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本是民國軍閥,曾動員40萬人做兩件事,逝世後葬入八寶山

我們閱盡鉛華, 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淵之前曾為大家介紹了許多性格各異的民國軍閥, 他們或流芳千古或受人唾棄, 但要說起經歷最傳奇的軍閥, 雲南省的龍雲則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龍雲舊照

龍雲, 字志舟, 彝族人(彝名納吉岬岬), 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出生于雲南昭通。 根據其自述, 母親在生他時曾夢見巨蟒盤踞在自家房梁上, 這倒頗有曾國藩誕生的味道了。 龍雲4歲時父親去世, 因此他在私塾讀了幾年書後便加入哥老會混口飽飯。

辛亥革命後, 龍雲與表弟盧漢、同鄉鄒若衡一起參加滇軍, 數月後因他們便被送入雲南陸軍講武堂培訓。 在畢業前夕, 一位法國拳師找到時任雲南都督唐繼堯, 要在講武堂設立擂臺, 叫囂著要挑戰中國人。

▲雲南陸軍講武堂

第一天, 許多學生和教官都憤憤不平地躍上擂臺, 幾招之內就被這個法國大漢撂翻在地。

第二天, 又有幾個江湖賣藝的好漢聞訊而來, 結果也掛了彩。 第三天, 一個面龐黝黑、腳穿草鞋的小個子上臺比試, 此人正是龍雲。

赤膊上陣的龍雲幾招就將法國拳師打得生疼, 隨後飛起一腳將其踢翻在地, 狠狠教訓了這個倡狂的洋人。 雲南都督唐繼堯也對他起了愛才之心, 在1914年將龍雲調入昭通獨立團擔任排長, 第二年更是出任唐的侍從副官。

▲博物館裡的唐繼堯雕像

民國十一年(西元1922年), 龍雲擔任第五軍軍長。 五年後因不滿唐繼堯的統治, 龍雲聯合胡若愚等三大鎮守使聯合起兵逼唐下臺, 從此獨掌雲南軍政大權達18年之久。 在此期間, 龍雲在軍事、經濟和文教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整頓, 保持了雲南的相對穩定, 成為實際上的“雲南王”。

▲民國雲南省地圖

抗戰爆發後, 這位舊軍閥並未躲在自己的地盤裡搞獨立王國, 而是毅然組建第六十軍出滇抗戰。 1938年4月, 這支部隊參加了著名的“徐州會戰”, 在台兒莊一帶浴血奮戰, 傷亡比例高達三分之二。 不久後, 龍雲又組建了三個軍, 累計動員20余萬人參加抗戰。

▲滇緬公路施工場景舊照

龍雲的另一大貢獻則是主持修建了滇緬公路。 在資金、技術、設備都極度缺乏的情況下, 龍雲毅然下達築路令, 20萬民工(因青壯年外出參軍, 大部分為老人、孩子和婦女)晝夜趕工,

用雙手在崇山峻嶺間開鑿出了埋葬日本佔領中國的夢想的交通大道。

▲位於八寶山的“龍雲先生墓”

1949年8月13日, 龍雲在香港宣佈起義, 建國後在不同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1962年6月, 龍雲因病逝世於北京。 雖然他有不少缺點, 但他在抗戰所做的兩件事足以彪炳史冊。 正因如此,他成為了民國軍閥中唯一葬入八寶山的人。

正因如此,他成為了民國軍閥中唯一葬入八寶山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