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姑娘,嫁個低學歷大齡青年真的很委屈嗎?

圖片發自簡書App

文|成悅

—1—

春光, 若霧、若雨, 若初見。

再次見到她, 已經是七年後的事情了。 七年的光陰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卻足以讓大部分人修成正果,

造出幸福的結晶。

比如我, 在結束一個故事, 又開始一個新的故事後, 今年30歲的我, 已經是個二胎媽媽, 按照人生軌跡循規蹈矩地走著。 可在她這裡, 故事一直停留在第一頁, 並未翻篇。

姑娘父親是入贅的, 故而隨母姓玉, 我們都叫她玉米。 玉米姑娘今年34歲, 足足比我大5歲。 按理來說, 我應該叫她姐姐, 然而, 論輩分而言, 她還得叫我小姨。

玉米是典型的活在當下型選手, 工作狂, 心無掛礙無有恐怖, 依舊是七年前的模樣, 看起來完全不像個大齡未婚單身女青年。

這七年來她幾乎停止了生長, 走在馬路上, 人人以為她還是個大學剛畢業的文科生, 歲月偏心, 不肯將她的容顏打折, 反而讓她更加容光煥發, 更有氣質。

跟所有的胖姑娘一樣, 她皮膚白皙光滑, 臉色紅潤, 典型的蘋果肌讓人有種忍不住想捏一口的感覺。

然而, 她仍是胖, 只有1米42的她, 132斤, 但這也是玉米二十多年來身材最苗條的時期了, 當然也是經濟上最繁榮的時期。

今年34歲的她, 研究生畢業後, 在老家的二線城市當了一名公務員, 買了房子, 買了車子, 可以說什麼都不缺, 就缺一個可以和她長相廝守的真命天子。

然而, 關於戀愛, 她有自己的一套原則, 無論對方高矮胖瘦, 貧窮富有, 不來電的堅決不談, 確切地說, 她講究緣分, 沒有緣分絕對不勉強。

如此一來, 對於感情, 雖然已經是大齡青年的她仍然不著急。 而她越是不著急, 她的父母越是急得發荒, 在她30歲的時候, 把身邊三姑六婆的資源都翻了個遍,

給她安排了幾次相親, 結局均以失敗告終。

看著自己的女兒, 都30好幾的人了, 每天一下班還宅在家裡追著最新的潮流肥皂劇, 玉媽媽失望得想哭。 每次看到她追劇, 玉媽媽都忍不住要發火。

“你看看你, 一下班回來就宅在家裡, 也不出去找朋友玩, 不找朋友玩怎麼能遇到有緣的男人, 難道你想單身一輩子嗎?”

“媽, 這談戀愛乃是逛街買衣服啊, 逛的街多就能挑到稱心如意的?我看未必吧, 再說我工作忙了一天了, 累得不想動。 ”玉米姑娘說完, 抱著薯條吧唧吧唧津津有味地嚼了起來。

“你出去逛逛街, 跟朋友或者同事一起找點樂子, 說不定還能碰到個, 你宅在家裡更是沒機會, 你是想一輩子單著還是再拖到40歲再結婚,

到時你的孩子是要叫你奶奶還是叫你媽?”

“媽, 你煩不煩啊, 我單著你就看我那麼不順眼, 以後我還是住單位宿舍好了, 我少回來, 省的礙你的眼。 ”

被媽媽這麼一催, 玉米也煩起來了, 她火冒三丈, 摔門而去。 只聽到媽媽在屋內喊著:“回來, 這麼晚了, 你去哪?”

