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德國前總理科爾的最大成就:促成東德和西德的統一

德國前總理科爾上個禮拜五去世, 全球的政客們排著隊悼念他, 有如此待遇一定有過人之處, 所以我們要說一說他的故事。 在開始之前咱們先捋一捋德國最近的幾位總理, 好弄清楚科爾大概是什麼時候的總理。 德國現任總理是默克爾, 來自德國的基民盟政黨;默克爾之前的那位總理是施羅德, 他來自德國社明黨;施羅德再往前的那位總理便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赫爾穆特·科爾, 也來自基民盟。 科爾從1982年開始到1998年總共幹了16年的德國總理, 在16年的總理生涯裡他經手了很多事, 而最大的那件事絕對是兩德的統一。

當1939年的後半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 科爾只是一個9歲的小男孩, 而到了1944年二戰結束後的前一年, 14歲的科爾已經穿著制服開始軍訓了, 一旦軍訓結束他會受到元首的檢閱, 完事後作為帝國武裝力量的一份子開赴戰場。 那個時候他的父親漢斯和哥哥瓦爾特已經先他一步在戰場上為元首效力了, 不過他比較幸運, 還沒上戰場二戰已經結束, 不幸的那個人是他的哥哥, 一去兮不復返。 所以後來科爾給兒子取名瓦爾特就是為了紀念自己的哥哥, 這種失去親人的經歷對他後來執政理念的影響是和平而不是對抗, 科爾就是一個熱愛和平的人。

(1982年卡爾宣誓就任德國總理)

二戰結束後, 因為蘇聯和美英法之間的對抗, 導致德國分裂成了西德和東德。 西德的全名過去現在以及未來一直叫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簡稱聯邦德國;而東德的全名當時叫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簡稱民主德國。 分開的時候雙方接手的攤子都是一片廢墟, 算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德國人是世界公認的優秀民族, 只要給他們安定的環境, 他們就能創造奇跡。 戰後不足5年, 兩德的工業和經濟發展狀況都已經恢復到了戰前的水準, 兩邊人的日子過得不分伯仲。 但是我們知道沒過多久東德人可是冒著生命危險爭先恐後往外跑的, 特別是往西德跑的最多, 那麼恢復生產之後東德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有一種悲傷的故事是相似的, 這種悲劇來自於體制的錯誤。 東德發生的事和查韋斯時代的委內瑞拉差不多, 那就是他們大量使用了蘇聯的制度和發展模式, 重視軍工業、重工業和面子工程的大力投入, 而在老百姓的生活方面還是搞計劃經濟憑票供應, 因此日用品匱乏的嚴重, 那東西越是缺乏政府就越是強化對商品的控制和分配,

重拳打擊私有經濟抑制個人消費欲望, 於是兩邊的差距就越來越大, 無論經濟規模還是幸福指數, 所以東德人日子過得太難就開始往外跑。 有句話說得好, 出國要趁早!其實不光出國要趁早, 這逃亡也要趁早, 在最開始的幾年好幾百萬人順利離開, 但是不久之後逃亡就沒那麼容易了, 一路上等待他們的除了嚴格的旅遊禁令外, 還有無處不在的秘密員警和警犬、鐵絲網等障礙物, 障礙物中最出名的莫過於是蔓延155公里的柏林牆。

(東德修建的博物館)

柏林牆從1961年開始修建, 修牆的目的當然是為了阻止東德居民逃亡西德, 因為當時被蘇聯作為社會主義標杆國家的東德有大量的老百姓出逃, 這對前蘇聯來說太打臉了。 柏林牆其實並不只是一堵牆, 前後經過15年的反復升級和反覆運算, 它最終變成了一個複雜的阻攔系統, 基本配置是兩道3.5米高的牆, 另外還有鐵絲網、電網、報警器、警犬、瞭望塔、碉堡、大功率的路燈以及武裝警衛, 並且這些警衛可以直接朝翻牆者射擊。不要說後面這些設備,單純那堵3米高的牆普通人就很難翻越,即便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身高一米九的德國前總理科爾想要爬上牆頭也不是很容易的,更何況牆頭還有鐵絲網,牆下還有牽著軍犬的巡邏員警。與之前相比,柏林牆可以說基本上斷絕了東德人民最主要的逃亡方式,勇敢的人不得不採用更危險的方式,而大多數人只能在牆內憧憬一牆之隔的西德。

