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過彎就靠減速再減速?你可能做反了,危險了!

剛過去的週六, 一位在東莞教書的好友, 開著他新買的SUV找李鐵蛋玩。

朋友之前開的是轎車, 現在說是為了改善生活, 給自己找理由換了這台中型SUV。

週末休息, 特意來找李鐵蛋炫耀炫耀。

他這台車配置確實豐富奢侈, 360度全景雷達, 並線輔助, 還有ESC、ESP、DSC……各種穩定裝置應有盡有。

“可是, 我怎麼覺得自己開車過彎越來越不穩越來越不舒服了呢?”朋友很苦惱, 有種失控感。

作為鐵蛋說車(guchongriji)一員的李鐵蛋, 很清楚他的這種感覺。

實際上, 他開車時間不算太長, 平時也不怎麼注意規範自己的駕駛問題。

在開他那台轎車時,

很多操作就不規範合理, 現在換到SUV來後, 這種不規範不合理導致的駕駛誤區, 被SUV的高車身更加放大了而已。

他的苦惱, 歸根結底一句話:過彎操作有問題。

過彎, 特別是過大彎道, 看起來不難, 好像人人都能走過去。 但能不能過得順暢、平穩?能不能讓坐在車內的家人舒舒服服?往往是衡量一名車主是否老司機的紅線一條。

有時候, 還不僅僅是順暢平穩的事▼

更危險的是沒轉好彎, 可能導致的碰撞事故▼

這種潛在的危險還常見於停車場。 那裡有不少的直角彎, 足以讓菜鳥司機手足無措、進退兩難。

你看, 這可憐的護牆板, 就見證了無數不會轉彎的殺手級司機▼

擦碰還不算啥, 如果牆柱那邊走來一個人或是一台車, 那事就大了。

還有像這樣, 在社區直角彎處沒轉好彎, 輪胎就隨時有危險▼

關於怎麼轉彎, 其實很多媒體, 包括紙媒、網媒都做過講解。

但他們動輒愛用循跡、切線、內轉差等等術語, 非常不接地氣, 往往把問題越搞越複雜, 最後馬路(停車場)殺手們殺手本色不改, 一切都然並卵。

李鐵蛋覺得, 要說就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 下面就把過彎技巧總結成三大簡單實用具體的實操方法, 不抖書袋不撞B, 不講任何空虛的理論, 一看就能懂, 懂了就能用:

1.先減速再加速(該條不針對於停車場、社區等狹小空間)

彎前還在直線路面時, 踩刹車減速;入彎後, 卻反而要鬆開刹車, 並且保持輕點(注意, 這裡特別使用了“輕”和“點”兩個字)油門, 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援。

▲在紅色區域裡, 你最好一直輕輕滴踩著油門, 持續輸出動力。

這樣過大彎道, 就不會有車輛轉向不足或過頭的情況, 甚至也不會有車身明顯的側傾感。 舒服極了!

2.左彎靠右轉、右彎靠左轉

向左轉彎時, 儘量走靠右側的路面;反之儘量走靠左側的路面。 這麼做可以給自己以及給對面或其他方向的車留出更多的視野和反應時間, 避免碰撞事故發生。 也可以避免轉彎時擦碰側面的障礙物(如牆體、柱子等)

左彎靠右轉▲

右彎靠左轉▲

3.過停車場“直角”彎

這是彎道裡比較極端的情況, 但卻又是現如今不出遠門時, 在城市裡開車幾乎每天都要遇到的情況。

解決問題的秘訣, 在於除了遵循上述左彎靠右轉、右彎靠左轉的方法外, 還要把你的車車的B柱運用起來。

是的沒錯, 你車車的B柱。

具體來說就是, 在轉直角彎時, 左轉看左邊B柱, 右轉看右邊B柱, 在它們沒有越過彎處的牆壁和柱子時, 你的方向盤不要轉動;一旦B柱越過彎處的牆壁和柱子了, 你再迅速打方向。

這樣做的話, 鐵蛋說車(guchongriji)的李鐵蛋可保你的車車,

再不會與直角彎處的牆壁或柱子發生“親密接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