“找男人去!”玉米姑娘甩下這麼一句, 就跑了出來。

—2—

南方的春末淡去了寒冷, 取而代之的是溫暖。 和煦的晚風, 帶著桂花的陣陣幽香, 飄進這間簡樸而舒適的破舊的公務員社區。

社區裡, 玉米姑娘突然像只無頭蒼蠅, 不知何去何從。 她蜷縮在角落裡哭了起來, 她不明白, 這個世界怎麼有那麼地不公平, 老家農村裡那些瘸的, 瞎的比她還侏儒的同齡姑娘現在都是幾個娃的媽了。

而她覺得自己條件比他們要好多了, 研究生, 公務員, 下得廚房, 還會做很多點心, 廚藝精湛, 父母雙職工。

自己唯一的缺點就是個子不高, 身材胖了一點, 但是“身體髮膚受之于父母”個子不高, 身材小胖能怎麼辦, 怎麼就找不到男朋友呢?

其實, 早在10年前, 24歲的她正是談戀愛的大好年華時, 差點談成了一樁“好事”。 那時, 正在北京讀研三的她, 因為學習成績出眾, 被提名保送直博。 在直博的名額中, 還有和她同班的男生蘇毅。

同樣, 來自南方的蘇毅跟她一樣, 身材不高, 160不到的個子成了班上乃至全系男生中最矮的一個。

這樣的矮矮聯合, 自然也是般配的。 但蘇毅的身高相對於玉米而言, 多少讓玉米有那麼一點驕傲不起來。 她覺得女孩子個子低一點還能穿個高跟鞋, 可是男生太低,那簡直就是要命。

雖然,她們都在心裡對彼此的身高有所芥蒂,但那時背井離鄉的他們一時半會別無選擇。後來,在班上同學的撮合下,兩人開始聊了起來。

起初的聊天還算愉快,但兩個人都像個不諳世事的小孩子一樣,在一起不外乎都是學習上的點點滴滴,如同高中生戀愛一般,你幫我找資料,我幫你看論文,我這道題不會,你教我解答,你那道題不會,我來當你老師,誰都沒有捅破這層關係,像是心知肚明,又像是順其自然。

後來蘇毅直博了,留在了北京,而玉米姑娘因為當時父親病重,放棄了讀博的機會,回到了家鄉發展,一邊工作,一邊照顧病危的父親,後來父親轉危為安,玉米姑娘的終身大事又被父母擺上桌子老生常談起來。

兩個老人家在瞭解到她和蘇毅的事情後,並不是十分贊同。原因是玉米的爸爸覺得,姑娘本來個子就低,再找個個子低的,以後就更難翻身了,子子孫孫都會遺傳她的矮個子,還會在矮個子的路上世世代代輪回著。

但看到蘇毅的學歷,他也沒反對,畢竟不管高矮胖瘦,以後生下來的孩子聰明是首要。同樣的,對於這件事,母親也是一樣的態度。

然而,真實的生活不是電視劇,他們的故事龜速爬行,拖到第四年,蘇毅博士畢業,兩人也並沒有什麼進展。

他們和之前一樣,都並不是很主動聯繫對方,兩人只是在逢年過節時互發一段問候,用的都是群發的措辭,慢慢地他倆沒再通電話,這段無疾而終的感情就這樣結束了。

一開始,玉米並沒有覺得遺憾,她當時的想法就是最好的往往留在最後。後來,直到她30歲的時候,收到了蘇毅在郵件裡發過來的電子請柬,才知道他要結婚了。

蘇毅很幸運,新娘是他們那邊的人,一米六五的個子,比他高了將近半個頭。他結婚的那一天,玉米去參加了。在交完份子錢後,她找了一個離舞臺最遠的位置安靜地坐著。

結婚儀式時,蘇毅在響亮而肯定地回答主持人的那句是否願意娶新娘子為妻,並承諾無論貧窮富有,生生世世都不離不棄的時候,玉米姑娘哭了,哭得一塌糊塗。

圖片發自簡書App

—3—

玉米想,如果當初自己拋棄對蘇毅身高的成見,勇敢地爭取這段感情,或許那一刻站在臺上穿上婚紗,享受著眾人矚目的新娘子可能會是她。

然而,沒有如果,很多人並不十分相愛,卻能夠相處一輩子,畢竟平平淡淡才是生活的本質。婚姻不比戀愛,戀愛可以短暫俏麗如電光一閃,婚姻卻必需切實平庸似細水長流。總之,簡單是最成熟的漂亮,單純是最豐盛的文雅。稀釋成兩個字就是:簡略,就像當初她和蘇毅。“緣即如風,來也是緣,去也是緣。已得是緣,未得亦是緣。我們,不要去羡慕別人所擁有的幸福。你以為你沒有的,可能在來的路上,你以為她擁有的,可能在去的途中……有的人對你好,是因為你對他好。有的人對你好,是因為懂得你的好!”

