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鐵成“跨省上班族”通勤車 未來線路更多開得更快

近年來, 不少針對上海市場推出的旅遊行銷方案, 上半句皆為“朝飲浦江水”, 而下半句越來越豐富:比如“午食武昌魚”, 形容一上午就能到武漢;還有“夜跑滇池畔”,

形容早晨在上海晨練, 晚上便到昆明……大家堅信, 未來高鐵能到達的地方會越來越多, 時間也會越來越短。

或許是因為鐵路發展得快了, 有時會有點“趕不上趟”。 記者常聽人感慨, 原來某地也有高鐵啊?實際上, 在滬杭高速鐵路、滬寧城際高速和甯杭城際高速的“鐵三角”之外, 近兩年長三角開通的數條鐵路, 已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空間感的認知。 人的聯繫更緊密了。

高鐵帶熱皖南浙南旅遊

高鐵促旅遊, 這在長三角已被多次證實。 綠水青山處, 常是一條高鐵線便帶來金山銀山。

最明顯的, 或許要數皖南地區。 一條合福鐵路, 不僅讓皖南連上合肥和福州, 更是通過這條高鐵, 連接了上海、北京。

據上海鐵路局統計, 去年6月28日合福高鐵開通運營一周年時, 該高鐵安徽段累計輸送旅客2050萬人次, 平均每天有近6萬人次搭乘。 據觀察, 到了節假日和週末, 客流中大部分都是旅遊客流, 數十人的旅遊團很常見, 上海去的遊客也不少。

沿著長江南岸鋪設的甯安高鐵, 沿線風景很美。 安慶、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一帶, 山巒、田野、蘆葦之間, 還能看到徽派民居。 沿線車站的設計, 也充分吸收了地域歷史文化的精髓, 詩歌、戲曲的元素在車站建築風格中得到體現。 蕪湖是長江和青弋江交匯的地方, 新蕪湖站的外牆上, 可以看到一顆“皖江明珠”;在黃梅戲的故鄉安慶, 車站設計色調以灰與白的徽派建築風格為主, 線條就像黃梅戲中的演員一甩水袖,

既有韻味又有活力。

記者採訪時去過安徽涇縣, 新四軍軍部舊址所在地。 從上海搭乘高鐵, 需在合肥南站換乘, 總共大約要花4個多小時。 別小看高鐵客流, 涇縣文化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胡永春介紹, 一年來, 高鐵為涇縣帶來遊客30萬人次以上。 一些景區突然火了, 去年上半年, 桃花潭景區遊客相比同期增長85%, 查濟景區增長85.6%……該縣開始打造文化商業街、養老示範基地, 還引進了幾家高端度假酒店。 不僅是涇縣, 沿高鐵線的無為、南陵、旌德這幾個原本在長三角旅遊版圖上並不起眼的小縣, 也悄然搭上了發展旅遊經濟的快車。

國際旅遊名勝黃山, 因高鐵更熱鬧了。 據黃山市旅遊部門介紹, 去年1月到5月黃山市區域旅遊接待1832.05萬人次,

比高鐵開通前增長11.38%;最有趣的案例是, 在距離黃山北站只有20分鐘車程的唐模村, 這個古村落僅在當地小有名氣, 可高鐵開通後, 旅遊團和自駕游旅客明顯增多, 農家樂和民宿紛紛冒了出來, 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也陸續返鄉。 同樣因為鐵路而明顯帶動旅遊的還有浙江省麗水市, 因為金溫鐵路的開通, 拉近了麗水與杭州、上海的距離。 曾經從上海到麗水, 一般選擇開車走高速公路, 單程過路費和油錢就需600元左右, 順利的話也要四五個小時;如今從上海虹橋站到麗水站, 高鐵車廂裡看2個半小時的風景, 就到了。 金溫鐵路沿線的武義、縉雲、青田等縣的不少古村落, 也因此得益。 為推進旅遊, 麗水還曾推出“乘高鐵,
免門票游麗水”活動, 當地領導還曾帶著腰鼓隊到月臺上迎接旅客。

合福高鐵, 自開通以來就有“最美高鐵”的稱讚, 一路上有黃山、三清山、婺源和武夷山等知名景點, 有人說“畫卷在車窗外打開”。 不知未來, 是否會有其他高鐵線搶了它“最美”的頭銜, 但可以預見的是, 今年開工建設的滬蘇湖鐵路, 以及正在建設或規劃中的蘇中、蘇北的鐵路線, 必將能給湖州、揚州、鹽城等地, 帶去較大旅遊客流。