一牆之隔的西德在美、英、法移交權力之後,保留了原來的政治體制,政府的工作重點不在重工業和面子工程上面,而是經濟的健康發展和民眾的生活體驗。那時候西德的經濟水準和收入已經幾倍於東德,西德人的工資收入也幾倍於東德人,他們吃的用的東德人甚至見都沒見過,而且他們可以在任何方便的時候出去玩,只要他們掏得起路費。有句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持續的對比和持續的傷害下,東德人終於發飆說老子不跟你們玩了。

(1986年東德舉行柏林牆修建25周年紀念日)

東德人民把苦日子過了43年,到了1989年的時候,他們已經覺得無法繼續忍受下去了,而那一年正好整個歐洲都不安寧,捷克、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的人民都在大街上集體折騰,當時歐洲的政治風氣就特別像前幾年的阿拉伯之春,於是在東德各種對當局不滿的抗議示威活動此起彼伏,抗議者一致要求放寬旅行禁令和對媒體的控制,直到局面失控東德的負責人辭職。新上臺的老大迫于形勢決定放寬旅行禁令,給任何想外出的人發放簽證。結果這個放寬旅行的禁令被錯誤的執行成了開放柏林牆,好傢伙一個月不到,主要交通幹道的柏林牆已經全部被人免費拆除,與此同時有三分之二的東德人在國外旅遊。

柏林牆倒塌的時候,一位東德的物理學女博士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她覺的有什麼東西從天而降把她擊中了,她意識相比枯燥的物理學,從政才是她冥冥之中一生的正確追求,於是在1989年她轉專業踏入東德最後一屆的政壇,一年後加入到基督教民主聯盟,而且從1991年到1998年一直擔任基民盟的副主席,這個人就是現在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而那時候基民盟的正主席便是當時的德國總理科爾。聽到高牆倒塌的轟隆聲,總理科爾明白了,歷史的進程把祖國統一的任務交到了他的手上,這個活兒註定是他來幹了。

(柏林牆上的瞭望塔)

要想讓兩邊走到一起變成一個國家,完全不是把東德的政府人員召集起來吃個飯就能解決的事。當時東德的執政者都是按照蘇聯老大哥的指使做事,假如科爾不跟蘇聯人打個招呼就跟東德聊一統江湖的事,統一應該是非常艱難的,即便他能力出眾繞過蘇聯人完成了統一,恐怕之後的德國東部就會像現在烏克蘭東部一樣永無安寧之日。所以在柏林牆倒塌後的第3個月,也就是在1990年2月份科爾訪問了蘇聯,費盡口舌成功說服戈巴契夫點頭同意德國統一這件事由德國人自己做主,蘇聯人不再干涉。

搞定了蘇聯那邊還不算完,還需要搞定東德的政治力量。東德在43年前分裂出去當然不是蘇聯單方面的強制行為,不然你弄出去也得有人替他打理吧。這些替蘇聯人打理東德的是原來德國的好幾個社會主義政黨,正是他們對社會主義的無限期待外加蘇聯和歐美的冷戰對抗才共同促成了東德的獨立。因此牆雖然倒了,但是以後東部地區還得由東部的人來管,所以科爾想要統一後局面穩定,最好的情況是東部地區將來由一個不是蘇聯粉絲的政黨來執政,不久一個叫“德國聯盟”的政黨進入了科爾的視線中,於是在1990年3月份東德大選開始前,科爾數次去那邊為德國聯盟月臺拉票,最終德國聯盟順利上臺執政。

