他說:自古江山,其亡之道有三:1、女人亂宮;2、宦官專權;3、外戚干政。朕為大清的復興,訂立“嚴禁權貴干政”之策,實乃必要、必須之舉措。

接著是:黎元洪總統拒絕交出權力。

梁鼎芬是張勳的忠誠支持著,溥儀復辟後,首先一點,必須要逼著黎元洪交出權力,溥儀才可以名正言順地行使皇權。

可是梁鼎芬去找黎元洪,黎元洪卻根本沒有交出權力的打算。梁鼎芬和黎元洪是兒女親家,他氣急敗壞地回到皇宮,對等著權力對接的溥儀道:“皇上,非常時期,必用非常手段,只有將黎元洪賜死,才能快刀斬亂麻地解決問題!”

溥儀卻搖搖頭,冷靜地道:“人不能沒有良心,民國政府不僅開恩赦我不死,而且優待我和皇族,有鑑於此,我怎麼能恩將仇報呢?”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溥儀還是很有理智的,但有理智是有理智,皇權的誘惑確實是大於了理智,換句更明白一點的話就是——看得見,不等於看得透;有想法,不等於想明白;拿得起,不等於能夠放得下。

溥儀這才“被迫無奈,勉勉強強”地答應復辟登基。

溥儀復辟的既定的程式,按部就班地展示一番後,接下來,就出現了不按套路出牌的“雜音”。

首先是:溥儀復辟的第二天,張勳為了效仿古代的明君,就提出了“嚴禁權貴干政”的“國策”。

載灃作為溥儀的親生父親,又是正牌的攝政王,很顯然,“嚴禁權貴干政”的“國策”就是針對他,載灃怒氣衝衝地來到了紫禁城,想找將自己兒子帶“壞”的張勳理論,張勳覺得自己這個“忠勇親王”,惹不起溥儀的親爹,他就急忙躲了起來。

溥儀面對載灃,幾句話就將自己的親爹給頂了過去,他說:自古江山,其亡之道有三:1、女人亂宮;2、宦官專權;3、外戚干政。朕為大清的復興,訂立“嚴禁權貴干政”之策,實乃必要、必須之舉措。

接著是:黎元洪總統拒絕交出權力。

梁鼎芬是張勳的忠誠支持著,溥儀復辟後,首先一點,必須要逼著黎元洪交出權力,溥儀才可以名正言順地行使皇權。

可是梁鼎芬去找黎元洪,黎元洪卻根本沒有交出權力的打算。梁鼎芬和黎元洪是兒女親家,他氣急敗壞地回到皇宮,對等著權力對接的溥儀道:“皇上,非常時期,必用非常手段,只有將黎元洪賜死,才能快刀斬亂麻地解決問題!”

溥儀卻搖搖頭,冷靜地道:“人不能沒有良心,民國政府不僅開恩赦我不死,而且優待我和皇族,有鑑於此,我怎麼能恩將仇報呢?”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溥儀還是很有理智的,但有理智是有理智,皇權的誘惑確實是大於了理智,換句更明白一點的話就是——看得見,不等於看得透;有想法,不等於想明白;拿得起,不等於能夠放得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