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即將“為官” 先正“官”念

又到高考時,又到畢業季。 當年枕戈待旦迎戰高考的緊張似乎剛剛散去,轉眼又不得不馬不停蹄地投入各種畢業應聘考試。 這其中,不得不提到公考,因為很多青年才俊已經通過考試,即將“為官”。

公考——公務員錄用考試,原本是一種就業途徑。 但為何有人熱衷於選擇黨政機關公職,出於怎樣考慮?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人們對當下政治生態的認識,對於未來發展的預期,也必然對人生走向產生深遠影響。

有報導說,報名參加公考的人數、競爭激烈程度,這幾年有所降低,與前些年的“熱得發燙”形成反差。

而也有報導提供的資料並不支援這種判斷,認為報名參加公考人數沒有太大變化,更談不上“冷”。

真實情況如何,有待進一步觀察,此處可不論。

有一種說法,認為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反腐敗工作,對人們特別是年輕人擇業可能產生一定影響。 其實,不是可能,而是必然。 因為,政治生態變化必致思想觀念隨之改變。 這符合科學的認識論。

正如所見,腐敗問題越突出,當官的熱度就越高;“四風”問題越突出,“官本位”意識也越嚴重。 概言之,黨的組織和紀律越渙散,對權力的理解就越會走偏。 這種偏離,導致管黨治黨的“寬鬆軟”,形成庸俗“官場文化”:一些領導幹部,把做官當成買賣,工程發包給親戚;把做官當成享受,吃香的、喝辣的、玩刺激的;把做官當成門面,熱衷前呼後擁、吆五喝六……黨的宗旨拋之腦後,公共權力據為己有。

這種風氣誤導了人們對官員、對權力的看法,認為考公職,謀升官,有實權,當大官,唯此為大。

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職業規劃,特別是年輕人。 考公職,求進步,奔前程,在為國家服務中建功立業,這沒有任何問題。 但如果求與奔的出發點,是“發大財必須當大官”,就如同在自己身上裝了個炸彈,一旦條件適宜就會“自我引爆”。 近年來的貪腐案例一再說明,職務犯罪絕非偶然,往往是“三觀”不正留下的病根。

這些年,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懲腐敗貪官,高壓態勢始終不減。 有人感歎“官不好當”,有人抱怨“官不實惠”,也有個別人辭去公職另謀出路。

幹部本職是服務,領導本分是負責。 既“好當”又“實惠”無非是說,工作悠閒,名聲顯揚,職業穩定,收入不低,福利豐厚,還能公費吃喝、笑納禮品。 這樣的官,與老百姓的期待相去甚遠;這樣理解當官,與黨的要求格格不入。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兩年陸續出臺條例、規定、準則的基本指向,就是明確對黨員領導幹部各項紀律要求。 這從客觀上,也是糾正一些人對“官”的錯誤認識。

那種以為當官可以出風頭、圖享受、耍威風、光門楣,甚至貪公款、收黑錢等想法,是行不通的。 經驗證明,有人總是想在這方面做“異想天開”的嘗試,結果必然是風光一時、倒楣一世。

人各有志,不必強求。 但,是不是投身公職,要不要從政,這還不全是個簡單的職業選擇問題。

所以,雖然絮叨卻未必多餘。 由黨風廉政建設聯想到公考,又由公考聯想到為政之德,無非是想說明,當選擇考取黨政機關公職時,應該十分清醒——“為人民服務”就必須斷絕“為人民幣服務”妄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