(2000年的科爾和默克爾)

事情進行到這一步,似乎無論攘外還是安內都已經基本搞定,下一步就是經濟和民生問題,如果前兩個關係到兩德統一的可能性的話,那麼經濟問題就關係到了統一後的穩定性。為此科爾成立了一個名叫“統一內各委員會”的機構專門負責推動這些事,在他的推動下到了5月份西德與東德簽署了關於貨幣、經濟和其它社會問題在內的一系列政府條約,比如在工資、房租以及退休金方面確保東西兩邊的馬克以1:1的比例進行兌換。

做完以上這些,按道理接下來就行該開慶功會了,但是還差了一點,差點什麼呢?二戰結束後,當時的幾個戰勝國可是燒了數不清的錢犧牲了很多人,才把德國和日本制服的,之後大家制定了一系列規矩就是為了防止德國人若干年後再來一次。這才過去40多年你就玩起了統一擴大了版圖,那以後是不是還會有別的想法呢?所以科爾得帶著自己的外交部長向英國、美國、法國以及前蘇聯這4個戰勝國做一個交代,對他們說以後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自己心裡清楚,請各位高抬貴手。這次會談結束後簽署了一個《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德國承諾會嚴控納粹思想,戰勝國也取消了之前在德國的一切特權。

(2015年科爾與默克爾握手)

1990年的10月2日,東德政府上完最後一天的班之後,就徹底關上了辦公樓的大門。第二天統一的慶典在首都柏林舉行,分開45年後德國再一次完成了統一,從柏林牆倒塌到德國統一滿打滿算也就是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裡奔相走告最為忙碌的人便是當時的德國總理科爾,這位德國統一的頭等功臣上週五剛剛去世了。

——————

參考資料:

1、東德消亡的真正原因: http://xinlijian.blog.sohu.com/306199902.html/

2、百度詞條:柏林牆

3、百度詞條:赫爾穆特·科爾

並且這些警衛可以直接朝翻牆者射擊。不要說後面這些設備,單純那堵3米高的牆普通人就很難翻越,即便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身高一米九的德國前總理科爾想要爬上牆頭也不是很容易的,更何況牆頭還有鐵絲網,牆下還有牽著軍犬的巡邏員警。與之前相比,柏林牆可以說基本上斷絕了東德人民最主要的逃亡方式,勇敢的人不得不採用更危險的方式,而大多數人只能在牆內憧憬一牆之隔的西德。

一牆之隔的西德在美、英、法移交權力之後,保留了原來的政治體制,政府的工作重點不在重工業和面子工程上面,而是經濟的健康發展和民眾的生活體驗。那時候西德的經濟水準和收入已經幾倍於東德,西德人的工資收入也幾倍於東德人,他們吃的用的東德人甚至見都沒見過,而且他們可以在任何方便的時候出去玩,只要他們掏得起路費。有句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持續的對比和持續的傷害下,東德人終於發飆說老子不跟你們玩了。

(1986年東德舉行柏林牆修建25周年紀念日)

東德人民把苦日子過了43年,到了1989年的時候,他們已經覺得無法繼續忍受下去了,而那一年正好整個歐洲都不安寧,捷克、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的人民都在大街上集體折騰,當時歐洲的政治風氣就特別像前幾年的阿拉伯之春,於是在東德各種對當局不滿的抗議示威活動此起彼伏,抗議者一致要求放寬旅行禁令和對媒體的控制,直到局面失控東德的負責人辭職。新上臺的老大迫于形勢決定放寬旅行禁令,給任何想外出的人發放簽證。結果這個放寬旅行的禁令被錯誤的執行成了開放柏林牆,好傢伙一個月不到,主要交通幹道的柏林牆已經全部被人免費拆除,與此同時有三分之二的東德人在國外旅遊。

