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沈萬三:明朝巨富,一個因錢財過多而惹禍的悲劇式人物!

沈萬三, 元末明初人, 名富, 字仲榮, 俗稱萬三。 萬三者, 萬戶之中三秀, 所以又以三秀作為巨富的別號。 傳說沈萬三富得讓朱元璋都垂涎, 以至於招來殺身之禍, 家破人亡。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沈萬三, 第一桶金的怎麼來的, 可以說是, 眾說紛紜。 比如說:“他與朱元璋是結拜兄弟, 一個選擇了權利, 一個選擇了聚寶盆”。 還有一種說法, 是他通過之前一直在做海外貿易, 積累了大量財富, 可以說是富可敵國。 更有一種說法是, 蘇州富室陸德源富甲江左, 很欣賞沈萬三的聰明才智和經商信用, 覺得自己已經老了, 也看破了紅塵。 手裡的巨額財產假如不傳給別人, 一旦時局動盪, 反而會釀成禍害。 於是全部贈送給沈萬三。 傳說中的江南首富沈萬三他到底富到什麼程度, 能讓讓朱元璋都垂涎, 以至於招來殺身之禍, 家破人亡。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據《留青日劄》記載, 當朱元璋打下江浙後, 沈萬三與其弟萬四(沈貴)在兩浙豪富中首先輸糧萬擔, 獻白金五千兩, 以佐用度, “太祖軍食, 多取資焉”。 但是貪得無厭的朱元璋卻要“務罄其所有金”, 想方設法來消耗他的家財。

據董穀《碧裡雜存·沈萬三秀》記, 有一次, 朱元璋在月朔(即初一)日召見他,

給他一文錢要他生利, 從初二開始, 一文取兩文, 初三日取四文, 初四日取八文, 每天翻一倍, 亦即按等比級數增長, 以一月為期。 沈萬三不知就裡, 欣然接受。 哪知回家一算, 一月之後, 該付給朱元璋利息為五億三千六百八十七萬九百十二文。 按, 洪武錢每一百六十文重一斤, 則共計三千三百五十五萬四千四百三十二斤。 沈氏雖富, 但哪裡經得起這樣的盤剝?

除了巧取, 還有豪奪。 有一次, 朱元璋召見沈萬三, 要他每年“獻白金千鋌, 黃金百斤”, 還命他造六百五十間廊房, 養數十“披甲馬軍”, 並對他的田產每畝征九鬥十三升的重稅。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沈萬三大概也明白樹大招風的道理, 所以想主動報效以保平安。 明洪武六年(1373)前後, 當他得知京城(今南京)要築城牆時, 就主動承擔了修築洪武門至水西門城牆的任務。 當時的南京城牆全長三萬七千一百四十米, 合七十四華里多, 朱元璋的築城計畫, 僅造磚一項, 便涉及一部(工部)、三衛(駐軍, 相當於軍區)、五省、二十八府、一百一十八縣,

另有三個鎮。 而沈萬三一人負責的城牆, 占整個工程量的三分之一, 他以一家之力, 是怎樣如期完成的?沒有人知道。

沈萬三處於事業巔峰時, 他的弟弟沈貴(萬四)已看到危機, 曾寫詩勸他說:“錦衣玉食非為福, 檀板金樽亦可休。 何事百年長久計, 瓦罐載酒木綿花。 ”要他低調做人, 從事耕織, 但沈萬三沒有聽從他弟弟的話, 終於招來了滅頂之災。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據明人田藝蘅《留青日劄》記載:有一次,朱元璋準備犒賞三軍,沈萬三主動要求代他出賞錢。朱元璋有意刁難他說:“朕有軍百萬,汝能遍及之乎?”哪知沈萬三豪爽地回答:“願每軍犒金一兩!”朱元璋聽後大吃一驚,嘴裡說:“此雖汝好意,然不須汝也。”但內心裡卻起了殺掉沈萬三的念頭。

《明史·馬皇后傳》有更為詳細的記載:“吳興富民沈秀者,助築都城三之一,又請犒軍,帝怒曰:‘匹夫犒天子軍,亂民也,宜誅!’後諫曰:‘妾聞法者,誅不法也,非以誅不祥;民富敵國,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將災之。陛下何誅為?’乃釋秀戍雲南。”

所謂“戍雲南”,就是發配到雲南充軍。根據這一記載,他應該是死在雲南,或者死在充軍的路上了。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俗語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沈萬三家族財產損失大半,家人又發配雲南,但家族仍然人丁興旺,生活照樣過得瀟灑。可是,他有一個女婿叫做顧學文,可是這個顧學文卻招惹上了當時的藍玉案。

洪武二十六年(1393),“藍黨”案發,藍玉被處死,株連則在全國蔓延。有一位叫王行的先生,曾兩次在沈家坐館,同沈家至少有三十年的交情,又兩次在藍玉家坐館,前後也有十多年之久。通過王行的關係,想在新朝找到靠山的沈家同藍家也有了交往。“藍黨”案發後,有人勸王行逃遁,這位迂腐先生說:“臨難無苟免。”結果以同謀罪被誅。

