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662年6月23日,南明將領、鄭氏政權奠基者鄭成功病逝於臺灣,年僅39歲

鄭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 原名鄭森, 字明儼、大木, 幼名福松, 為南明政權的將領、鄭氏政權的奠基者。

鄭成功畫像

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

賜名成功, 世稱國姓爺、鄭賜姓、鄭國姓、朱成功。 因受永曆帝敕封為延平王, 而稱鄭延平。 其孫鄭克塽追諡為武王, 後世則多尊稱延平郡王、開台尊王、開台聖王、開山王、東甯王等。

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曾為海盜, 後為南明水師將領, 出身明朝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安平鎮(現分屬中國福建省泉州市轄下的晉江市安海鎮及南安市石井鎮), 母田川氏出身於日本肥前國平戶島(今日本長崎縣平戶市)。

鄭成功出生于母親的故鄉平戶, 六歲時為父親接往福建老家, 及長被送往金陵求學。 後繼承發展父業, 曾壟斷福建和東洋的貿易, 凡福建商船出海均需向鄭氏納稅, 若不交稅必遭“倭寇”襲擊, 因此與荷蘭人產生遠東利益衝突。

日本長崎平戶市千里濱的鄭成功兒誕石及石碑

在明朝尚存時, 尚與佔據臺灣西南部的荷蘭人和睦共處, 向熱蘭遮城交稅。 而在南明政權陷落後, 鄭成功逐漸失去大陸基地, 為覓得其它落腳點, 遂謀劃取代佔據臺灣西南部的荷蘭東印度公司。 鄭成功禁止福建商船與荷蘭人貿易,

斷其殖民利益大半, 最終成功驅逐荷蘭人在臺灣西南部的殖民勢力, 以臺灣西南隅為基地建立鄭氏政權。

弘光元年(1645年)清軍攻入江南, 不久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乃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 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 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甯府(原明朝南京), 但終遭清軍擊退, 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海島廈門、金門。

永曆十五年(1661年)率軍約2萬5千人自料羅(今金門料羅港)橫渡臺灣海峽, 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台南市境內)的駐軍, 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 但不久即病死。

鄭成功死後, 臺灣民間陸續建立廟宇祭祀, 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為重要。

鄭成功勢力範圍圖

死因之謎

鄭成功患何種病症而死, 缺乏真正病程的記載與醫療紀錄, 唯一能確定的是:發病的時間約在1662年五月初一(6月16日), 死亡的日期則是五月初八(6月23日), 年僅39歲。

道明會神父李柯洛1676年的著作記載:“國姓爺罹患了嚴重的日射病,

因為極度憤怒與痛苦, 而齧咬手指、撕抓臉面, 五天后便將靈魂交給了魔鬼。 他直到臨死之前仍然犯下許多駭人的行為, 對於服侍他的人拳打腳踢, 不斷下令將人處死, 最後臉上帶著猙獰的表情死去。 ”

1713年出版的江日昇章回體小說《臺灣外紀》記載:五月朔日, 成功偶感風寒。 但日強起登將台, 持千里鏡, 望澎湖有舟來否。 初八日, 又登臺觀望。 回書室冠帶, 請太祖祖訓出。 禮畢, 坐胡床, 命左右進酒。 折閱一帙, 輒飲一杯。 至第三帙, 歎曰:“吾有何面目見先帝於地下也!”以兩手抓其面而逝。

《鄭成功像》(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鄭成功像》(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