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濕疹兒的飲食調理——20170619

濕疹也稱為奶癬, 是一種常見的新生兒和嬰幼兒過敏性皮膚病, 多發生於剛出生到2歲的寶寶。 臨床上可分急性、亞急性、慢性三期。 急性期具滲出傾向, 慢性期則浸潤、肥厚。 有些病兒可直接表現為慢性濕疹。 皮損具有多形性、對稱性、瘙癢和易反復發作等特點。

濕疹的發生與遺傳因素及體質因素、餵養不當有很大的關係, 因此對於濕疹兒需注意選用棉質衣物、被褥, 注意洗澡的頻率不宜過勤, 並避免使用鹼性洗滌品, 注意飲食調理, 正在進行母乳餵養的乳母亦宜注意平衡膳食和合理膳食。 濕疹兒的飲食調理如下:

1儘量採用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可防止由牛奶餵養而引起異性蛋白過敏所致的濕疹, 只是乳母需注意觀察魚蝦等異體蛋白質與寶寶奶癬的關係, 酌情選擇適宜的食物。

2輔食添加要循序漸進。 添加輔食時, 應由少到多, 一次一種食物地試餐後再逐步添加,

使孩子慢慢適應, 還利於家長觀察是何種食物引起的過敏, 以便以後酌情脫敏食用。

3飲食宜清淡, 給患兒多吃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如綠葉菜汁、果汁、果泥、菜泥等, 這樣可以調節嬰幼兒的新陳代謝, 減輕皮膚的變態反應。

4按需進食, 不可讓寶寶過饑或過飽, 以防止因便秘或消化不良而誘發濕疹的發生或加重濕疹。

5忌食魚、蝦、蟹等海產品及刺激性較強的食物, 含色素、防腐劑等的加工食品也需先慎食或忌食。

6發病期間不要給患兒吃魚泥、蝦泥、雞蛋、牛奶、牛肉泥等食物。

7飲白開水。 忌碳酸飲料、飲料等。

由於濕疹的治療相對來說起效很慢, 家長一定要有耐心, 不要過多用藥和濫用藥, 應注意儘量尋找發病原因並去除之, 注意調整飲食, 並儘量減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熱水燙洗等;衣著應較寬鬆、輕軟, 避免穿毛製品或尼龍織品, 以便儘早康復。

責任編輯

時明慧

張曉燕 主任醫師

從事臨床工作30年, 能熟練應用傳統醫學理論, 綜合分析營養與疾病的關係, 並結合不同人群的營養與膳食特點, 為患者提供科學實用的營養處方。

擅長:孕前營養優生干預、孕產期優生優育營養指導、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高血壓病、便秘等營養指導和治療。

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