如此想來,玉米姑娘才想通了這一切,那一年她30歲,依舊單身,她要找的是一個真正懂得她的好的男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然而,光陰似箭,又是4年過去了,她依舊沒有找到。這四年,她有看到過自己喜歡的類型,然而不是對方結婚了,就是對她的身高和身材有所不滿。身高和身材在她這裡,成了她永遠的短板。

後來,她的母親,也就是我的遠房表姐在聽說我隨丈夫工作調動,回到了老家發展後,特意拜託向來人脈較廣的我給玉米介紹男朋友。

一開始,我沒有答應她的要求,一來我年紀比她小五歲,像我這個年齡段的如果有未婚的男性朋友,優先都會考慮跟自己同齡,或者年紀比自己小的。再說了,男人都是視覺動物,大多有點姿色的男人都喜歡高挑苗條,性感妖嬈的女孩子。

說到這裡,我毫無貶低玉米的意思,只是將我的未婚男性朋友介紹給玉米姑娘多少有些不合適。後來幾番折騰後,終於在一個友仔的嘴裡打聽到他有一個老表,39歲,未婚。

老表姓王,叫王大川。170的個子,不胖不瘦,恰到好處,可能跟工作性質有關,穿著打扮土裡土氣。

論家庭條件而言,王大川也不賴,家裡四兄妹,除了他之外,都已經成家立業。父親早逝,母親是林場的退休工人,有退休金,不需要子女負擔什麼,唯一不足的就是王大川的學歷。

王大川的學歷低,這是大家眾所周知的,然而他不是個不學無術的人。他跟幾個朋友一起做裝修,刷牆的,說白了就是粉刷匠,雖說這工作不怎麼體面,但收入還不錯,就是辛苦了點。

王大川深知,沒有學歷,就得靠雙手努力奮鬥。當初,他讀完初中的時候,正值父親癌症病重,由於化療需要很多錢,且當時弟弟妹妹也都在讀書,作為長兄的他看不下去母親辛辛苦苦,為了撐起這個家風裡雨裡,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後還要擺夜攤,此外還要抽空照顧生病的丈夫。

看著母親那麼辛苦,作為家裡的大兒子,他毅然決然地把讀書的機會讓給了弟弟妹妹,隻身一人來到廣州打工。幾年的拼搏下來,攢下了的錢除了給弟弟妹妹寄去學費和生活費外,王大川一無所有。

當圓寸變成長髮,他深沉了許多,眼瞅著步入而立之年,身邊的同齡人都已經成家立業,他這才開始擔憂起個人的事情。然而,三十而立,他沒攢下一分錢,好在他不是個消費主義者,處世之道甚是極簡,朋友圈簡單而精練,平日裡沒什麼太繁雜的應酬交際。

—4—

然而,王大川並不覺得孤單,在他的人生觀裡,只要家庭和睦,家人安康,有工作做,有飯吃就是幸福。源靜則流清,本固則豐茂,一個人精神能力的範圍決定了他領略高級快樂的能力。

父親病逝之後,他回到了老家,弟弟妹妹也畢業出來工作了,輪到他們出去創天地,他就擔負起照顧母親的職責。如此一來,家鄉幾百萬人口的二線城市,他是個隱身於世的大齡青年。

跟朋友學做了裝修之後,他每天早出晚歸,不辭辛苦。他深感這個工作的艱辛,但思想著工作無貴賤,只要能掙錢,辛苦點沒什麼。

這期間他也在三姑六婆的介紹下相過親,但無一有結果,對方大多嫌棄他沒有房子,也無車子。對於很多相親大軍而言,都知道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夠幸福的,但是沒有房子的婚姻更是不幸的。房子對於她們而言,就是安心立身之所,是婚姻的保障。

