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恭親王勸停修圓明園,年少氣盛的同治帝大怒:皇位你來坐?

晚清的同治皇帝, 他短暫的一生在政事上鮮有作為, 但是留下來的故事卻不少。 比如說他親政後做的第一件“大事”, 就鬧得宮廷內哀嚎一片。

1873年初, 慈禧太后不情不願地讓權, 年屆18歲的同治帝正式親政。 同年10月, 以方便太后頤養為名, 降旨興修1860年被英法聯軍破壞的圓明園。

影視劇中的同治皇帝和皇后。

修圓明園預算1000萬兩白銀, 但是日暮途窮的清廷哪裡有這許多積蓄呢?因此大臣紛紛表態反對, 但同治帝一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架勢, 鐵定要把圓明園修復。

倉場侍郎游百川勸諫停止圓明園工程, 同治帝召見他, 厲聲斥責:“汝亦有父母, 豈有父母所欲, 而故為違抗者?”他這句話透露兩個意思, 一是說我這是盡孝, 二是說修園是太后的意思, 我也無法違抗啊。

1873年, 德國人恩斯特·奧爾末拍攝的圓明園殘跡。

慈禧太后原本就是崇尚奢華排場的, 這一年又適逢她40歲萬壽, 加之她讓渡大權心理失落, 難免想以新圓明園來犒賞自己。

所以, 圓明園一定要修, 沒錢也要修。 沒錢怎麼辦?募捐!同治帝下旨:“著王公以下京外大小官員量力報效捐修。 ”恭親王奕訢帶頭捐了兩萬兩。

東挪西湊, 終於湊了點銀兩, 可以開工了,

但工程已經比原計劃大打折扣, 最初設計修建3000多間建築, 實際工程量僅1420間。

1871年左右, 恭親王奕訢。

1874年初重修工程開工, 但進度並不順利, 後續資金跟不上, 今天缺木材, 明天缺石料, 所需要的花費簡直是無底洞。 朝中大臣越想越不是事兒, 就連曾經捐款的恭親王也覺得必須出面勸阻。

1874年8月, 聽說同治帝將要去圓明園視察工程建設情況, 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大學士文祥等十名朝廷重臣, 上奏同治帝, 歷數他親政一年半以來的種種不是, 第一條便是“停園工”, 另外有戒微行、遠宦寺、絕小人、去玩好等等。

對於臣下的勸諫, 同治帝特別反感, 奏摺胡亂看了幾行, 不耐煩地說:“我停工何如, 爾等尚何嘵舌?”

1873年, 德國人恩斯特·奧爾末拍攝的圓明園殘跡。

恭親王說:“某所奏尚多, 不止停工一事, 請容臣宣誦。 ”他一條一條地將奏摺內容讀下去, 年輕氣盛的同治帝終於爆發, 大怒:“此位讓爾, 何如?”皇帝說出這種話, 顯然氣憤到極點, 他不明白, 給老媽修個花園, 為何遭到了全面反對!

同治帝反應過激, 恭親王只得閉嘴, 跪在地上的文祥嚇得喘粗氣, 幾乎暈厥, 被太監攙扶出去。

雖然遭到普遍的反對, 同治帝並不打算妥協, 反而認為那些上奏阻攔的王公大臣是在挑戰自己的權力, 他乾脆以攻為守, 頒詔將奕訢、奕譞、文祥等十大臣盡數革職。 奕訢獲罪尤其重, 同治帝痛斥他“跋扈弄權,欺朕年幼,著革去一切差使,降為庶人,交宗人府嚴行管束”。

圓明園今貌。

眼看宮廷內鬧成了一地雞毛,慈禧太后只好出面調解,教導同治說:“十年以來,無恭邸何以有今日,皇上少未更事,昨諭著即撤銷。”

同治帝消了火氣,撤銷了對恭親王等人的處罰,同時做出妥協,圓明園停工,改為修葺紫禁城周邊的北海、中海、南海。此時,圓明園重修工程已耗銀480多萬兩,100座在建殿閣亭榭無一完工。

在晚清內憂外患的關鍵時期,本應君臣勠力富國強兵,皇家更應戒除驕奢,展現革故鼎新的決心。不料,皇帝竟在娛樂項目上固執己見,虛耗國帑,真令人痛心!

參考資料:黃濬《花隨人聖庵摭憶》、李慈銘《越縵堂國事日記》、金滿樓《漏網之魚:1840-1949中國小歷史》

同治帝痛斥他“跋扈弄權,欺朕年幼,著革去一切差使,降為庶人,交宗人府嚴行管束”。

圓明園今貌。

眼看宮廷內鬧成了一地雞毛,慈禧太后只好出面調解,教導同治說:“十年以來,無恭邸何以有今日,皇上少未更事,昨諭著即撤銷。”

同治帝消了火氣,撤銷了對恭親王等人的處罰,同時做出妥協,圓明園停工,改為修葺紫禁城周邊的北海、中海、南海。此時,圓明園重修工程已耗銀480多萬兩,100座在建殿閣亭榭無一完工。

在晚清內憂外患的關鍵時期,本應君臣勠力富國強兵,皇家更應戒除驕奢,展現革故鼎新的決心。不料,皇帝竟在娛樂項目上固執己見,虛耗國帑,真令人痛心!

參考資料:黃濬《花隨人聖庵摭憶》、李慈銘《越縵堂國事日記》、金滿樓《漏網之魚:1840-1949中國小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