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你說他是不是辜負了武則天——張柬之:逼迫武則天退位,恢復李氏大唐

張柬之, 字孟將, 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襄陽)人。 他直到六十三歲那年, 才做了青城縣的縣丞。

在張柬之受到朝廷重用之前, 曾經有一位相士見到了張柬之後,

就對他說:“你的目光深沉, 神色剛正謙和, 你將來一定是個有大作為的人。 ”

張柬之身邊的人聽了, 就問:“你能說出他能當多大官嗎?是縣令, 還是知府?”

相士笑道:“區區知府算得了什麼?這個人可以位極人臣, 成為一朝的宰相。 ”

大家聽了都哈哈大笑, 沒有人相信這會是事實, 有人就說:“這個相士一定是在信口開河。 ”

另外一個人則說:“一個小小的縣丞, 又年過花甲, 就算他再有本事, 要想當宰相, 只怕也難於上青天啊!”

不久以後, 朝廷下令通過考試選拔官員。 張柬之也參加了考試, 卻不幸落了榜。 他收拾好行李, 準備回家。

這時, 武則天看了選中官員的名單, 感到入選的太少, 就下令從落選的人中重新挑選。 負責選官的官員向武則天報告,

說有一位應選的官員, 策對寫得好, 但字寫得卻不很規範, 因此落了選。 他問武則天, 是否可以錄用。 武則天調來了那人的策對, 在燈下觀看。

第二天, 她立即下令讓那個人進宮, 當面考核。 這個人就是張柬之。 武則天對他進行了考核, 張柬之對答如流, 武則天對他的回答很滿意, 認定他是位奇才, 當即把他欽定為第一名, 任命他為王屋的縣尉, 後來又提拔他當上了荊州長史。

武則天在位期間, 求賢若渴, 有一次, 她和狄仁傑談起朝中的大事, 她歎了口氣說:“治國需要人才。 朕希望能找到傑出的人才, 委以重任, 國老看誰最合適呢?”

狄仁傑反問道:“不知陛下是想讓他擔任什麼職務?”

武則天說:“當然是宰相了。 ”

狄仁傑絲毫沒有思考就說:“陛下如果想要的是文采風流的人才, 那麼蘇味道、李嶠是合適的人選。 如果您一定要找一個出類拔萃的奇才, 那就只有荊州長史張柬之了。 ”

武則天點頭, 隨後就下令, 提拔張柬之做了洛州司馬。

過了一段時間, 武則天又要狄仁傑舉薦人才,

狄仁傑回答說:“我前些天推薦的張柬之還沒有被任用呢。 ”

武則天說:“我已經給他升了官了。 ”

狄仁傑說:“我是推薦張柬之做宰相的, 而不是讓他做一個司馬。 ”

於是, 武則天任命張柬之為秋官侍郎。

大臣姚崇出任靈武軍使時, 武則天問他:“你看在朝廷官員中, 有沒有可以勝任宰相的人選?”

姚崇鄭重地回答說:“張柬之為人深沉, 頗有謀略, 能夠決斷大事, 非常稱職宰相之職, 只是這個人年紀大了些, 陛下要抓緊使用。 ”

武則天聽到姚崇這樣說, 當即召見了張柬之, 不久就讓他當了宰相。

武則天晚年得了重病, 她所寵倖的張易之和張昌宗二人守在她的身旁, 大臣們無法和她見面。 張易之、張昌宗擔心武則天死後沒有人他們會大禍臨頭,

便準備謀反。

張柬之早就猜透了張易之和張昌宗二人的想法, 他仔細分析了局勢, 就悄悄找到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 問他說:“將軍今日的榮華富貴, 是誰給的?”

李多祚回答道:“是高宗皇帝給的。 ”說著, 流下了眼淚。

張柬之說:“現在高宗皇帝的兒子受到張易之和張昌宗這兩個小人的威脅, 將軍不想報答大帝的恩德嗎?”

李多祚立即明白了張柬之的意思, 回答說:“只要對國家有利, 我一切都聽大人的安排!”