王大川在35歲那年,終於攢夠了買房的錢,他在市里全款付清了一套房子,又買了個車子。雖然房子是二手的,車子也是二手的,但好歹這兩樣在相親中最重要的東西,他也算是有了。如此一來,他在相親中更有底氣了。

買了房子和車子後之後的王大川在別人的介紹下相了幾回親,然而結果仍是不理想。

這次是他開始挑剔起來,他想自己沒學歷,唯讀過初中,沒上過高中和大學是他一輩子的遺憾,為了下一代著想,以他現在的條件,至少要找個上了高中,甚至讀了大學的姑娘吧。

然而,他不明白,為什麼好姑娘如同白菜一樣,隨隨便便讓豬給拱了。他除了學歷低一點之外,身高相貌都還不錯,又買了房買了車,怎麼就沒有個好姑娘看上他呢?

而歲月是一把殺豬刀,在容顏上刻下道道皺紋,這樣挑來挑去,轉眼幾年就過去了,可是人生有多少個幾年啊,王大川開始感歎。想找個合適的人不容易,與其一個人終老,不如兩個人白頭。

他同玉米一樣,隨著年齡增大,標準也慢慢降低,覺得什麼門當戶對,什麼王子公主的愛情,那都是童話世界裡的故事,真正的現實就是找個人柴米油鹽,搭夥度日。只要對方忠誠,對婚姻忠誠即可。因為他們都明白:婚姻不是打牌,重新洗牌是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如此一來,在我們的牽線下,兩個有相同想法的人終於同意見面了,約會的地點是在一家環境不錯的咖啡館。

我和友仔作為月老出席,餐桌上一向活躍的玉米姑娘話卻不多。她沒有多看他幾眼,而他也一直低著頭倒騰著他那個落後別人好多年的非智能機,說是忙著給工友回復一條短信。

頓時空氣間頓時沉默了。老實講,做過這麼多次紅娘,最害怕的就是介紹別人相親的時候,空氣突然安靜的感覺。

所以,為了不至於尷尬,我和友仔一見氛圍不對就趕緊接過話題,王大川發完短信後,才開始聊起天來,然而他的話也是不多,頂多是一問一答。

相親的時間只有2個小時,然而卻是我做過無數次紅娘來所經歷的最漫長的一次。好不容易熬到了十點半,因為明天還要上班,所以我們提前結束了聊天。

圖片發自簡書App

—5—

我說:“初中畢業吧,怎麼了?”

我說:“學歷不代表什麼吧?”

她說:“我並不是貶低學歷低,只是學歷低,年紀大說明了我們之間與眾不同的價值觀,說明了不同的人生經歷。而兩個人在一起,不說別的,至少有共同語言吧。”

“你都不知道他成天跟我聊今天刷了多少平米的牆壁,用了多少材料,早餐吃了多少個饅頭,中午又吃了多少兩飯······那些都是我不感興趣的,我跟他談文學他不懂,跟他聊音樂他一概不知,跟他提起電視劇,他連《歡樂頌》都不懂,讓我怎麼跟他聊下去。”

“那他對你有沒有什麼誠意?”我問。

“他每天來接我上下班,說是順路,還給我買早點,可是一上車,空氣又凝固了,我完全不知道跟他聊什麼。我跟他聊上大學的經歷,又怕他覺得我在炫耀,甚至看不起他,他骨子裡的自卑可不是一點兩點。”玉米說。

那一刻,我竟無言以對。深感現實大齡男女青年的相親戀愛儼然變了味道,那些表面上信誓旦旦地說著:對對方沒有要求,只要是異性就好,其實大部分在暗地裡都有一把秤。

你在挑剔他的同時,他也有理由在挑剔你。你說他學歷低,不時尚,不懂生活的情調,他覺得你身高不夠高大,體態不夠輕盈。

誠然,兩情相悅固然好,可現實中哪裡有什麼王子和公主,你想她是王子,可你只不過是個丫頭。他想你是公主,可他也許是個太監!

