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史:日本投降,東條英機內閣垮臺!

導讀:1944年初, 日本伊勢神宮社務所收到一封來信, 這封信是愣市金網陸軍醫院內的一位傷殘軍人寫來的, 表達了受壓迫受奴役的日本人民再也不能忍受東條等一小最軍國主義分子的欺淩了。 信中這樣寫道:“日本戰敗, 我希望看一看天皇成為美國俘虜、成為奴隸時的模樣。 喜好戰爭的日本, 命中註定要遭到老天爺的懲罰, 一定失敗。 立即和美英握手拯救一億國民吧!只有這樣做, 才能使我們的丈夫、兒子、父親不再被運往戰場, 不再在空襲下擔驚受怕, 肚子也能吃!一頓飽飯。 我們厭惡戰爭, 東條英機是不是第二個平清盛呢?”平清盛是日本歷史上源平之戰的戰敗者,

在此把東條英機比作平清盛第二, 可見日本國民對他的憤怒。

東條英機內閣執掌日本朝政兩年四個月, 最初任首相兼陸相兼內相, 後來還兼外相、文部大臣、商工大臣, 到1944年2月, 又兼任參謀總長,

集軍政大權於一身, 專橫獨裁無以復加。 及至塞班島全軍覆沒, 太平洋的制海權、制空權完全落入盟軍之手, 不僅是日本國民怨聲載道, 甚至連朝野上下都迫切盼望東條早日下臺, 於是, 日本統治階層內部也發生了倒東條英機運動。

日本統治階層內部倒東條的運動發生在1944年2月特魯克等島嶼被空襲的時候。

這座“不沉的航空母艦”變成日軍的墓地, 形勢嚴峻。 緊急關頭, 日本大本營內部的軍務局長、作戰科長、戰爭指導科長等主要決策人員一致認為, 當時已經很難依靠作戰來挽回敗局了, 應該討論結束戰爭的辦法了。 7月3日, 大本營第一部作戰指導課長松穀誠大佐在陸軍大臣室向東條陳述了大家的意見, 並且指出德國一旦崩潰, 日本也應該考慮結束戰爭。 在戰況最不利的情況下, 只要能保持國體不改變就可以了, 並建議派特使去蘇聯, 加緊對蘇外交。

對於東條來說, 誰膽敢提反對意見就整誰, 這已成為慣例。 松谷的直言讓他大為不悅, 第二天便下令把松穀貶到中國派遣軍去當參謀。 在這種淫威之下, 再沒有人敢提出結束戰爭的建議了。 7月17日零時20分, 東條改組內閣的方針遭到重臣會議否決。 17日晚, 內務大臣木戶把重臣會議要求東條內閣下臺的資訊直截了當傳達給東條。 18日上午10時, 東條召開內閣會議,

決定內閣全體辭職。 19日新內閣成立, 由朝鮮總督小磯國昭陸軍大將任首相, 杉山大將任陸相, 米內光政海軍大將任海軍大臣。 8月19日, 裕仁天皇出席新內閣首屆最高戰爭指導會議, 在判斷世界形勢方面, 承認德國已經失敗的事實, 但回避討論如何收拾本國戰局的問題。 會議認為, 不管歐洲形勢如何演變, 日本一定要傾注全力擊潰敵軍, 為完成最終戰爭目的而奮鬥。

然而,對新內閣的誇張語調和一廂情願的夢想,日本政府和大本營都處於六神無主的狀態。中國戰場的形勢發展對日軍也越來越不利。日本打不贏已是定局,誘降蔣介石已不可能。100多萬日本軍隊被困在中國戰場抽不出身來,極大地支援了美英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戰鬥。對蘇外交也嚴重受挫。小磯首相試圖與中國政府談判停戰事宜,以便從中國戰場騰出手來挽救局勢。對此,不僅中國不理睬,日本國內也極少有人支持。這是一個短命的內閣。

然而,對新內閣的誇張語調和一廂情願的夢想,日本政府和大本營都處於六神無主的狀態。中國戰場的形勢發展對日軍也越來越不利。日本打不贏已是定局,誘降蔣介石已不可能。100多萬日本軍隊被困在中國戰場抽不出身來,極大地支援了美英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戰鬥。對蘇外交也嚴重受挫。小磯首相試圖與中國政府談判停戰事宜,以便從中國戰場騰出手來挽救局勢。對此,不僅中國不理睬,日本國內也極少有人支持。這是一個短命的內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