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父母的相處模式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01

熱播劇《歡樂頌2》已經追完了, 雖然大圓滿結局, 但有一幕讓我至今印象深刻。

當曲母把所有家產轉到曲筱綃名下, 面對父母鬧離婚, 曲筱綃選擇把所有房產證都拿到了父母面前, 表明了自己的堅定立場, 不希望父母離婚, 更不希望家庭破裂。

小曲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說, “從小到大, 我都很在乎你們, 可是你們永遠都沒有時間陪我, 忙著買房子, 忙著賺錢, 忙著開公司, 連開家長會都沒時間, 被同學笑是沒有爸爸的孩子。

自從爸爸把曲連傑帶到家裡, 這個家就更亂了。 爸爸經常給我錢買包買化妝品, 讓我盯著媽媽,

給你放哨;媽媽也經常給我我往兜裡塞錢, 讓我盯著爸爸的行蹤, 隨時彙報。 ”

這也就不難明白為什麼曲筱綃一出場時, 就是一副沒教養, 典型富二代不學無術、尖酸刻薄、令人討厭的表現。 後來在歡樂頌其他姐妹和趙醫生的影響下, 慢慢地改變自己。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小曲本性並不壞, 她對街頭的流浪貓尚且都是愛心滿滿, 對幾個姐妹的事更是盡心盡力。 她之所以對人的會有兩套標準, 也主要是來自于和父母的相處模式裡。

同樣一件事情, 對愛她的媽媽做就是不許, 幫媽媽對付爸爸做就是對的。 所以, 曲從小便形成了雙重價值標準, 碰到事情的時候, 哪個好用就用哪個。

從第一季裡, 曲筱綃就說過, 從上高中時, 哪一天沒零花錢, 她就替她媽去抓奸。

曲筱綃就是父母“內在的小孩”向外的投射。 曲母婚姻亮起紅燈, 每當不順心時, 就讓女兒拼命對她好, 對曲父玩小心機, 捉弄曲父, 自己不尋求解決之道, 反而轉嫁到年幼的女兒。

錢對於曲筱綃一家來說, 是最富足的東西, 但同時錢也是她們一家最缺的東西。 為了錢, 夫妻倆各懷鬼胎;為了錢, 兄妹倆見面好似仇人;為了錢, 曲家一雙兒女完全是家長缺席的“喪父喪母式教育”中成長起來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孩子的世界觀很大部分來自父母, 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 直接影響的就是孩子。 相敬如賓的父母, 傳達給孩子的是愛的教育;相互算計的父母, 培養出的孩子也難以成才。

02

我們常常會在無意識間不由自主地重複其成長的模式, 無論好壞。 父母的婚姻狀況、交往模式及溝通模式, 是孩子日後與人相處的範本。

央視情感記錄片《鏡子》, 講述了3個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的故事, 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去特殊學校接受“改造”,

最終卻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

三個家庭, 三對夫妻, 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 無論家裡是窮還是富, 他們的教育模式裡, 存在著不一的缺失。

俞敏洪看完紀錄片後說:孩子都是好孩子, 就看家長是不是好家長。

正如這部紀錄片的名字《鏡子》一樣, 孩子的言行舉止就是一面“鏡子”, 照出來的都是父母的行為缺失:孩子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動症、交友不善, 甚至有暴力傾向等行為, 父母是否有反思過自己, 是不是夫妻關係失衡?有沒有父愛母愛缺失?

短短一個半小時, 央視社會與法頻道花了10年策劃、2年攝製, 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的真實電影, 真實反映了每一個“問題孩子”出現的背後, 往往有一個問題爸媽, 一個家庭教育的存在。 相比于“問題少年”, 還有不少“問題父母”亟需被改造。

所謂的“教養”是父母承擔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教育和養育的責任, 教會他們待人處事之道理, 讓他們能更好地生存。 “子不教, 父之過。”如果父母只給孩子提供經濟來源,不提供引導和教育,生而不養,孩子和孤兒的區別何在?