那一刻,我真慶倖我和家裡的劉先生兩情相悅,談著一場轟轟烈烈的校園戀愛,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相同的價值觀,雖然生活中不免小吵小鬧,但也是一種幸福。若不然,剩女到現在,估計我也跟玉米一樣苦惱萬分了。

我正沉思著,見我半天沒回復,玉米姑娘發來了一段語音,語音裡她的聲音有點嘶啞,像是哭過一樣。

她說她父母對王大川感覺不錯,自從知道這個事情後,她老媽怕這到手的“唐僧肉”跑掉了,三天兩頭去到王大川家裡送吃的,還提出了要我們趕緊把酒席辦了。

我說:“那感情好啊,兩個人在一起總比一個人孤獨終老好吧,王大川學歷是低了一點,但是你可以教他啊,嫁給學歷低的大齡青年也沒有這麼委屈吧,再說他還算挺關心你。”

沒想到她卻毫無保留地反駁了我的看法。“婚姻不只是兩個性別不同的人到了年齡就必須搭夥過日子。雖然婚姻必須切實平淡似細水長流,平淡才能長久,細水才能長流,但平淡不等於無味,細水不等於完全波瀾不驚,否則不就是走入婚姻的另一個極端,也是婚姻的另一個死角嗎?小姨,淡而無味毫無新鮮感才是婚姻最大的致命傷啊,所以這婚我暫時不能結。”

她的話恰似名言警句,讓我又一度陷入沉思。我沒有她這樣的經歷,在別人的感情裡,我不過是個局外人,我只知道,戀愛也好,婚姻也罷,如同一雙鞋。不論什麼鞋,最重要的是合腳;而不論什麼樣的姻緣,最美妙的是和諧。切莫只貪圖鞋的華貴,而委屈了自己的腳。也別因為對方的某方面的缺陷,而高估了自己的感覺。畢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別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腳,腳比鞋要重要許多!

那一次之後,玉米姑娘反而更加樂觀了,雖然她依舊單身著,但卻沒有之前那麼著急著要把自己嫁出去,畢竟婚姻不是墳墓,而是一座幸福的圍牆。

對於王大川,她依舊在考驗階段,她想慢慢考驗,如果真成不了,那就繼續單著唄。而作為她的小姨,她無論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只希望她閱盡滄桑內心無恙,佛袖添香有知心人在旁。

可是男生太低,那簡直就是要命。

雖然,她們都在心裡對彼此的身高有所芥蒂,但那時背井離鄉的他們一時半會別無選擇。後來,在班上同學的撮合下,兩人開始聊了起來。

起初的聊天還算愉快,但兩個人都像個不諳世事的小孩子一樣,在一起不外乎都是學習上的點點滴滴,如同高中生戀愛一般,你幫我找資料,我幫你看論文,我這道題不會,你教我解答,你那道題不會,我來當你老師,誰都沒有捅破這層關係,像是心知肚明,又像是順其自然。

後來蘇毅直博了,留在了北京,而玉米姑娘因為當時父親病重,放棄了讀博的機會,回到了家鄉發展,一邊工作,一邊照顧病危的父親,後來父親轉危為安,玉米姑娘的終身大事又被父母擺上桌子老生常談起來。

兩個老人家在瞭解到她和蘇毅的事情後,並不是十分贊同。原因是玉米的爸爸覺得,姑娘本來個子就低,再找個個子低的,以後就更難翻身了,子子孫孫都會遺傳她的矮個子,還會在矮個子的路上世世代代輪回著。