“同城效應”輻射會更廣

提起“同城效應”, 不少人會想起上海與江蘇昆山。 這些年因為地鐵和高鐵, 出現了很多往返昆山與上海的“跨省上班族”。 由於交通便利, 蘇浙滬還產生了一些打破行政藩籬的產業合作。 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 因為一條甯安高鐵, 又有一種“同城化”雛形出現了。在安徽與江蘇之間,也出現跨省上班族。老家在馬鞍山的小王,一直在南京工作,買房總在看南京遠郊的樓盤,可有了高鐵後,他決定回家看看馬鞍山的樓盤,畢竟高鐵只要約18分鐘,可房價天差地別。

“跨省族”之外,“跨市族”更多了。家住池州的小夥子小楊,在長江對岸安慶市一家公司工作,要乘大巴,單程得1個多小時。甯安高鐵開通後,他改乘池州到安慶的動車,僅需約19分鐘,票價約17元。

高鐵成了通勤車,這在嘉善、昆山等地,人們已習以為常,可在安徽,這依舊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新話題。類似的同城故事,蕪湖與銅陵之間也在上演。據上海鐵路局統計,截至去年12月5日,甯安高鐵開通一周年,共輸送旅客1720.5萬人次。業內人士介紹,甯安高鐵的開通運營,與合福、合甯、合武、京滬等高鐵連通成網,蘇皖沿江鐵路運能呈現爆發式增長,對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擴大長三角地區區位優勢和輻射範圍、促進長江經濟帶沿線和蘇皖區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同樣在南通,雖然新的火車站尚未建好,已有樓盤打出“半小時到上海上班”的廣告。當地報社和宣傳部門,正謀劃著一場談論滬通鐵路通車後情況的座談會,其中一項主要內容,便是“跨省上班的可能性”。不僅是上班族,政府與企業的招商部門也期待高鐵到來。鹽城市商務局一位負責人說,以前老有從上海來的客商抱怨,一早出發,到了鹽城已經午飯時間,半天沒了。而今年開工的鹽通鐵路,這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鐵,未來能接上滬通鐵路直達上海。

高鐵連接了人,而人的連接將帶來更多的發展可能。

原標題:

高鐵成了“跨省上班族”的通勤車

未來高鐵能到達的地方越來越多,時間也越來越短

又有一種“同城化”雛形出現了。在安徽與江蘇之間,也出現跨省上班族。老家在馬鞍山的小王,一直在南京工作,買房總在看南京遠郊的樓盤,可有了高鐵後,他決定回家看看馬鞍山的樓盤,畢竟高鐵只要約18分鐘,可房價天差地別。

“跨省族”之外,“跨市族”更多了。家住池州的小夥子小楊,在長江對岸安慶市一家公司工作,要乘大巴,單程得1個多小時。甯安高鐵開通後,他改乘池州到安慶的動車,僅需約19分鐘,票價約17元。

高鐵成了通勤車,這在嘉善、昆山等地,人們已習以為常,可在安徽,這依舊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新話題。類似的同城故事,蕪湖與銅陵之間也在上演。據上海鐵路局統計,截至去年12月5日,甯安高鐵開通一周年,共輸送旅客1720.5萬人次。業內人士介紹,甯安高鐵的開通運營,與合福、合甯、合武、京滬等高鐵連通成網,蘇皖沿江鐵路運能呈現爆發式增長,對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擴大長三角地區區位優勢和輻射範圍、促進長江經濟帶沿線和蘇皖區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同樣在南通,雖然新的火車站尚未建好,已有樓盤打出“半小時到上海上班”的廣告。當地報社和宣傳部門,正謀劃著一場談論滬通鐵路通車後情況的座談會,其中一項主要內容,便是“跨省上班的可能性”。不僅是上班族,政府與企業的招商部門也期待高鐵到來。鹽城市商務局一位負責人說,以前老有從上海來的客商抱怨,一早出發,到了鹽城已經午飯時間,半天沒了。而今年開工的鹽通鐵路,這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鐵,未來能接上滬通鐵路直達上海。

高鐵連接了人,而人的連接將帶來更多的發展可能。

原標題:

高鐵成了“跨省上班族”的通勤車

未來高鐵能到達的地方越來越多,時間也越來越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