當時,沈萬三女婿顧學文因奪人之婦,仇家懷恨在心,藍玉事發後,仇家即以沈家同藍家的關係為據,誣告顧學文與藍玉通謀。在嚴刑逼供下,顧學文招認曾收到藍玉“鈔一萬五千貫”,為他購置糧米、綢緞等物,用來準備起事和賞人。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弘治吳江志》載:案情牽涉他的“妻族沈旺、沈德全、沈昌年、沈文規、沈文矩、沈文衡、沈文學、沈文載、沈海,凡八人。”其中沈旺是沈萬三的兒子,其他人等也都是沈萬三的子孫。《周莊鎮志卷六·雜記》記:“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學文坐胡藍党禍,連萬三曾孫(沈)德全六人,並顧氏一門同日淩遲。”同日被殺的還有八十多人。

《乾隆吳江縣誌·舊事》載有胡藍党犯人沈德全一家的處置細節:二月十八日載:“正黨與戶下戶丁多著折了臂膊,未出動的小廝不打,且牢著他。供出的田口家財斷沒了。”二月二十日載:“正黨與戶下戶丁都淩遲了,十歲以上的小廝都發南丹衛充軍,十歲以下的送牧馬所寄養,母隨住;一歲至三歲的隨母送浣衣局,待七歲送出來。”——真可謂慘不忍睹!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沈萬三苦心經營的巨大家業,就這樣急劇地衰落了。清人劉昌《懸笥瑣探》說:“沈萬三家在周莊,破屋猶存,亦不甚宏壯,殆中人家制耳,唯大松猶存焉。”

出身低微的沈萬三,由貧而富又盈而後傾的故事,成了元明之際江南地主豪富的一個縮影。

坐落在周莊的沈萬三故居,如今已修繕一新,對中外遊客開放。人們聆聽著他的財富神話,流覽著他的一椽一柱、一瓦一石,禁不住浮想聯翩,感慨萬千!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據明人田藝蘅《留青日劄》記載:有一次,朱元璋準備犒賞三軍,沈萬三主動要求代他出賞錢。朱元璋有意刁難他說:“朕有軍百萬,汝能遍及之乎?”哪知沈萬三豪爽地回答:“願每軍犒金一兩!”朱元璋聽後大吃一驚,嘴裡說:“此雖汝好意,然不須汝也。”但內心裡卻起了殺掉沈萬三的念頭。

《明史·馬皇后傳》有更為詳細的記載:“吳興富民沈秀者,助築都城三之一,又請犒軍,帝怒曰:‘匹夫犒天子軍,亂民也,宜誅!’後諫曰:‘妾聞法者,誅不法也,非以誅不祥;民富敵國,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將災之。陛下何誅為?’乃釋秀戍雲南。”

所謂“戍雲南”,就是發配到雲南充軍。根據這一記載,他應該是死在雲南,或者死在充軍的路上了。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俗語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沈萬三家族財產損失大半,家人又發配雲南,但家族仍然人丁興旺,生活照樣過得瀟灑。可是,他有一個女婿叫做顧學文,可是這個顧學文卻招惹上了當時的藍玉案。

洪武二十六年(1393),“藍黨”案發,藍玉被處死,株連則在全國蔓延。有一位叫王行的先生,曾兩次在沈家坐館,同沈家至少有三十年的交情,又兩次在藍玉家坐館,前後也有十多年之久。通過王行的關係,想在新朝找到靠山的沈家同藍家也有了交往。“藍黨”案發後,有人勸王行逃遁,這位迂腐先生說:“臨難無苟免。”結果以同謀罪被誅。

當時,沈萬三女婿顧學文因奪人之婦,仇家懷恨在心,藍玉事發後,仇家即以沈家同藍家的關係為據,誣告顧學文與藍玉通謀。在嚴刑逼供下,顧學文招認曾收到藍玉“鈔一萬五千貫”,為他購置糧米、綢緞等物,用來準備起事和賞人。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弘治吳江志》載:案情牽涉他的“妻族沈旺、沈德全、沈昌年、沈文規、沈文矩、沈文衡、沈文學、沈文載、沈海,凡八人。”其中沈旺是沈萬三的兒子,其他人等也都是沈萬三的子孫。《周莊鎮志卷六·雜記》記:“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學文坐胡藍党禍,連萬三曾孫(沈)德全六人,並顧氏一門同日淩遲。”同日被殺的還有八十多人。

《乾隆吳江縣誌·舊事》載有胡藍党犯人沈德全一家的處置細節:二月十八日載:“正黨與戶下戶丁多著折了臂膊,未出動的小廝不打,且牢著他。供出的田口家財斷沒了。”二月二十日載:“正黨與戶下戶丁都淩遲了,十歲以上的小廝都發南丹衛充軍,十歲以下的送牧馬所寄養,母隨住;一歲至三歲的隨母送浣衣局,待七歲送出來。”——真可謂慘不忍睹!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沈萬三苦心經營的巨大家業,就這樣急劇地衰落了。清人劉昌《懸笥瑣探》說:“沈萬三家在周莊,破屋猶存,亦不甚宏壯,殆中人家制耳,唯大松猶存焉。”

出身低微的沈萬三,由貧而富又盈而後傾的故事,成了元明之際江南地主豪富的一個縮影。

坐落在周莊的沈萬三故居,如今已修繕一新,對中外遊客開放。人們聆聽著他的財富神話,流覽著他的一椽一柱、一瓦一石,禁不住浮想聯翩,感慨萬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