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南寧6座跨江大橋,你都知道多少?

從青環路進入青環立交主線, 駛上青山大橋, 幾分鐘後即可到達南寧市五象新區……5月28日, 市民周女士駕車從鳳嶺北青環路到五象新區, 感受到了從江北到江南的便捷, 而帶來這種便捷的, 正是今年五一剛通車的跨江大橋——青山大橋。

青山大橋, 是南寧市近年來建設跨江大橋成效的一個縮影。 近5年來, 南寧市區新增了6座跨江大橋。 至2017年5月份, 隨著青山大橋通車, 南寧市區跨越邕江的大橋已有19座。 從僅僅提供交通便利促進兩岸發展, 到兼具實用性和觀賞性, 跨江大橋不但改變了市民的出行, 也改變著城市的生活。

6座新增跨江大橋造型各異, 雄偉壯觀, 給南寧增添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凸顯了城市發展的活力與生機

羅文大橋:改寫城西過江難歷史

“如今, 在南寧城西過江也很方便了。 ”羅文大橋通車後, 家住西鄉塘區相思湖公園附近的蒙先生說,

以前從廣西民族大學一帶去江南, 最近的路是沿著大學路右轉拐上清川大道, 然後過清川大橋。 “羅文大橋建成後, 附近市民就不用繞這麼遠的路了”。

羅文大橋連接羅文大道, 南接五象大道延長線是城市綜合交通規劃二環(即中環, 由福建路-淩鐵大橋-桃源路-教育路延長線-湖邊路-園湖路北延長線-明秀路-邕江二橋-五一路-福建路組成)的重要組成部分, 兼具環路和東西向交通兩大功能。 中環可分流邕江一橋和白沙大橋的車流量, 減輕南寧市中心區的交通壓力。

五象大橋、英華大橋:柳沙“孤島”暢達五象新區

“雖然只是一江之隔, 但在英華大橋通車之前, 從柳沙半島過到對岸的江南大沙田一帶, 還是比較麻煩。 ”記者在柳沙半島英華路與半島環線交叉口採訪時, 家住附近的市民孟先生說。

被不少市民譽為南寧最佳居住地之一的柳沙半島, 與五象新區雖然近在咫尺, 但曾因缺乏便捷的交通, 只能隔江相望——從柳沙半島過到對岸的江南大沙田經濟開發區, 要麼開車走半島環線上南寧大橋, 右轉拐入五象大道;要麼走江北大道上葫蘆鼎大橋, 經白沙大道轉亭江路才能到達。

因為五象大橋、英華大橋的建成通車, 改變了這樣的行車路線——2014年建成通車的五象大橋、英華大橋, 江北的一頭就在柳沙半島, 為五象新區與柳沙片區、南寧城市中心區之間搭建一條便捷通道,

改變了南寧大橋“獨挑大樑”的局面。

意義:五象大橋是連接五象新區、柳沙片區及中心城區之間的重要的跨江通道;英華大橋則連起柳沙片區與白沙片區, 大橋西岸設兩條匝道與亭江路相接, 以方便車輛上下橋。 兩座大橋建成通車後, 柳沙片區和江南區的往來變得異常便利。

良慶大橋、青山大橋:交通新幹道連接兩新區

在邕江河畔廣西民族博物館前面路段矗立著一座跨江大橋——2016年4月30日建成通車的良慶大橋。在碧綠的江水和青蔥的遠山映襯下,良慶大橋成為邕江上又一道風景線。

良慶大橋位置在中心區外,卻是連通邕江南北兩岸的重要跨江大橋。家住青環路的韋先生告訴記者:“現在駕車通過良慶大橋,從五象大道到南寧東站最快僅需15分鐘。”

採訪中,記者驅車從五象新區五象大道轉上良慶大橋過江後,由大橋江北的互通立交進入青環路,然後沿青環路開車走青環連接線跨過民族大道,進入楓林路,最後走青環路到佛子嶺路鳳凰嶺路口,整個行車過程約20分鐘。

今年5月1日剛剛通車的青山大橋,是目前南寧跨江橋中最高、主跨最長的橋樑。它為南寧大橋減負的同時,搭建起了連接五象新區與鳳嶺片區、城市中心區的另一條便捷通道。

意義:良慶大橋、青山大橋作為連接江南江北的重要橋樑,對南寧市路網完善、對五象新區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兩座大橋的建成,在五象新區、鳳嶺片區、南寧東站之間形成一條便捷的南北向交通幹道,為五象新區及鳳嶺片區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支柱。

來源 丨 南國早報記者 徐慶成/文 蘇華/圖

點贊(0)

在邕江河畔廣西民族博物館前面路段矗立著一座跨江大橋——2016年4月30日建成通車的良慶大橋。在碧綠的江水和青蔥的遠山映襯下,良慶大橋成為邕江上又一道風景線。

良慶大橋位置在中心區外,卻是連通邕江南北兩岸的重要跨江大橋。家住青環路的韋先生告訴記者:“現在駕車通過良慶大橋,從五象大道到南寧東站最快僅需15分鐘。”

採訪中,記者驅車從五象新區五象大道轉上良慶大橋過江後,由大橋江北的互通立交進入青環路,然後沿青環路開車走青環連接線跨過民族大道,進入楓林路,最後走青環路到佛子嶺路鳳凰嶺路口,整個行車過程約20分鐘。

今年5月1日剛剛通車的青山大橋,是目前南寧跨江橋中最高、主跨最長的橋樑。它為南寧大橋減負的同時,搭建起了連接五象新區與鳳嶺片區、城市中心區的另一條便捷通道。

意義:良慶大橋、青山大橋作為連接江南江北的重要橋樑,對南寧市路網完善、對五象新區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兩座大橋的建成,在五象新區、鳳嶺片區、南寧東站之間形成一條便捷的南北向交通幹道,為五象新區及鳳嶺片區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支柱。

來源 丨 南國早報記者 徐慶成/文 蘇華/圖

點贊(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