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要得到尊重過的有價值,就得建立明確的關係界限

心理學告訴人們, 建立明確的關係界限是一切關係得以健康存在和發展的前提, 是個人心理安全感的基本需要, 是人們心理健康賴依存在的基石, 也是各種人際關係健康發展的基礎。

明確的關係邊界不但能夠防止越位侵權, 也能防止過度的依賴侵蝕, 保證關係雙方在權、責、利等方面的清晰界限。

但是, 生活中突破關係邊界, 帶來各種關係衝突, 造成心理陰影, 甚至帶來心理隱患, 形成心理疾病的情況屢見不鮮。

靜是一個典型的賢妻良母, 生活中任勞任怨, 工作中事事沖在前面, 不記得失。

這樣的人應該是家人喜歡、領導欣賞才對的。 但事實恰恰相反。

她從工作開始把哥哥的女兒帶在身邊照顧, 這一帶就是二十年, 不管自己多麼艱苦, 承受了多少委屈, 她從不在外人面前流露分毫。

結婚後兩地分居, 自己的女兒出生後, 她一個人帶兩個孩子,

還要工作, 其中的心酸, 無助, 外人看不見。

自己的艱難, 承受的委屈, 女兒的抱怨, 侄女的予取予求, 都成了她心頭無法言說, 也無人可說的痛。

侄女後來讀了大學, 結婚, 生子。 按說, 她該清靜了。 只是, 侄女和侄女婿三天兩頭吵架, 她不得不介入調停。

他們有芝麻大的事兒都會過來找她哭訴, 讓她不得不分心分神, 還要在經濟上更多分擔。

靜的女兒常常說靜只愛姐姐不愛她。

精力過多的放到侄女身上, 自己的女兒卻因為沒有更多的時間和心血培養, 複讀兩次才讀了一個三流的大學。

女兒總是抱怨, 總是“吃醋”, 而靜卻在侄女的漩渦裡越陷越深。

侄女婚後買房, 找她借錢, 她也剛剛首付買了一套房子, 經濟上緊張的沒辦法。 她把實情告訴了哥哥。 哥哥說, 你的事是事, 我女兒的事就不是事。 就知道你沒把我這窮哥哥當回事。 不幫忙, 就不要貓哭耗子。

靜不知道說什麼好, 似乎也無話可說。

她回到家, 把二十年來的事情反反復複想了很多遍, 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地方對不住他們, 自己的奉獻犧牲,

得來的不是理解尊重, 而是更多的索取和無盡的期待。

她自知沒有能力滿足, 也感覺太累。

痛定思痛之後, 她什麼都沒說, 但也沒有去幫侄女借錢買房。 她決定回到自己的生活, 回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好好的安心的過自己的日子。 其他的, 管不了, 也沒能力管了, 只能隨她去吧。

靜多次在我面前痛哭失聲, 她覺得太委屈, 太不值, 太傷心, 但是不能讓任何人知道。

老公、女兒認為她是咎由自取, 侄女、哥哥認為她太自私, 朋友更不會理解她這二十年的奔波操勞和心酸。

到頭來, 她竟然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默默地看著悔恨交加又傷心欲絕的靜, 感受她的疼痛, 她的難過, 也替她不值。 好在她終於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沒有自我的犧牲, 事事包辦代替, 換來的往往不是尊重和感恩, 而是喪心病狂的掠奪。

靜的問題是越過了哥哥的關係界限, 也突破了侄女的關係界限, 更沒有保護自己的關係界限, 在他們之間形成一種供養與寄生的關係, 相輔相成, 相克相生。

要打破這個關係僵局並不難。 就像靜自己做的那樣-切割!

一刀切割乾淨,不留後患。

為她慶倖,也為她的侄女慶倖-她也終於要面對自己的生活,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成長成熟了。

在這個關係裡,靜的心理在不斷的付出和侵蝕中,遍體鱗傷;她侄女在這個關係裡,沒能成長為她生命應有的樣子,成了一個活脫脫的寄生蟲,心理怕也是自卑與自傲的矛盾體,她的心理已經不健康,需要時日調整。

當我們對盤剝者進行指責的時候,就是在鼓勵犧牲者繼續犧牲。

盤剝者固然不值得宣導,犧牲者也沒什麼值得炫耀的。

兩者是病態心理的相互糾纏,是病態心理的纏繞糾葛中各取所需,都需要面對心理的負面,從表層的意識到深層的潛意識都要不斷覺察,不斷自省,慢慢回到心理的正常軌道。

拆散心理的病態依戀依賴,把各自的心理問題放回到自己身上,切實承擔起各自的責任,世界才能相互安好。

我是小貓喵喵,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歡迎關注,瞭解更多心理學案例與知識。

就像靜自己做的那樣-切割!

一刀切割乾淨,不留後患。

為她慶倖,也為她的侄女慶倖-她也終於要面對自己的生活,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成長成熟了。

在這個關係裡,靜的心理在不斷的付出和侵蝕中,遍體鱗傷;她侄女在這個關係裡,沒能成長為她生命應有的樣子,成了一個活脫脫的寄生蟲,心理怕也是自卑與自傲的矛盾體,她的心理已經不健康,需要時日調整。

當我們對盤剝者進行指責的時候,就是在鼓勵犧牲者繼續犧牲。

盤剝者固然不值得宣導,犧牲者也沒什麼值得炫耀的。

兩者是病態心理的相互糾纏,是病態心理的纏繞糾葛中各取所需,都需要面對心理的負面,從表層的意識到深層的潛意識都要不斷覺察,不斷自省,慢慢回到心理的正常軌道。

拆散心理的病態依戀依賴,把各自的心理問題放回到自己身上,切實承擔起各自的責任,世界才能相互安好。

我是小貓喵喵,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歡迎關注,瞭解更多心理學案例與知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