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大姨媽”痛不欲生,別一忍了之,中醫傳承妙法助你遠離痛經

痛經是女性的常見病之一, 慈禧太后在她還是妃嫁的時候, 就得過比較嚴重的痛經病。 從清官太醫在咸豐元年(西元1851年)四月三十日開給她的藥方來看, 慈常的痛經主要由於氣鬱不暢、情志不舒、氣滯血淤而引起的經前腹痛, 還兼有濕熱、血虛。 太醫當時開給慈禧的藥方名為“懿嬪調經丸”, “懿嬪”就是當時的慈禧。 “懿嬪調經丸”用香附50克、蒼術50克、赤苓50克、川穹15克、烏藥50克、黃柏15克、澤蘭50克、丹皮40克、當歸40克一起研為細末, 用水泡發後製成綠豆大小的丸, 每天服用10克, 白開水空腹送服。 該方有養血調經、行氣活血、止痛散淤的功效。

除了慈禧太后的秘方之外, 元代的一種宮廷禦酒——奶酒也經常被蒙醫作為藥引來治療痛經、風濕等證。 “奶酒療法”也是蒙醫一種重要的食療方法, 歷代蒙醫醫籍均有記載。 《蒙古秘史》中就有戰場大出血昏厥病人服飲奶酒進行救治的記錄。

最初, 奶酒只是草原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飲品, 隨著時代的變遷, 這一飲品逐漸被更多人接受。 特別是到內蒙古來的客人, 如果不嘗一口奶酒, 那麼就不算來過內蒙古。

奶酒與白酒、紅酒、米酒等酒類有著本質的區別。 在釀制過程中, 它並不破壞奶本身固有的營養成分, 而是將其精煉, 增強了純度, 同時脫去了脂肪, 使其所含的營養成分更易被人體吸收。 奶酒中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 如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B:和鈣、鐵、鉀、銅、鈉等多種微量元素。 具有祛寒回暖、健脾開胃、舒筋活血、補腎壯陽、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環和老年人骨質疏鬆等功效。 幾百年來, 奶酒一直在內蒙古廣大牧區被用來治療胃腸道疾患、消化功能減退月經不調、肝病、水腫、壞血病、心臟病、結核、高血壓、神經衰弱、肺部疾患等。

除此之外, 《名醫別錄》中還記載了一味傳統經典的抗衰老中藥——鹿胎。 幾千年來, 鹿胎被熬成胎膏入藥, 調理女性月經、治療痛經、腰酸背痛、渾身乏力、體質虛弱等,

宮廷裡更是用它來養顏、延緩衰老。

養顏秘方大升級

痛經幾乎是大多數女人都會遇到的困擾, 在保暖條件不好的古代, 這更是女性的常見病, 因此古代也有很多針對痛經的經典驗方, 韭汁紅糖飲和山楂酒就是其中兩個。

韭汁紅糖飲

材料:鮮韭菜300克, 紅糖100克。

做法:將鮮韭菜洗淨, 瀝幹水分, 切碎後搗爛取汁備用。 紅糖放鋁鍋內, 加清水少許煮沸, 至糖溶後兌入韭汁內即可飲用。

功效:可溫經、補氣, 並可使皮膚紅潤光潔, 適用於氣血兩虛型痛經。

山楂酒

材料:山楂幹300克, 低度白酒500毫升。

做法:將山楂乾洗淨, 去核, 切碎, 裝入帶塞的大瓶中, 加入白酒, 塞緊瓶口, 浸泡7~10日後飲用。 每次15毫升。 浸泡期間每日搖盪1~2次。

功效:可健脾、通經, 並可促進身材和皮膚健美, 適用于婦女痛經證。

本文案例出自田貴華著述的《宮廷美女養顏心經》。 本書內容簡約, 樸實, 詳細記錄了歷代中醫藥專家臨床經驗和感悟, 小扁鵲非常敬佩這些願意公開自己秘密醫術的名老中醫教授, 相信大家也會非常喜歡。 謝謝!

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