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是誰“偷走”了你的睡眠?

今天是第十七個“世界睡眠日”。 昨夜, 你睡得好嗎?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 但睡眠障礙已成為威脅世界各國公眾健康的一個突出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全球27%的人存在睡眠問題, 即每4人中至少有1人。 我國的調查顯示, 中國有50.3%的人是睡眠“困難戶”。

好眠的人夢想“再睡一小時”;而失眠的人奢望“別再清醒”。

好眠的人都有相似的幸福;失眠的人, 卻各有各的痛苦。

► 失去了妻子, 也失去了好眠

一年前, 老徐的妻子因為癌症離世, 60多歲的老徐悲痛萬分。

老徐妻子離世之前的半年,

基本就在醫院治療。 那段時間, 為了讓老伴吃得好一些, 老徐天天4點半起床熬粥、煮湯。 6點半, 醫院送餐的阿姨剛推著早餐車進病房, 他已經將熱乎乎的白粥送到了妻子的床邊。

妻子走後, 老徐一個人獨居, 孩子們住在城市的另一端, 每週末才來老徐家裡聚聚。 不用再往醫院跑了, 可是4點半起床的習慣卻怎麼也改不了。

4點半起床能幹什麼呢?煮粥, 寂寞的熱氣在爐灶上升騰, 老徐看得出了神。 這個點, 也沒啥電視可看。 老徐隨便扒了幾口煮好的粥, 出門早鍛煉。

女兒早就跟老徐說過, 天冷, 別太早出門, 對心血管不好。 可早早醒了, 能做什麼呢?

在家對面的學校操場早鍛煉走了數圈, 天也亮了。 老徐去菜場買菜。

一個人, 其實也沒啥可買的。 一捆菜, 一條魚, 能吃一兩天。

下午, 老徐總習慣打個瞌睡。 不長, 也就半個小時。 不睡, 能做什麼呢?

每天晚上, 老徐一個人五點半就吃完了晚飯, 收拾乾淨坐在電視機前, 盯著電視螢幕傻傻發呆。 碰到好看的節目就多看兩眼, 沒興趣就閉目養神。

12點多, 老徐咳嗽地厲害, 他猛地醒來, 自己還斜靠在床上, 毛衣也沒脫, 床頭的燈開著。 可老徐卻絲毫沒有睡意了。

拿出手機, 胡亂地再看兩眼, 還是沒有睡意。 只有半夜1點多, 不睡, 能做什麼呢?

躺在床上發發呆, 閉上眼, 再睜開, 再閉上眼……就這樣熬到3點多, 老徐乾脆坐起來。 雙手枕著頭, 腦中思緒萬千, 想到自己之前睡覺打鼾厲害, 妻子嫌吵, 總用力推他, 卻怎麼也推不醒。

回神看看空空的房間, 老徐的腦子又一片空白。

4點半了, 老徐又該起床……

朋友勸老徐試試安眠藥, “沒用!”老徐心裡清楚地很, 試過, 那藥, 最多讓自己多睡個把小時。 女兒勸老徐, 晚上晚些睡, 熬到十一、二點, 可能會多睡一會兒。

可老徐說, 年紀大了, 熬不住, 再說, 一個人, 能做什麼呢?

► 金融女白領的焦慮

露露在外資銀行工作, 20多歲時, 她是個沾枕頭就睡的人, 別人都在談論睡眠問題, 她卻從來不知道什麼叫睡不著、睡不好。

剛工作時, 朝九晚七晚八晚九……的工作節奏, 讓露露每天都睡不醒。 每週, 她都盼著週六、周日, 因為只有這兩天, 才能睡個徹底, 睡到自然醒。

露露的閨蜜們都知道, 雙休日如果上午有聚會, 就不用叫她了, 因為中午12點前, 她還在夢裡。

就是這樣一個酷愛睡覺的人, 終於在35歲時, 嘗到了失眠的滋味。

那段時間, 由於工作出色, 露露受老闆信任, 被提升了職級。 於是加班成了家常便飯, 有時午飯都沒時間吃。 媽媽心疼露露, 每天做好便當給她帶去公司。 可每天都是忙到接近餓的極限時, 露露才想起來扒幾口午飯。 有時候和客戶打電話, 或接待客戶, 忙起來2—3個小時停不下來, 別說喝口水, 就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這樣的工作狀態持續了快1個月, 有一天, 露露突然覺得腰痛, 上廁所, 竟然發現小便有些發紅。