柏林牆倒塌的時候,一位東德的物理學女博士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她覺的有什麼東西從天而降把她擊中了,她意識相比枯燥的物理學,從政才是她冥冥之中一生的正確追求,於是在1989年她轉專業踏入東德最後一屆的政壇,一年後加入到基督教民主聯盟,而且從1991年到1998年一直擔任基民盟的副主席,這個人就是現在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而那時候基民盟的正主席便是當時的德國總理科爾。聽到高牆倒塌的轟隆聲,總理科爾明白了,歷史的進程把祖國統一的任務交到了他的手上,這個活兒註定是他來幹了。

(柏林牆上的瞭望塔)

要想讓兩邊走到一起變成一個國家,完全不是把東德的政府人員召集起來吃個飯就能解決的事。當時東德的執政者都是按照蘇聯老大哥的指使做事,假如科爾不跟蘇聯人打個招呼就跟東德聊一統江湖的事,統一應該是非常艱難的,即便他能力出眾繞過蘇聯人完成了統一,恐怕之後的德國東部就會像現在烏克蘭東部一樣永無安寧之日。所以在柏林牆倒塌後的第3個月,也就是在1990年2月份科爾訪問了蘇聯,費盡口舌成功說服戈巴契夫點頭同意德國統一這件事由德國人自己做主,蘇聯人不再干涉。

搞定了蘇聯那邊還不算完,還需要搞定東德的政治力量。東德在43年前分裂出去當然不是蘇聯單方面的強制行為,不然你弄出去也得有人替他打理吧。這些替蘇聯人打理東德的是原來德國的好幾個社會主義政黨,正是他們對社會主義的無限期待外加蘇聯和歐美的冷戰對抗才共同促成了東德的獨立。因此牆雖然倒了,但是以後東部地區還得由東部的人來管,所以科爾想要統一後局面穩定,最好的情況是東部地區將來由一個不是蘇聯粉絲的政黨來執政,不久一個叫“德國聯盟”的政黨進入了科爾的視線中,於是在1990年3月份東德大選開始前,科爾數次去那邊為德國聯盟月臺拉票,最終德國聯盟順利上臺執政。

(2000年的科爾和默克爾)

事情進行到這一步,似乎無論攘外還是安內都已經基本搞定,下一步就是經濟和民生問題,如果前兩個關係到兩德統一的可能性的話,那麼經濟問題就關係到了統一後的穩定性。為此科爾成立了一個名叫“統一內各委員會”的機構專門負責推動這些事,在他的推動下到了5月份西德與東德簽署了關於貨幣、經濟和其它社會問題在內的一系列政府條約,比如在工資、房租以及退休金方面確保東西兩邊的馬克以1:1的比例進行兌換。

做完以上這些,按道理接下來就行該開慶功會了,但是還差了一點,差點什麼呢?二戰結束後,當時的幾個戰勝國可是燒了數不清的錢犧牲了很多人,才把德國和日本制服的,之後大家制定了一系列規矩就是為了防止德國人若干年後再來一次。這才過去40多年你就玩起了統一擴大了版圖,那以後是不是還會有別的想法呢?所以科爾得帶著自己的外交部長向英國、美國、法國以及前蘇聯這4個戰勝國做一個交代,對他們說以後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自己心裡清楚,請各位高抬貴手。這次會談結束後簽署了一個《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德國承諾會嚴控納粹思想,戰勝國也取消了之前在德國的一切特權。

(2015年科爾與默克爾握手)

1990年的10月2日,東德政府上完最後一天的班之後,就徹底關上了辦公樓的大門。第二天統一的慶典在首都柏林舉行,分開45年後德國再一次完成了統一,從柏林牆倒塌到德國統一滿打滿算也就是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裡奔相走告最為忙碌的人便是當時的德國總理科爾,這位德國統一的頭等功臣上週五剛剛去世了。

——————

參考資料:

1、東德消亡的真正原因: http://xinlijian.blog.sohu.com/306199902.html/

2、百度詞條:柏林牆

3、百度詞條:赫爾穆特·科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