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老公薪酬是我的5倍,源於童年的差別!當媽媽的可借鑒!

成長的經驗告訴我, 一個人的獨立能力有多強, 內心能承受多少東西, 決定了能有多大的舞臺。 而這種獨立能力的培養, 需要從小開始逐步滲透, 逐點培養, 日積月累形成一個人耐力。

老公的薪酬是我的5倍?!

我家先生, 每天授課8小時, 晚上到家7點30分, 可以先炒個青菜, 吃完飯給孩子洗澡, 接著去幹活, 中途切換陪孩子玩一會, 沖奶, 幫我幹點小活等, 又繼續投入工作到12點, 早6點30起床…還可以通宵讓系統上線…但從來不喊累。

而我每次做一點小事, 就覺得特別累。 比如每次晾完衣服, 我都累得趴沙發。 加班超過12點感覺命子去了半條!

雖然咱們是同樣的高校畢業, 同行業, 剛畢業拿差不多的薪酬……而數年後的今天他的薪酬是我的5倍。 原因是什麼?我總是喊累, 他不喊!

於是, 我深刻的領悟到:你有多大能耐, 就有多大的舞臺。

童年的回憶

因為養娃的緣故, 我讀了大量系列關於育兒的書籍,

我突然意識到這個問題, 不完全是我的問題, 特別是讀了尹建莉老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我更是明白我為何是我與早期的教育息息相關。

回憶我的童年, 家務媽媽一手包辦, 我直到工作才開始洗碗;小時候, 遇到困難都是媽媽幫忙解決……

而老公與我不一樣, 他是單親家庭的孩子, 跟著做生意的奶奶長大, 從小除了照顧自己, 還要做家務, 給奶奶做生意, 大了點還要給親戚看護孩子……

哈佛大學學者做過一項調查研究, 得出對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 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 犯罪率是1∶10。 愛幹家務的孩子, 離婚率低, 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家庭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冰凍三尺, 非一日之寒。 一個人的獨立與耐力不是一天養成的, 不是一兩件事情造就的。 而是長期的堅持與磨礪。 從孩子小時候就可以開始。

從0歲的寶寶開始, 不要總是抱著孩子, 就是獨立的開始。 孩子躺著, 才有機會學習抬頭、翻身、爬行……這即是給孩子提供了環境, 也尊重了孩子生命的發展規律,

讓他得到了練習的機會, 父母也從中放鬆了雙手。

6個月左右的孩子, 可以自己拿著奶瓶喝水;1歲左右可以拿勺子吃飯;接下來, 孩子學便便、穿衣物、收玩具、做家務、照顧弟妹等, 都是孩子逐步獨立的過程。

而這些都不是馬上學會的,

是每一個階段都讓孩子去鍛煉, 即便這學習過程非常麻煩, 每天清潔滿地的飯粒、洗N條褲子、無數次與他的倔強抗爭…熬過了會發現他的自理能力越強, 父母越省心省事。

我娃娃2個多月自己躺床玩, 6個月讓她自己端奶瓶喝奶、1歲給她指示扔尿布、1歲2個月自己吃飯、1歲三個月學著收玩具、一歲5個月擺放鞋子、1歲9個月給我拿打掃工具2歲給垃圾桶更換垃圾袋……我在不斷解放, 有更多時間留給自己!

很多孩子為啥無法獨立?

原因除了父母過分溺愛, 還有怕麻煩!比如, 讓孩子學吃飯, 灑得滿地都是, 衣服全髒, 事後要洗衣拖地擦桌子, 這可能讓你覺得還是餵飯來得簡單!

剛開始, 其實是增加了父母的負擔。 這也是考驗父母的時候, 熬過了孩子的習慣和能力就培養了,沒堅持住你就做好一直餵飯的準備,永遠得不到解放!

記住,一個從小學著承擔的孩子,在成長中逐步增大承受能力,長大後孩子能扛起更多責任!

我們可以給予孩子幸福的家庭,甚至財富,但沒有能力確保他一生幸福。無所依靠時,孩子若能在任何逆境中立地而起,他的人生會有更長久的快樂!從小給于鍛煉的機會,是大小肌肉的鍛煉、是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是承擔、是承受……希望的是鍛煉內心的承受能力,當困難來卻無所依靠時,還能立地而起!這是孩子幸福的根本!

熬過了孩子的習慣和能力就培養了,沒堅持住你就做好一直餵飯的準備,永遠得不到解放!

記住,一個從小學著承擔的孩子,在成長中逐步增大承受能力,長大後孩子能扛起更多責任!

我們可以給予孩子幸福的家庭,甚至財富,但沒有能力確保他一生幸福。無所依靠時,孩子若能在任何逆境中立地而起,他的人生會有更長久的快樂!從小給于鍛煉的機會,是大小肌肉的鍛煉、是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是承擔、是承受……希望的是鍛煉內心的承受能力,當困難來卻無所依靠時,還能立地而起!這是孩子幸福的根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