03

而父母相處模式,則直接成為孩子心理健康的範本,而且也是孩子以後進入社會、與他人建立關係的範本。你是什麼樣的對待你的另一半,你的孩子也就會怎樣對待身邊的人。

我曾在一輛公車上,看到一對夫妻和孩子的相處。因為擔心靠窗有陽光曬,母親幾次示意兒子坐到她身邊這個位置。

十歲左右的孩子極其不願意,竟然不耐煩地說出了一句,“不要動我,你個賤人。”

“你個沒教養的東西,怎麼跟大人說話的。”聽到這話,在前座的父親回過頭來,氣急敗壞地沖著孩子吼道。

在一旁略顯有些委屈又不願將事情鬧大的母親,伸手去阻止丈夫,卻被狠狠地甩開了,撞到了座椅的靠背上。

父母總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教育孩子這不能幹,那應該做的,卻不知道他們平時的相處模式對孩子價值觀潛移默化的影響。

如果父母常年爭吵,相互不信任,給孩子餵養仇恨和暴力,澆灌冷落和指責,他自然會暴戾無知、粗鄙淺薄,未來也難有成就。

如果父母的關係相處融洽,態度溫和,你的孩子自然會跟上來,成為謙虛溫和的人。斯賓塞說,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是真理。

孩子們長大後的所有的行為或多或少都會有父母的影子,一個孩子會對自己的母親大吼大叫可能是他經常看到自己的父親吼自己的母親,一個孩子會對生活抱怨不停可能是她常常聽到母親抱怨自己的父親。孩子教養的形成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

04

再優秀的教育方法也抵不過給孩子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庭。世界上的幸福家庭都相同: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爸爸媽媽愛孩子,然後孩子學會了如何去愛。“窮養富養,都不如用愛養”,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也是最溫潤的滋養。

看到乖巧懂事有擔當的女兒多多就知道黃磊和孫莉的感情有多好,儘管兩人已經迎來了三胎兒子,卻依舊不影響彼此的關係。

當婚姻愛意滿滿,當家庭其樂融融,孩子自然就會深感安全,身心愉悅,以積極的態度對人對事,也只有這樣的父母才不會弄丟孩子的未來。

父母要教給孩子的知識很多,但最棒的教育方法就是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去告訴孩子什麼才是最好的。

而父母之間的相處方式將會是以身作則最好的詮釋,你希望孩子怎樣去對待別人,你就怎樣去對待生命裡最重要的那個人。

父之過。”如果父母只給孩子提供經濟來源,不提供引導和教育,生而不養,孩子和孤兒的區別何在?

03

而父母相處模式,則直接成為孩子心理健康的範本,而且也是孩子以後進入社會、與他人建立關係的範本。你是什麼樣的對待你的另一半,你的孩子也就會怎樣對待身邊的人。

我曾在一輛公車上,看到一對夫妻和孩子的相處。因為擔心靠窗有陽光曬,母親幾次示意兒子坐到她身邊這個位置。

十歲左右的孩子極其不願意,竟然不耐煩地說出了一句,“不要動我,你個賤人。”

“你個沒教養的東西,怎麼跟大人說話的。”聽到這話,在前座的父親回過頭來,氣急敗壞地沖著孩子吼道。

在一旁略顯有些委屈又不願將事情鬧大的母親,伸手去阻止丈夫,卻被狠狠地甩開了,撞到了座椅的靠背上。

父母總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教育孩子這不能幹,那應該做的,卻不知道他們平時的相處模式對孩子價值觀潛移默化的影響。

如果父母常年爭吵,相互不信任,給孩子餵養仇恨和暴力,澆灌冷落和指責,他自然會暴戾無知、粗鄙淺薄,未來也難有成就。

如果父母的關係相處融洽,態度溫和,你的孩子自然會跟上來,成為謙虛溫和的人。斯賓塞說,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是真理。

孩子們長大後的所有的行為或多或少都會有父母的影子,一個孩子會對自己的母親大吼大叫可能是他經常看到自己的父親吼自己的母親,一個孩子會對生活抱怨不停可能是她常常聽到母親抱怨自己的父親。孩子教養的形成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

04

再優秀的教育方法也抵不過給孩子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庭。世界上的幸福家庭都相同: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爸爸媽媽愛孩子,然後孩子學會了如何去愛。“窮養富養,都不如用愛養”,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也是最溫潤的滋養。

看到乖巧懂事有擔當的女兒多多就知道黃磊和孫莉的感情有多好,儘管兩人已經迎來了三胎兒子,卻依舊不影響彼此的關係。

當婚姻愛意滿滿,當家庭其樂融融,孩子自然就會深感安全,身心愉悅,以積極的態度對人對事,也只有這樣的父母才不會弄丟孩子的未來。

父母要教給孩子的知識很多,但最棒的教育方法就是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去告訴孩子什麼才是最好的。

而父母之間的相處方式將會是以身作則最好的詮釋,你希望孩子怎樣去對待別人,你就怎樣去對待生命裡最重要的那個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