露露很害怕, 下了班, 立刻直奔醫院掛急診, 醫生檢查說露露得了尿路感染。 喝水少、上廁所少、疲勞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了她抵抗力下降, 引起了細菌感染。

那段時間, 工作繁忙、身體欠佳, 簡直就像惡性循環。 有一天晚上, 露露躺下後, 毫無睡意, 腦子異常清醒, 亂七八糟的事情一股腦兒完全不聽使喚地全擠入腦中。 露露煩躁地在床上翻過來翻過去, 一會兒趴下捂著耳朵, 一會兒爬起來看手機, 怎麼都睡不著。 大約到了淩晨她才迷糊了一會兒。

第二天到單位, 露露精神萎靡。 本以為這天累了, 晚上肯定能好好睡一覺。 哪知道晚上又開始入睡困難……

一個多月下來, 露露臉色灰暗下來, 白天哈氣連連, 精神難以集中, 靠喝咖啡支撐, 晚上卻清醒異常, 久久不能入睡, 即使睡了也不踏實, 半夜醒來後, 便再也無法入睡。

家人都十分擔心露露的身體, 讓露露趕緊去看醫生。 露露去上海市同濟醫院掛了心身科的專家。 醫生和藹細心,聽完講述後耐心分析了露露的情況。原來露露屬於輕度焦慮,醫生為她開了輔助睡眠的藥物。

偶爾因為工作忙,沒辦法去看專家門診。醫生就讓露露描述一下自己近階段的睡眠和情緒狀況,用手機錄下,讓媽媽轉交給醫生,醫生再用手機錄下有針對性的建議,讓媽媽帶回去給露露聽。醫生還建議露露去遠足,讓自己徹底放鬆,行程安排得緊湊些,讓自己累一些,這樣可能會改善睡眠。

小長假來臨,媽媽陪露露一起去爬泰山,到了目的地後突然發現忘了帶安眠藥,露露害怕已經產生藥物依賴又會失眠。沒想到,一天下來,爬山的大運動量讓很少運動的她累得氣喘吁吁。下山後,倒在賓館床上立刻睡著了。爬山之後,露露的睡眠逐漸恢復正常,她這才明白,有些所謂的藥物依賴其實是心理上的。

► 那張令她“發抖”的床

小陳從事出版行業,二十多歲的她生活一直比較規律。都說病來如山倒,沒想到,失眠也如排山倒海,徹底攪亂了她的生活。

之前,小陳單位體檢,查出了自己心臟有點問題。想到自己的父母身體也不好,小陳害怕有一天自己突然倒下了,沒人照顧二老,內心的焦慮開始堆積。

有一天晚上,小陳覺得有點心慌,一開始沒當回事,可時間越晚,卻越是清醒不適。她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整晚都沒有睡著。

那天起之後的三天,小陳都基本沒有睡著過。

失眠來得如此之快,在接下來的半年裡,小陳忍受著嚴重失眠的折磨。晚上睡不著,白天也沒睡意,心跳很快、渾身不舒服、飯也吃不下。原本1米7、身材豐滿的她體重一下子降到了90斤以下。

失眠讓小陳焦躁,沒法正常工作,沒法正常社交。她請了長病假在家,家人和朋友只能輪流陪她。

在朋友面前,小陳總是念念叨叨,“天要暗了,我又要開始心慌了”;“我不能進臥室,看到床我會發抖”……經常說著說著就淚如雨下。

小陳渴望擺脫這種痛苦,她服用安眠藥,可每次睡個半小時、一小時就醒了。她去看醫生,醫生讓她把安眠藥劑量加倍,她也只是勉強多睡了會,但又很快醒來。醒來後,藥效還沒過,連走路也跌跌撞撞,精神狀態越發不好。

失眠讓小陳處於崩潰的邊緣,她拼命嘗試朋友推薦的各種助眠的辦法:牛奶、全麥麵包、小米粥、中藥……小陳還去看了心理醫生,嘗試音樂療法等,但睡眠情況還是沒有太大改觀。

小陳的父母焦急萬分,情急之下突然想到也許換個全新的環境會有幫助。於是他們全家坐上游輪,花20多天時間,遊歷各國。

令人驚奇的是,一上游輪,小陳覺得自己好像與世隔絕了,那晃來晃去的船竟然讓心情放鬆了下來。她在遊輪上一連睡了兩天兩夜,醒來之後,覺得精神大好。

旅遊結束後,小陳基本能比較正常地入眠了,生活也慢慢恢復了規律。後來小陳回想,或許自己當時是怕極了家裡的那張“床”,每到天黑,那“床”就像妖魔一般讓她害怕就寢,是旅行讓她離開了這個環境,讓她徹底放鬆,緩和了過來。