但看到蘇毅的學歷,他也沒反對,畢竟不管高矮胖瘦,以後生下來的孩子聰明是首要。同樣的,對於這件事,母親也是一樣的態度。

然而,真實的生活不是電視劇,他們的故事龜速爬行,拖到第四年,蘇毅博士畢業,兩人也並沒有什麼進展。

他們和之前一樣,都並不是很主動聯繫對方,兩人只是在逢年過節時互發一段問候,用的都是群發的措辭,慢慢地他倆沒再通電話,這段無疾而終的感情就這樣結束了。

一開始,玉米並沒有覺得遺憾,她當時的想法就是最好的往往留在最後。後來,直到她30歲的時候,收到了蘇毅在郵件裡發過來的電子請柬,才知道他要結婚了。

蘇毅很幸運,新娘是他們那邊的人,一米六五的個子,比他高了將近半個頭。他結婚的那一天,玉米去參加了。在交完份子錢後,她找了一個離舞臺最遠的位置安靜地坐著。

結婚儀式時,蘇毅在響亮而肯定地回答主持人的那句是否願意娶新娘子為妻,並承諾無論貧窮富有,生生世世都不離不棄的時候,玉米姑娘哭了,哭得一塌糊塗。

圖片發自簡書App

—3—

玉米想,如果當初自己拋棄對蘇毅身高的成見,勇敢地爭取這段感情,或許那一刻站在臺上穿上婚紗,享受著眾人矚目的新娘子可能會是她。

然而,沒有如果,很多人並不十分相愛,卻能夠相處一輩子,畢竟平平淡淡才是生活的本質。婚姻不比戀愛,戀愛可以短暫俏麗如電光一閃,婚姻卻必需切實平庸似細水長流。總之,簡單是最成熟的漂亮,單純是最豐盛的文雅。稀釋成兩個字就是:簡略,就像當初她和蘇毅。“緣即如風,來也是緣,去也是緣。已得是緣,未得亦是緣。我們,不要去羡慕別人所擁有的幸福。你以為你沒有的,可能在來的路上,你以為她擁有的,可能在去的途中……有的人對你好,是因為你對他好。有的人對你好,是因為懂得你的好!”

如此想來,玉米姑娘才想通了這一切,那一年她30歲,依舊單身,她要找的是一個真正懂得她的好的男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然而,光陰似箭,又是4年過去了,她依舊沒有找到。這四年,她有看到過自己喜歡的類型,然而不是對方結婚了,就是對她的身高和身材有所不滿。身高和身材在她這裡,成了她永遠的短板。

後來,她的母親,也就是我的遠房表姐在聽說我隨丈夫工作調動,回到了老家發展後,特意拜託向來人脈較廣的我給玉米介紹男朋友。

一開始,我沒有答應她的要求,一來我年紀比她小五歲,像我這個年齡段的如果有未婚的男性朋友,優先都會考慮跟自己同齡,或者年紀比自己小的。再說了,男人都是視覺動物,大多有點姿色的男人都喜歡高挑苗條,性感妖嬈的女孩子。

說到這裡,我毫無貶低玉米的意思,只是將我的未婚男性朋友介紹給玉米姑娘多少有些不合適。後來幾番折騰後,終於在一個友仔的嘴裡打聽到他有一個老表,39歲,未婚。

老表姓王,叫王大川。170的個子,不胖不瘦,恰到好處,可能跟工作性質有關,穿著打扮土裡土氣。

論家庭條件而言,王大川也不賴,家裡四兄妹,除了他之外,都已經成家立業。父親早逝,母親是林場的退休工人,有退休金,不需要子女負擔什麼,唯一不足的就是王大川的學歷。

王大川的學歷低,這是大家眾所周知的,然而他不是個不學無術的人。他跟幾個朋友一起做裝修,刷牆的,說白了就是粉刷匠,雖說這工作不怎麼體面,但收入還不錯,就是辛苦了點。

王大川深知,沒有學歷,就得靠雙手努力奮鬥。當初,他讀完初中的時候,正值父親癌症病重,由於化療需要很多錢,且當時弟弟妹妹也都在讀書,作為長兄的他看不下去母親辛辛苦苦,為了撐起這個家風裡雨裡,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後還要擺夜攤,此外還要抽空照顧生病的丈夫。

