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體育粉絲“野蠻增長”若合理利用將引中國體育質變?

體壇+特約記者翔少報導

粉絲效應, 這個以前頻繁出現在娛樂圈中的詞如今在體育圈閃耀。 張繼科, 寧澤濤、惠若琪等年輕一代運動員都在裡約奧運之後人氣大增。 四年一度的奧運會把以“體育”為標籤的運動員推上社會關注的焦點。 後奧運時代, 年輕運動員依靠“冠軍”熱度與娛樂相結合, 再憑藉陽光帥氣的形象更是長期“霸屏”。 他們享受著明星般的待遇, 一呼百應, 萬眾矚目。 粉絲效應正給中國體育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

新媒體時代下的掌握起話語權的年輕粉絲

相比之下李娜, 劉翔, 姚明等“體壇老一輩”的粉絲熱度遠沒有如此之高。

李娜兩奪大滿貫、姚明進入NBA、劉翔驚豔雅典哪個沒成為當時的頭條吸引世人眼球?然而這一切並沒有走出“新聞”的範疇成為或引領一個“現象”。

消費意識超前, 願為偶像花錢帶動體育經濟

娛樂圈中, 粉絲的“購買力”是衡量一位明星價值的途徑之一。 這同樣適用於體育圈。 女排聯賽期間正值惠若琪生日, 粉絲包下多輛大巴專門接送惠粉到浙江看比賽;張繼科粉絲花費約150萬在多地投放廣告, 並為他買下主流紙媒整個版面慶生;寧澤濤粉絲更是大手筆的包下了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電子大螢幕為偶像慶生。

此外, 強大的“粉絲效應”作用下, 各種擁有“偶像”的賽事基本滿座, 這給一些公司打造賽事IP提供了思路:偶像吸引受眾, 受眾為賽事買單。 如此既能讓運動員回歸賽場, 保持其新聞影響力和大眾認知度的同時又能發展體育經濟。

粉絲效應提升項目關注度 引導全民參與體育

如何讓一個毫不關心體育的人去關注甚至親身參與其中?毫無疑問, 體育偶像可以成為催化劑。 某權威問卷調查顯示:66.73%的受訪者表示, 是在裡約奧運後才開始喜歡上如今當紅的體育偶像。 這對他們所從事的運動來說無疑是利好消息, 受眾增多, 曝光率升高。 在國家宣導全民健身的今天, 更多人會從單純的追星轉為參與到運動本身,

甚至可以影響他們的孩子共同參與。

雖說粉絲效應能給中國體育帶來諸多益處, 但必須承認目前中國體育粉絲還不夠成熟, 粉絲效應所帶來的對偶像的個人崇拜和過度消費具有非理智性。 粉絲行為應當被規範和正確引導。 抓住粉絲效應帶來的機遇, 合理利用粉絲效應, 個別項目乃至整個體育圈將會發生質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