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生忠於溥儀,至死留著辮子,他卻是享有國際聲譽的民國大師

1927年 6月2日, 北京, 頤和園, 一個身穿長衫的、留著辮子的中年人抽完煙, 縱身一躍, 一頭鑽入了昆明湖。 事後人們在其內衣口袋內發現一封遺書, 儘管已經濕透, 字跡清晰可辨, “五十之年, 只欠一死。 經此世變, 義無再辱”。 這個人就是王國維, 民國的大師。

在民國那個時期, 中國大師輩出, 無疑王國維是最為耀眼的人之一。 他是當之無愧的國學大師, 所著作的《人間詞話》在文化創作、文學理論方面成就巨大, 同時是中國美學史上融通中西、承前啟後的理論巨著。 他精通外語, 熟讀康得、叔本華等人的西方哲學著作。

同時, 他是將甲骨學由文字學演進到史學的第一人。 法國著名漢學家伯希和評價他“中國近代之世界學者,惟王國維及陳(陳垣)先生兩人。 ”

1923年春, 當時溥儀要選海內碩學之士, 王國維經升允推薦, 到北京充任遜帝溥儀的南書房行走。 或許是出於溥儀的知遇之恩, 王國維一生都忠於溥儀。 1924年冬天, 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 驅逐溥儀出宮。 王國維引為奇恥大辱, 憤而與羅振玉等前清遺老相約投金水河殉清, 因阻于家人而未果。 1925年2月, 清華委任吳宓籌辦研究院, 並擬聘王國維為導師。 王國維不敢私自做決定, 先請示溥儀征得同意後才答應就任。 在清華任教期間, 他與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被成為“清華國學四大導師”。

1926年, 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從廣東起兵,

發動北伐。 之後汪精衛鬧分裂, 北伐暫時停止, 直到1927年寧漢合流, 國民革命軍繼續北伐, 同時西北的馮玉祥和山西的閻錫山易幟加入, 進逼北京。 也就是這一年, 王國維自沉於昆明湖。 王國維死後, 溥儀賜諡號為“忠愨”。

關於他自沉的原因歷來眾說紛紜。

應該是多重因素的結果。 要知道王國維一生都忠於溥儀, 自稱大清遺民。 同時, 當時的中國很落後, 社會混亂, 這是不是意味著中國傳統的古典文化不行了?他作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 多少會有些失落。 以一遺民絕望于清室的覆亡, 以一學者絕望于一種文化的式微, 一介書生又生無所據”——當王國維徘徊於頤和園長廊, 回想起“自沉者能於一刹那間重溫其一生之閱歷”的箴言, 遂“奮身一躍於魚藻軒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