看著母親那麼辛苦,作為家裡的大兒子,他毅然決然地把讀書的機會讓給了弟弟妹妹,隻身一人來到廣州打工。幾年的拼搏下來,攢下了的錢除了給弟弟妹妹寄去學費和生活費外,王大川一無所有。

當圓寸變成長髮,他深沉了許多,眼瞅著步入而立之年,身邊的同齡人都已經成家立業,他這才開始擔憂起個人的事情。然而,三十而立,他沒攢下一分錢,好在他不是個消費主義者,處世之道甚是極簡,朋友圈簡單而精練,平日裡沒什麼太繁雜的應酬交際。

—4—

然而,王大川並不覺得孤單,在他的人生觀裡,只要家庭和睦,家人安康,有工作做,有飯吃就是幸福。源靜則流清,本固則豐茂,一個人精神能力的範圍決定了他領略高級快樂的能力。

父親病逝之後,他回到了老家,弟弟妹妹也畢業出來工作了,輪到他們出去創天地,他就擔負起照顧母親的職責。如此一來,家鄉幾百萬人口的二線城市,他是個隱身於世的大齡青年。

跟朋友學做了裝修之後,他每天早出晚歸,不辭辛苦。他深感這個工作的艱辛,但思想著工作無貴賤,只要能掙錢,辛苦點沒什麼。

這期間他也在三姑六婆的介紹下相過親,但無一有結果,對方大多嫌棄他沒有房子,也無車子。對於很多相親大軍而言,都知道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夠幸福的,但是沒有房子的婚姻更是不幸的。房子對於她們而言,就是安心立身之所,是婚姻的保障。

王大川在35歲那年,終於攢夠了買房的錢,他在市里全款付清了一套房子,又買了個車子。雖然房子是二手的,車子也是二手的,但好歹這兩樣在相親中最重要的東西,他也算是有了。如此一來,他在相親中更有底氣了。

買了房子和車子後之後的王大川在別人的介紹下相了幾回親,然而結果仍是不理想。

這次是他開始挑剔起來,他想自己沒學歷,唯讀過初中,沒上過高中和大學是他一輩子的遺憾,為了下一代著想,以他現在的條件,至少要找個上了高中,甚至讀了大學的姑娘吧。

然而,他不明白,為什麼好姑娘如同白菜一樣,隨隨便便讓豬給拱了。他除了學歷低一點之外,身高相貌都還不錯,又買了房買了車,怎麼就沒有個好姑娘看上他呢?

而歲月是一把殺豬刀,在容顏上刻下道道皺紋,這樣挑來挑去,轉眼幾年就過去了,可是人生有多少個幾年啊,王大川開始感歎。想找個合適的人不容易,與其一個人終老,不如兩個人白頭。

他同玉米一樣,隨著年齡增大,標準也慢慢降低,覺得什麼門當戶對,什麼王子公主的愛情,那都是童話世界裡的故事,真正的現實就是找個人柴米油鹽,搭夥度日。只要對方忠誠,對婚姻忠誠即可。因為他們都明白:婚姻不是打牌,重新洗牌是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如此一來,在我們的牽線下,兩個有相同想法的人終於同意見面了,約會的地點是在一家環境不錯的咖啡館。

我和友仔作為月老出席,餐桌上一向活躍的玉米姑娘話卻不多。她沒有多看他幾眼,而他也一直低著頭倒騰著他那個落後別人好多年的非智能機,說是忙著給工友回復一條短信。

頓時空氣間頓時沉默了。老實講,做過這麼多次紅娘,最害怕的就是介紹別人相親的時候,空氣突然安靜的感覺。

所以,為了不至於尷尬,我和友仔一見氛圍不對就趕緊接過話題,王大川發完短信後,才開始聊起天來,然而他的話也是不多,頂多是一問一答。

相親的時間只有2個小時,然而卻是我做過無數次紅娘來所經歷的最漫長的一次。好不容易熬到了十點半,因為明天還要上班,所以我們提前結束了聊天。

圖片發自簡書App

—5—

我說:“初中畢業吧,怎麼了?”

