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尊重還是教養?這樣才能教好孩子!

尊重孩子本來的樣子

尊重孩子是給予他們意識自我存在的一種方式, 尊重孩子優先于教育。 世界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心理分析師、哲學家佛洛姆(Erich Fromm)在其所著《愛的藝術》一書中,

解釋他對於尊重的看法:照生命本來的樣子認識、接納他, 尊重的英文“respect”原意中就有“注視”的意味, 當家長們注視著孩子原本的樣子、以真實的樣貌認識他時, 就是一個好的“尊重”。

很多的父母之所以不想給予孩子太多的尊重,

是擔心自己會失去對孩子的掌控權。 但當孩子一切的事都被家人嚴格安排好的時候, 他也就迷失了自己的價值。 在面對將來未知的世界, 遇到挫敗時, 孩子會否認自己, 感到沒有自信而輕易放棄。

以互動學習看待尊重

家長應以保護孩子的心態看待孩子的表現, 帶領他們發現逐步找出問題:“你是不是因為……而覺得不高興?那他……的行為惹你不高興時, 我們該怎麼辦?”讓孩子感受到被注意了, 對於問題也就不會那麼在意了。 尊重孩子的情緒與反應, 對家長和孩子間的有效互動更有利。

尊重之後, 教育責任不可以少

佛洛姆認為, 一個完整的愛必須包括4個元素──照顧、責任、尊重、瞭解。 作為家長, 應該主動看見並響應孩子的需求, 例如面對哭鬧的孩子, 家長有責任改變孩子失控時讓他人及孩子自己感到不舒服的現況, 用尊重的方式加以處理。

教育前先安撫情緒

如果孩子因為得不到自己的東西而情緒不穩的時候, 父母要做的是安慰、接納, 而並非教育。 撫平了孩子的情緒之後, 以不批評、不閃躲的態度與孩子共同面對。

當無法瞭解孩子的意願, 至少要做到不刺激。 在等待孩子的情緒回復之後, 再一次的給予孩子支持, 並對他們能控制情緒予以肯定。 這樣在心平氣和的氣氛中就可以開始教育。

教育的內容必須有意義

當教育小孩之前, 大人們必須先瞭解, 自己所教育的內容是否妥當和有意義。 請在以下三個前提下進行教育:首先想清楚自己給予孩子的規範是因為什麼;給予孩子指令時, 以他現在的年齡, 是否真的可以完全遵守規定;孩子不是自己的複製品。

給予孩子命令,是要他明白,你的命令是有道理的,請給孩子多一些時間來達成自己的要求,教育是循序漸進的,急躁的家長是教育不了孩子的。

孩子本身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只要孩子的決定不會影響到生命安全,就讓孩子有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而不是要複製父母的思想和行為。

孩子也要學會尊重父母

爸爸媽媽尊重孩子的需要,但也要讓孩子學會尊重體諒家人。讓孩子知道,父母也有自己的難處。

以學齡前的孩子來說,他們仍需要爸媽的認同與陪伴,所以不要害怕延長教育的時間、等待孩子的發展,並適時給予孩子“安全感”及“決定權”。

(本文來源於國外網站,並進行整理編輯)

給予孩子命令,是要他明白,你的命令是有道理的,請給孩子多一些時間來達成自己的要求,教育是循序漸進的,急躁的家長是教育不了孩子的。

孩子本身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只要孩子的決定不會影響到生命安全,就讓孩子有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而不是要複製父母的思想和行為。

孩子也要學會尊重父母

爸爸媽媽尊重孩子的需要,但也要讓孩子學會尊重體諒家人。讓孩子知道,父母也有自己的難處。

以學齡前的孩子來說,他們仍需要爸媽的認同與陪伴,所以不要害怕延長教育的時間、等待孩子的發展,並適時給予孩子“安全感”及“決定權”。

(本文來源於國外網站,並進行整理編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