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朝的地理學家徐霞客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

徐霞客, 名弘祖, 字振之, 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旅行家, 明南直隸江陰馬鎮南陽岐人。 他鄙視權貴, 拒絕仕途, 博覽群書, 矢志考察山川地貌奧秘。 在旅途中, 徐霞客總要把當天的經歷與觀察所得記錄下來。 有時日行百里, 露宿殘垣, 寄身草莽, 仍堅持燃枯草照明, 以筆為記。 這些遊記涉及他所到之處的地理、地貌、地質、水文、氣候、植物、農業、礦業、手工業、交通運輸, 以及名勝古跡、風土人情等, 文筆優美。 《徐霞客遊記》是他用畢生心血譜寫的一曲對祖國大好山河的讚歌, 是我國古代科學文化園地中一朵鮮豔奪目的奇葩,

不但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被譽為“千古奇書”。

網路配圖

聽白髮先生唱讀詩文

淡淡的陽光, 透過窗前的丁香樹射進私塾的屋子裡。 頭髮銀白、臉龐瘦削的老師一陣輕咳之後, 正襟危坐, 用莊重的語調唱讀起《荀子》中的一段文章來:“……故不積跬步,

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 無以成江海。 騏驥一躍, 不能十步;駑馬十駕, 功在不舍。 鍥而舍之, 朽木不折;鍥而不捨, 金石可鏤……”

老師讀了一段以後, 學生們照例開始背誦, 屋子裡頓時一片琅琅讀書聲。 過了一會兒, 老師讓大家安靜下來, 神態嚴肅地叫著徐霞客的名字:“你來背誦荀子《勸學》篇!”

徐霞客聲音爽朗、流利而又從容不迫地把文章背誦出來了。 小夥伴們向他投來了敬佩和羡慕的眼光。 老師含著微笑, 贊許地說:“弘祖確實是一個讀書用心的好孩子!”

1587年, 徐霞客出生在江蘇省江陰馬鎮的一座深宅大院裡。 5歲的時候, 就去了私塾裡開始他的學習生活。 徐霞客就在這種詩書文章的教化之中, 慢慢地長大。

遊歷天下

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 徐霞客十九歲, 父親去世。 徐霞客生來有奇癖, 很想外出探詢名山大川的奧秘, 而且想繪天下名山勝水為通志, 但因為有年邁的母親, 不忍成行。 徐母心胸豁達, 通情達理, 與父親的“志行純潔 ”比起來, 母親的“勤勉達觀”對徐霞客的影響更直接, “弘祖之奇, 孺人成之”, 積極鼓勵徐霞客放心遠遊。 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 二十二歲的徐霞客終於正式出遊。 臨行前, 他頭戴母親為他做的遠遊冠, 肩挑簡單的行李, 離開了家鄉。 從此, 直到五十四歲逝世, 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過的。

徐霞客在跋涉一天之後, 無論多麼疲勞, 無論是露宿街頭還是住在破廟, 他都堅持把自己考察的收穫記錄下來, 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地理考察記錄。

徐霞客遊歷生活的第一階段為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 28歲以前的準備階段。 重點放在研讀祖國的地理文化遺產, 並憑興趣遊覽太湖、泰山等地, 沒有留下遊記。

第二階段為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28歲至崇禎六年(1633年), 48歲的紀游前段, 歷時20年, 遊覽了浙、閩、黃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華山、恒山諸名山。

但遊記僅寫了一卷, 約占全書的十分之一。

第三階段為崇禎九年(1636年)51歲至崇禎十二年(1639年), 54歲的紀游後段, 歷時4年, 遊覽了浙江、江蘇、湖廣、雲貴等江南大山巨川, 寫下了9卷遊記。

徐霞客最後一次出遊是在崇禎九年(1636年), 時年已五十一歲。 崇禎十年(1637年)正月十九日, 徐霞客由贛入湘, 從攸縣進入今衡東縣境, 歷時55天, 先後遊歷了今衡陽市所轄的衡東、衡山、南嶽、衡陽、衡南、常甯、祁東、耒陽各縣(市)區, 三進衡州府, 飽覽了衡州境內的秀美山水和人文大觀, 留下了描述衡州山川形勝、風土人情的15000餘字的衡遊日記。 他對石鼓山和石鼓書院的詳盡記述, 為後人修復石鼓書院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這次他主要遊歷了中國的西南地區,一直到達中緬交界的騰越(今雲南騰沖),到達騰越後,徐霞客不幸身患重病,終止遊歷被送回江陰老家。

徐霞客遊歷考察的三十多年間,在完全沒有他人資助的情況下,先後四次進行了長距離的跋涉,足跡遍及相當於現代的江蘇、浙江、山東、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廣西、貴州、雲南和北京、天津、上海等21個省、市、自治區,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更可貴的是,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連騎馬乘船都很少,還經常自己背著行李趕路。他尋訪的地方,多是荒涼的窮鄉僻壤,或是人跡罕至的邊疆地區,幾次遇到生命危險,出生入死,嘗盡了旅途的艱辛。

這次他主要遊歷了中國的西南地區,一直到達中緬交界的騰越(今雲南騰沖),到達騰越後,徐霞客不幸身患重病,終止遊歷被送回江陰老家。

徐霞客遊歷考察的三十多年間,在完全沒有他人資助的情況下,先後四次進行了長距離的跋涉,足跡遍及相當於現代的江蘇、浙江、山東、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廣西、貴州、雲南和北京、天津、上海等21個省、市、自治區,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更可貴的是,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連騎馬乘船都很少,還經常自己背著行李趕路。他尋訪的地方,多是荒涼的窮鄉僻壤,或是人跡罕至的邊疆地區,幾次遇到生命危險,出生入死,嘗盡了旅途的艱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