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帶孩子,人多手腳亂

很多媽媽怎麼也想不明白, 明明有家人幫襯著, 為什麼帶孩子還是這麼累?按道理說, 有人幫忙分攤家務瑣事、分擔育兒壓力,

帶娃應該是輕鬆自在的, 但事實上剛好相反, 家裡常常亂成一鍋粥。

工作室的一個妹子說沒上班前, 在家全職帶娃, 寶寶吃的、用的、穿的都由自己打理, 一個人帶娃雖然累, 但家裡一切都井然有序, 寶寶也照顧得很好。 上班後, 由家人幫忙帶孩子, 反而手忙腳亂的, 家裡經常陷入混亂的局面。

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這種感覺, 尤其是坐月子的時候, 四個老人加上老公照顧自己和剛出生的小寶寶, 應該是人力資源充足, 效能最大化的時候, 結果反而亂糟糟, 為了要不要洗頭洗澡, 要不要給孩子喝水這些事情都能爭執很久。

為什麼說人多帶孩子反而手忙腳亂呢?媽媽們可以對照以下的9點, 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此?

母乳OR奶粉

有條件的情況下,

不少媽媽會堅持讓寶寶純母乳到6個月, 但家人會覺得母乳不夠, 一定要加奶粉, 不然寶寶吃不飽, 要哭鬧。 一方要純母乳, 一方要加奶粉, 自然有一番爭執。

冷OR熱

在寶寶穿衣服上, 媽媽會覺得大人穿多少, 寶寶就穿多少。 結果家人一看, 不行!孩子穿這麼少要冷到了,

趕緊又給孩子裹上兩件衣服。 穿多穿少, 孩子冷還是熱, 兩方意見也不同。

紙尿褲OR尿布/開襠褲

媽媽要用紙尿褲, 省事又省心。 但家人覺得尿布省錢、開襠褲透氣、把屎把尿方便, 紙尿褲又貴又浪費, 雖然方便可是要花錢啊。 但開襠褲、把屎把尿是省錢了卻不科學呀!

輔食加鹽OR不加鹽

在給寶寶做輔食, 遵循科學育兒, 一歲之前不給寶寶吃鹽。 家人會覺得不吃鹽, 哪會有力氣。 因為簡單的吃鹽問題, 又得爭論一番, 防止家人加鹽, 還得每頓自己親做親喂。

坐餐椅吃飯OR追著餵飯

媽媽們都喜歡讓寶寶坐在餐椅上,

學習自己吃飯。 但家人看不得寶寶吃飯慢, 還把飯菜搞得到處都是, 更怕餓著寶寶, 乾脆自己喂。 而寶寶沒有養成好的吃飯習慣, 導致越來越嬌氣, 結果要追著餵飯。

抱著睡OR培養自己睡

媽媽希望培養寶寶自己入睡的習慣。 但寶寶一鬧覺, 家人就要抱起來哄睡。因為家人的不斷介入,阻礙了寶寶學習自己入睡的機會。長期抱睡,導致寶寶睡眠淺,搞得大人孩子都累。

不舒服,自愈OR吃藥打吊瓶

寶寶感冒咳嗽打噴嚏,媽媽覺得多喂水、多讓寶寶休息,能自愈是最好。但家人就緊張得不得了,要趕緊喂藥或者帶去看醫生打吊瓶,這樣才能好得快。所以寶寶生個小病,全家都吵起來。

讓老公幹活OR不捨得兒子做

很多媽媽都希望老公能參與到育兒上來,經常吩咐老公刷刷奶瓶、洗洗毛巾、哄哄孩子,但家人覺得兒子上班夠辛苦,下班要好好休息,所以什麼事都搶著幹,最後導致老公帶娃技能低下,連基本的洗澡陪玩都做不到。

健康重要OR胖有福氣

媽媽覺得只要寶寶的發育,符合生長曲線標準,胖點瘦點沒多大關係。但家人喜歡寶寶胖嘟嘟的,習慣拿寶寶跟別家孩子攀比,為了讓孩子多長肉,不顧孩子是否願意,堅持多喂。

自己帶娃累成狗時,迫切希望有人可以搭把手。但真正有人幫忙帶娃了,一邊享受家人的饋贈與付出,一邊又在抱怨人際關係複雜、孩子沒按自己的方式養。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啊。

有家人幫忙帶孩子是好事,不要將它變成一件揪心的事。育兒過程中與家人意見不合,可以尋求醫生的幫助,聽取醫生的專業知識,還可以把好的文章分享出來,大家一起互相學習,相互理解。

既然自己帶娃或家人幫忙帶娃,都是利弊參半,不能兩全其美,與其糾結不已,不如珍惜當下。

只有在一個和諧團結、互助互愛的家庭氛圍,才能養育出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

家人就要抱起來哄睡。因為家人的不斷介入,阻礙了寶寶學習自己入睡的機會。長期抱睡,導致寶寶睡眠淺,搞得大人孩子都累。

不舒服,自愈OR吃藥打吊瓶

寶寶感冒咳嗽打噴嚏,媽媽覺得多喂水、多讓寶寶休息,能自愈是最好。但家人就緊張得不得了,要趕緊喂藥或者帶去看醫生打吊瓶,這樣才能好得快。所以寶寶生個小病,全家都吵起來。

讓老公幹活OR不捨得兒子做

很多媽媽都希望老公能參與到育兒上來,經常吩咐老公刷刷奶瓶、洗洗毛巾、哄哄孩子,但家人覺得兒子上班夠辛苦,下班要好好休息,所以什麼事都搶著幹,最後導致老公帶娃技能低下,連基本的洗澡陪玩都做不到。

健康重要OR胖有福氣

媽媽覺得只要寶寶的發育,符合生長曲線標準,胖點瘦點沒多大關係。但家人喜歡寶寶胖嘟嘟的,習慣拿寶寶跟別家孩子攀比,為了讓孩子多長肉,不顧孩子是否願意,堅持多喂。

自己帶娃累成狗時,迫切希望有人可以搭把手。但真正有人幫忙帶娃了,一邊享受家人的饋贈與付出,一邊又在抱怨人際關係複雜、孩子沒按自己的方式養。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啊。

有家人幫忙帶孩子是好事,不要將它變成一件揪心的事。育兒過程中與家人意見不合,可以尋求醫生的幫助,聽取醫生的專業知識,還可以把好的文章分享出來,大家一起互相學習,相互理解。

既然自己帶娃或家人幫忙帶娃,都是利弊參半,不能兩全其美,與其糾結不已,不如珍惜當下。

只有在一個和諧團結、互助互愛的家庭氛圍,才能養育出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