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打麻將狂魔:胡適

學霸胡適打牌的歷史很悠久, 早在17歲時就開始了。

那時候, 他就讀的中國新公學被迫解散了, 在他感覺前途茫茫的時候, 正好遇到了一群狐朋狗友,

於是, 不到兩個月時間裡, 他們組團看戲、打牌、逛窯子, 成了他們的最大消遣方式。

19歲, 他考取庚子賠款官費生;有人說, 漫漫赴美路, 他打牌停不住。

胡適曾經說過, 從遊戲的特殊愛好上看, 可以說英國的國戲是板球, 美國的國戲是棒球, 日本的國戲是相撲, 中國呢?

當然是麻將!

我們先來看看胡大才子的日記:

關於他在康奈爾大學的生活, 都記錄在《胡適留學日記》裡。

學會了吸煙的他, 煙霧繚繞在牌桌上日夜廝殺:

朋友邀請不能不給人面子——打牌;

為朋友送行——打牌;

天氣太熱或者太冷——打牌;

勞動節該休息——打牌;

考試成績不如意——打牌……癡迷程度簡直不亞於現在打網游上癮的孩子。

9月6日, 常常熬夜打牌的他, 搬到世界學生會所,

“初次離群索居”身邊沒有牌友, 寫下“昨日, 與金濤君相戒不復打牌”後, “打牌”二字, 從日記裡消失。

六年後, 胡適回到了中國, 英雄得志, 有朋友親眼見識他組織打牌, 屢敗屢戰, 就連除夕也繼續趕了3個牌局, 必須要打完4圈麻將才去睡覺。

後來, 他又有另一個奇葩的癖好--證婚癖, 證婚的對象從社會名流到普通青年無所不包, 硬是湊成了100多對婚事, 絕對算得上是民國第一“紅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