隨後, 李多祚指天發誓已表忠心, 張柬之非常滿意, 然後召集崔玄等人, 幾個人一同定下了剷除張易之和張昌宗的計謀。

除了李多祚以外, 張柬之還任用了桓彥範、敬暉以及右散騎侍郎李湛, 他讓他們擔任左、右羽林將軍, 並把禁軍交給他們指揮。這件事引起了張易之等人的疑心,張柬之便又任用二張的黨羽武攸宜做了右羽林大將軍,張易之這才放了心。

沒過多久,姚崇從靈武回朝,張柬之非常高興,他說:“大功就要告成了!”他把自己和朝臣的計謀告訴姚崇,然後又暗中通知了太子李顯。舉事的那天,張柬之、崔玄、桓彥范與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人率領左右羽林兵五百餘人來到玄武門,派李多祚、李湛及內直郎、駙馬都尉安陽人王同皎到東宮去迎接太子李顯。

王同皎扶太子上馬,來到玄武門,斬斷門栓進入宮中。這時武則天正在迎仙宮中,而張柬之等人就在迎仙宮的走廊裡將張易之和張昌宗殺死,然後進至武則天居住的長生殿,在她周圍環繞侍衛。

武則天大吃一驚,問:“是誰在作亂?”

張柬之回答說:“張易之、張昌宗陰謀造反,臣等已奉太子的命令將他們殺死了,因為擔心可能會走漏消息,所以沒有向您稟告。在皇宮禁地舉兵誅殺逆賊,驚動天子,臣等罪該萬死!”

武則天看見太子李顯,就大聲問道:“這件事是你讓幹的嗎?現在元兇已經被殺,你可以回到東宮去了。”

桓彥範上前說:“當初先皇把心愛的太子託付給陛下,現在他年紀已大,卻一直在東宮當太子。天意民心,早己思念李家。群臣不敢忘懷太宗、天皇的厚恩,所以尊奉太子誅滅犯上作亂的逆臣。希望陛下將帝位傳給太子,以順從上天與下民的心願!”

武則天見大勢已去,只好頒下詔書,宣佈退位,並把皇位傳給太子李顯。

武則天用人向來不拘一格,張柬之當宰相時已經80歲了,而當時的武則天也已經81歲,81歲的的皇帝加80歲的宰相,成了朝廷上的一大奇觀。可惜這次武則天的不拘一格卻讓她後悔不已,老張剛當上宰相兩個月,就兵諫武則天,逼她退位,還政于李唐。武則天經此一變,不久就去世了,而老張也在第二年跟著她一起去了。不知道這對81歲的君臣到了那邊會做什麼總結。

並把禁軍交給他們指揮。這件事引起了張易之等人的疑心,張柬之便又任用二張的黨羽武攸宜做了右羽林大將軍,張易之這才放了心。

沒過多久,姚崇從靈武回朝,張柬之非常高興,他說:“大功就要告成了!”他把自己和朝臣的計謀告訴姚崇,然後又暗中通知了太子李顯。舉事的那天,張柬之、崔玄、桓彥范與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人率領左右羽林兵五百餘人來到玄武門,派李多祚、李湛及內直郎、駙馬都尉安陽人王同皎到東宮去迎接太子李顯。

王同皎扶太子上馬,來到玄武門,斬斷門栓進入宮中。這時武則天正在迎仙宮中,而張柬之等人就在迎仙宮的走廊裡將張易之和張昌宗殺死,然後進至武則天居住的長生殿,在她周圍環繞侍衛。

武則天大吃一驚,問:“是誰在作亂?”

張柬之回答說:“張易之、張昌宗陰謀造反,臣等已奉太子的命令將他們殺死了,因為擔心可能會走漏消息,所以沒有向您稟告。在皇宮禁地舉兵誅殺逆賊,驚動天子,臣等罪該萬死!”

武則天看見太子李顯,就大聲問道:“這件事是你讓幹的嗎?現在元兇已經被殺,你可以回到東宮去了。”

桓彥範上前說:“當初先皇把心愛的太子託付給陛下,現在他年紀已大,卻一直在東宮當太子。天意民心,早己思念李家。群臣不敢忘懷太宗、天皇的厚恩,所以尊奉太子誅滅犯上作亂的逆臣。希望陛下將帝位傳給太子,以順從上天與下民的心願!”

武則天見大勢已去,只好頒下詔書,宣佈退位,並把皇位傳給太子李顯。

武則天用人向來不拘一格,張柬之當宰相時已經80歲了,而當時的武則天也已經81歲,81歲的的皇帝加80歲的宰相,成了朝廷上的一大奇觀。可惜這次武則天的不拘一格卻讓她後悔不已,老張剛當上宰相兩個月,就兵諫武則天,逼她退位,還政于李唐。武則天經此一變,不久就去世了,而老張也在第二年跟著她一起去了。不知道這對81歲的君臣到了那邊會做什麼總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