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太山椿樹,陳毅元帥的戰馬曾系於此

宿遷網訊春夏之交, 草木際天。 昨日, 記者走進宿豫區關廟鎮太山教學點, 這裡更是鬱鬱蔥蔥。 目之所及, 一棵棵椿樹生機盎然, 分佈在校園的各個角落。 說起這些椿樹, 學校裡的老師臉上滿是驕傲的神情, 他們說, 追根溯源, 這些小椿樹的“祖先”, 還有著一段不尋常的歷史呢!

陳毅元帥的戰馬曾拴在這棵樹上

當你走進位於校園一角的“根源廳”, 關於太山教學點椿樹的故事, 猶如一幅長卷, 緩緩展開。 雖然用以展現這段歷史的照片已經模糊, 但人們仍能清晰地說出這段帶有紅色印記的故事。

現在的太山教學點,

也就是原來的太山小學, 建於1939年春, 起初的校址是太山廟, 廟內有一棵椿樹。 宿北大戰期間, 陳毅元帥曾停留于此, 指揮作戰, 當時陳毅元帥的戰馬便拴在這棵樹上。

臭椿, 原名樗, 又名椿樹和木礱樹, 因葉基部腺點散發臭味而得名, 屬於苦木科, 是一種落葉樹。 椿樹不僅生長快, 還是吉祥的象徵。 通常椿樹樹齡在50年左右, 而這一棵椿樹生前高18米, 直徑1.2米, 種植於1903年, 竟神奇地生長了近百年, 百年的椿樹見證了太山學校的發展, 也見證了太山乃至宿遷革命老區的滄桑。

枯死古椿樹的根部被保存下來

可惜, 這棵椿樹在2000年失去了生機, 自然衰亡。 神奇的是次年的春天, 在老椿樹的根部又新生了一棵小椿樹, 此時, 正值元帥誕辰百年之際。

為了記載古椿不尋常的歷史, 讓這一紅色記憶被人們銘記, 在位於指揮所遺址上的太山小學內, 專門拿出一間房屋建設成為歷史文化教育基地———根源廳, 將枯死古椿樹巨大的根部完好地保存下來, 並將其做了妥善的防腐處理, 陳列在大廳內。

“在對樹根的保護上, 每年都會定期刷一些桐油, 起到防腐作用。 ”學校老師介紹。

讓椿樹堅強不息的精神代代相傳

學校還對後來新生的椿樹進行移植保護, 並對周圍環境進行綠化, 將綠化帶命名為“椿樹院”。 如今, 漫步椿樹院, 除了隨處可見的椿樹, 院子裡還佈置有磨盤、景觀石等, 用以裝點。 若逢孩子們晨讀, 陣陣讀書聲回蕩在椿樹院上空, 清脆悅耳、令人振奮。

據介紹,

椿樹院建立之後, 學校成立了護院組和文物搜集組。 護院組每天安排一名有經驗的同志參與椿樹的管理工作;文物搜集組負責搜集與陳毅元帥有關的物件和珍貴文物, 如今已搜集到當年的喂馬槽等有較高紀念價值的物件20餘件。 在關於椿樹院的保護和文物的搜集過程中, 宿豫區教育部門多次來到現場指導會辦。

在陳列廳內, 記者看到, 這裡還設有關於宿北大戰的介紹, 以及陳毅元帥在關廟太山指揮戰鬥的事蹟介紹等, 這裡已成為後人的“紅色記憶”。

用學校老師的話說, “這棵椿樹, 讓太山的學子乃至後人不忘歷史, 為家鄉的發展而努力讀書, 讓椿樹堅強不息的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