“一個人失眠,全世界失眠,無辜的街燈,守候明天……”那首《全世界失眠》的歌曾觸動了許多人。小陳知道,在這個城市中,還有千千萬萬的人正歷經失眠的“劫”,而自己能走出來,是幸運的。

醫生和藹細心,聽完講述後耐心分析了露露的情況。原來露露屬於輕度焦慮,醫生為她開了輔助睡眠的藥物。

偶爾因為工作忙,沒辦法去看專家門診。醫生就讓露露描述一下自己近階段的睡眠和情緒狀況,用手機錄下,讓媽媽轉交給醫生,醫生再用手機錄下有針對性的建議,讓媽媽帶回去給露露聽。醫生還建議露露去遠足,讓自己徹底放鬆,行程安排得緊湊些,讓自己累一些,這樣可能會改善睡眠。

小長假來臨,媽媽陪露露一起去爬泰山,到了目的地後突然發現忘了帶安眠藥,露露害怕已經產生藥物依賴又會失眠。沒想到,一天下來,爬山的大運動量讓很少運動的她累得氣喘吁吁。下山後,倒在賓館床上立刻睡著了。爬山之後,露露的睡眠逐漸恢復正常,她這才明白,有些所謂的藥物依賴其實是心理上的。

► 那張令她“發抖”的床

小陳從事出版行業,二十多歲的她生活一直比較規律。都說病來如山倒,沒想到,失眠也如排山倒海,徹底攪亂了她的生活。

之前,小陳單位體檢,查出了自己心臟有點問題。想到自己的父母身體也不好,小陳害怕有一天自己突然倒下了,沒人照顧二老,內心的焦慮開始堆積。

有一天晚上,小陳覺得有點心慌,一開始沒當回事,可時間越晚,卻越是清醒不適。她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整晚都沒有睡著。

那天起之後的三天,小陳都基本沒有睡著過。

失眠來得如此之快,在接下來的半年裡,小陳忍受著嚴重失眠的折磨。晚上睡不著,白天也沒睡意,心跳很快、渾身不舒服、飯也吃不下。原本1米7、身材豐滿的她體重一下子降到了90斤以下。

失眠讓小陳焦躁,沒法正常工作,沒法正常社交。她請了長病假在家,家人和朋友只能輪流陪她。

在朋友面前,小陳總是念念叨叨,“天要暗了,我又要開始心慌了”;“我不能進臥室,看到床我會發抖”……經常說著說著就淚如雨下。

小陳渴望擺脫這種痛苦,她服用安眠藥,可每次睡個半小時、一小時就醒了。她去看醫生,醫生讓她把安眠藥劑量加倍,她也只是勉強多睡了會,但又很快醒來。醒來後,藥效還沒過,連走路也跌跌撞撞,精神狀態越發不好。

失眠讓小陳處於崩潰的邊緣,她拼命嘗試朋友推薦的各種助眠的辦法:牛奶、全麥麵包、小米粥、中藥……小陳還去看了心理醫生,嘗試音樂療法等,但睡眠情況還是沒有太大改觀。

小陳的父母焦急萬分,情急之下突然想到也許換個全新的環境會有幫助。於是他們全家坐上游輪,花20多天時間,遊歷各國。

令人驚奇的是,一上游輪,小陳覺得自己好像與世隔絕了,那晃來晃去的船竟然讓心情放鬆了下來。她在遊輪上一連睡了兩天兩夜,醒來之後,覺得精神大好。

旅遊結束後,小陳基本能比較正常地入眠了,生活也慢慢恢復了規律。後來小陳回想,或許自己當時是怕極了家裡的那張“床”,每到天黑,那“床”就像妖魔一般讓她害怕就寢,是旅行讓她離開了這個環境,讓她徹底放鬆,緩和了過來。

“一個人失眠,全世界失眠,無辜的街燈,守候明天……”那首《全世界失眠》的歌曾觸動了許多人。小陳知道,在這個城市中,還有千千萬萬的人正歷經失眠的“劫”,而自己能走出來,是幸運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