我說:“學歷不代表什麼吧?”

她說:“我並不是貶低學歷低,只是學歷低,年紀大說明了我們之間與眾不同的價值觀,說明了不同的人生經歷。而兩個人在一起,不說別的,至少有共同語言吧。”

“你都不知道他成天跟我聊今天刷了多少平米的牆壁,用了多少材料,早餐吃了多少個饅頭,中午又吃了多少兩飯······那些都是我不感興趣的,我跟他談文學他不懂,跟他聊音樂他一概不知,跟他提起電視劇,他連《歡樂頌》都不懂,讓我怎麼跟他聊下去。”

“那他對你有沒有什麼誠意?”我問。

“他每天來接我上下班,說是順路,還給我買早點,可是一上車,空氣又凝固了,我完全不知道跟他聊什麼。我跟他聊上大學的經歷,又怕他覺得我在炫耀,甚至看不起他,他骨子裡的自卑可不是一點兩點。”玉米說。

那一刻,我竟無言以對。深感現實大齡男女青年的相親戀愛儼然變了味道,那些表面上信誓旦旦地說著:對對方沒有要求,只要是異性就好,其實大部分在暗地裡都有一把秤。

你在挑剔他的同時,他也有理由在挑剔你。你說他學歷低,不時尚,不懂生活的情調,他覺得你身高不夠高大,體態不夠輕盈。

誠然,兩情相悅固然好,可現實中哪裡有什麼王子和公主,你想她是王子,可你只不過是個丫頭。他想你是公主,可他也許是個太監!

那一刻,我真慶倖我和家裡的劉先生兩情相悅,談著一場轟轟烈烈的校園戀愛,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相同的價值觀,雖然生活中不免小吵小鬧,但也是一種幸福。若不然,剩女到現在,估計我也跟玉米一樣苦惱萬分了。

我正沉思著,見我半天沒回復,玉米姑娘發來了一段語音,語音裡她的聲音有點嘶啞,像是哭過一樣。

她說她父母對王大川感覺不錯,自從知道這個事情後,她老媽怕這到手的“唐僧肉”跑掉了,三天兩頭去到王大川家裡送吃的,還提出了要我們趕緊把酒席辦了。

我說:“那感情好啊,兩個人在一起總比一個人孤獨終老好吧,王大川學歷是低了一點,但是你可以教他啊,嫁給學歷低的大齡青年也沒有這麼委屈吧,再說他還算挺關心你。”

沒想到她卻毫無保留地反駁了我的看法。“婚姻不只是兩個性別不同的人到了年齡就必須搭夥過日子。雖然婚姻必須切實平淡似細水長流,平淡才能長久,細水才能長流,但平淡不等於無味,細水不等於完全波瀾不驚,否則不就是走入婚姻的另一個極端,也是婚姻的另一個死角嗎?小姨,淡而無味毫無新鮮感才是婚姻最大的致命傷啊,所以這婚我暫時不能結。”

她的話恰似名言警句,讓我又一度陷入沉思。我沒有她這樣的經歷,在別人的感情裡,我不過是個局外人,我只知道,戀愛也好,婚姻也罷,如同一雙鞋。不論什麼鞋,最重要的是合腳;而不論什麼樣的姻緣,最美妙的是和諧。切莫只貪圖鞋的華貴,而委屈了自己的腳。也別因為對方的某方面的缺陷,而高估了自己的感覺。畢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別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腳,腳比鞋要重要許多!

那一次之後,玉米姑娘反而更加樂觀了,雖然她依舊單身著,但卻沒有之前那麼著急著要把自己嫁出去,畢竟婚姻不是墳墓,而是一座幸福的圍牆。

對於王大川,她依舊在考驗階段,她想慢慢考驗,如果真成不了,那就繼續單著唄。而作為她的小姨,她無論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只希望她閱盡滄桑內心無恙,佛袖添香有知心人在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