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素境養生,關於皇帝內經你只需記住這五點!

《黃帝內經》說:“夫百病之始生者, 必起於燥濕、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居處。 ”又說:“百病生於氣也。 ”“氣”就是情志。 “怒則氣上, 喜則氣緩”, 怒就是發怒, 喜就是高興;“悲則氣消”, 悲是悲傷;“恐則氣下, 寒則氣收, 炅(jiong熱)則氣泄, 驚則氣亂, 勞則氣耗, 思則氣結”。

這些話, 說盡了人所有疾病的來源。

1

生於氣候

當心空調和暖氣

“生於風寒暑濕燥火”, 就是外界的氣候會導致疾病。

過去, “風寒暑濕燥火”是純自然的, 但現在時代有了變化。 這個“風”除了自然的之外還有風扇。 “寒”除了自然的之外還有空調、冷氣。 空調、冷氣也就是燥了, 在空調冷氣下空氣就乾燥。 這個“濕”可能也有現在的辦法, “火”有暖氣等等, 所以現在不但有自然的因素還有人為的因素, 這也是影響健康不可忽略的一個部分。 現在很多疾病都是在空調環境中慢慢產生的。

《內經》裡面講的很清楚, 為什麼會有天熱呢?天熱的時候是陽氣發散,

陽氣需要發散, 陽氣發散就把裡面的陰寒鼓蕩出來。 因為人要吃五穀雜糧, 人的環境不能夠保證每時每刻都那麼理想, 所以裡面會有陰寒, 陰寒要借什麼力量發散出去呢?天地的力量, 夏天。

夏天來了以後大家的汗毛孔都打開, 然後天氣又很熱, 大家又要適當的勞作, 雖然說“不妄作勞”但是要“作勞”, 要有運動, 這就要出汗, 出汗以後人體的髓道就打通, 就把很多的隱患排掉, 這是肌體自己在調整, 自然需要熱, 人身也需要熱, 這個時候陽氣向外發散, 就把內部的東西帶出來, 人要“順”。

所以《內經》裡面講到夏三月是“無厭于日”, 夏三月我們最討厭太陽, 但是《內經》明確告訴我們不要討厭太陽, 這就叫作“從之”啊, 因為我們需要太陽。

可是, 現在我們很多人空調開的很低, 溫度就變的很低, 人的陽氣就往哪走?就往裡走, 就不是往外走。 這就叫做“逆”啊, 因為跟天的道路相反了, “逆之”就災害生。

很多疾病怎麼來?這樣來的。

2

生於陰陽

夫妻關係和諧很重要

生於什麼陰陽?大家現在最能看到的陰陽就是男女了,

男的為陽, 女的為陰, 陰陽是個大問題。

為什麼《內經》講生於陰陽?最大的陰陽是男女。 男女最大的關係是什麼?夫婦。 很多疾病怎麼來?是從夫婦那裡來的。 “陰陽之道, 發端乎夫婦”, 孔子講的。

中醫講:“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陰陽離絕,

精氣乃絕。 ”陰陽要和諧, 也就是夫婦要和諧。 現在有幾對夫妻不吵架呀?現在很多夫婦不是你埋怨我就是我埋怨你, 男的猜忌女的, 女的猜忌男的。 男的出去了, 女的在家坐不住, 不是相濡以沫, 而是相互怨恨, 這樣陰陽就不協調。

陰陽不協調是疾病產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很多疾病實際上是由這條路上來的, 《內經》點的“生於陰陽”講的就是這個問題。 夫婦不好了, 陰陽不好了, 陰陽不和了, 那麼生出來的子女, 又在這樣一個陰陽不調和的家裡生長, 這個子女不可能好。

現在很多父母帶小孩來看病, 反復的看。 中醫也好西醫也好, 治好了以後又犯, 實際上根子在哪裡?在父母身上, 在陰陽身上。 這點是需要大家高度重視的。

和諧的家庭,就是和諧的陰陽,就是“陰平陽秘”,“精神”就“乃治”,形神才能夠健康。這點弄不好,吃再多的保健藥都沒用,什麼口服液都不好使。

3

生於喜怒

情緒是健康的關鍵

生於喜怒,就是生於情志,情志是很影響健康的。情志是什麼?

“天有五行禦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思恐。”人為什麼要法於陰陽呢?因為人跟天地是一個整體,人的情志實際上就相似於天地的六氣“風寒暑濕燥火”,所以這個情志太過或者不及都會影響健康。“寒暑燥濕風”是外五行,外五行可以致病;“喜怒思憂恐”是內五行,內五行也可以致病。

王善人王鳳儀,是東北的一位老人,1937年就去世了,是一位一字不識的農民,可是非常了不起。他類似于中國禪宗史上的六祖,六祖也是一字不識,但是後來徹證本性,王鳳儀也非常了不起,也是大徹大悟。

在他的學問裡有一門很重要的學說:研究我們的情志、我們的心性、我們的心理行為跟疾病的關係。我們的心理行為直接影響健康,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疾病是由心理行為不健康造成的,不健康的心理行為王鳳儀歸納為五點:

第一是怨,喜歡埋怨人。

第二是恨。

第三是惱,惱火。

第四是怒,容易發怒。

第五是煩。

恨人,就傷“心”,循環系統的疾病跟恨是有決定關係的。

惱,呼吸系統,肺。

怒,就是肝系統,肝膽。怒包括悶怒、鬱怒、大怒等,中風這些在中醫也是屬於肝系統。

煩,女同志喜歡講“煩死人”。對不起,腎就有問題,生殖系統就有問題,煩這個因素直接傷腎。

4

生於飲食

冷飲會傷陽氣

飲食包括食量的問題、飲量的問題,尤其現在飲酒的同志,“感情深一口悶”,這個對身體不好。

包括“寒溫無節”,大量進食生冷、冰凍的東西,這個不好。尤其現在什麼東西都是冰凍的,這個會損傷人的陽氣。人的陽氣對於生命來說太重要了,不要輕耗。救都救不及,補都補不及,你還老去傷害它。

另外一個就是葷素的問題。我們的生理告訴我們,草食動物的腸和齒跟肉食動物的腸和齒是不同的,這是一個客觀的指標。肉食動物都是伶牙俐齒,都是尖的齒,我們的四個牙就是肉食動物的尖齒;素食動物都是平牙,我們除了這四顆尖齒之外都是平牙。

我們有三十二顆牙齒,二十八顆是平牙,四顆是俐牙,這就是我們該吃多少葷該吃多少素的標準,大家自己去計算。

5

生於居處

睡覺就是養命

居處對健康也有很大影響,居處的環境實際上就是風水。過去認為這個是迷信,這是絕對錯誤的,有沒有風水?肯定有。

只要有中醫就有風水,風水跟中醫是一個道理,它們都講五行。怎麼進氣,門窗的走向,納什麼氣,就是陰陽,就是五行,沒有絲毫迷信。人身是一個小天地,人身就是五行,人的五行的秉受是不同的,所以居住的環境,這個陰陽協不協調,五行相不相合,它會影響在這個環境裡面居住的人,他的心、他的身。

睡眠很重要。人生的睡眠實際上是一個補充陽氣的過程。我們剛剛講到陽氣是人的命根,陽氣靠什麼補充?陽氣耗散的途徑很多,行、動、一切思維都在耗陽氣,舉手投足都在耗陽氣。耗陽氣的途徑很多,可是補充陽氣的途徑很少,幾乎就靠睡眠。

所以睡眠幾乎是養陽氣的唯一方式,你說重不重要?也就是養命的唯一方式。所以這個睡眠太重要了,大家真是不要等閒視之。

一大法寶就是要早睡。為什麼要早睡?居處是要“有時”,睡眠是要“有時”,為什麼要有時?因為天地的陽氣是在這個時候潛藏,人在這個時候也是需要藏的。我們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體最好的藏的狀態是什麼呢?睡眠。在睡眠狀態下就養精就蓄銳,陽氣就獲得很好的補給,人的生命就可以持續發展。

中醫講腎是主骨的,骨生髓,髓生血,造血是在骨髓系統,骨髓是由腎所主的,而腎什麼時候工作呢?冬季工作,也就是一天的晚上九點到淩晨三點鐘,在腎當班的時候才造血。腎在怎樣的狀態下才當班?腎要人體處在藏、睡眠的時候才當班,要強調在這個時段裡一定要睡覺,睡覺了腎就能夠主骨、生髓、就生血,陽氣就能夠得到補給。

如果在這個時候不睡覺,錯過了,對不起,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當然你也睡八個小時,你的這八個小時跟我的這個就不一樣。現代人習慣於夜生活,顯然這個是有悖天道的,這一點希望大家真正的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調整自己的睡眠,“得道天助”。

我們很忙,怎麼辦?我們可以早一點起來幹活。如果實在做不到,那麼你的雙休日就拿來早睡,九點鐘就睡覺,就等於一個禮拜五天在透支,總有兩天給你補啊。

如果那兩天休息了以後一放開就熬到三四點,然後睡到十一、二點那更加完蛋。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自愈力輔療第一平臺:健康輔療路線圖

和諧的家庭,就是和諧的陰陽,就是“陰平陽秘”,“精神”就“乃治”,形神才能夠健康。這點弄不好,吃再多的保健藥都沒用,什麼口服液都不好使。

3

生於喜怒

情緒是健康的關鍵

生於喜怒,就是生於情志,情志是很影響健康的。情志是什麼?

“天有五行禦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思恐。”人為什麼要法於陰陽呢?因為人跟天地是一個整體,人的情志實際上就相似於天地的六氣“風寒暑濕燥火”,所以這個情志太過或者不及都會影響健康。“寒暑燥濕風”是外五行,外五行可以致病;“喜怒思憂恐”是內五行,內五行也可以致病。

王善人王鳳儀,是東北的一位老人,1937年就去世了,是一位一字不識的農民,可是非常了不起。他類似于中國禪宗史上的六祖,六祖也是一字不識,但是後來徹證本性,王鳳儀也非常了不起,也是大徹大悟。

在他的學問裡有一門很重要的學說:研究我們的情志、我們的心性、我們的心理行為跟疾病的關係。我們的心理行為直接影響健康,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疾病是由心理行為不健康造成的,不健康的心理行為王鳳儀歸納為五點:

第一是怨,喜歡埋怨人。

第二是恨。

第三是惱,惱火。

第四是怒,容易發怒。

第五是煩。

恨人,就傷“心”,循環系統的疾病跟恨是有決定關係的。

惱,呼吸系統,肺。

怒,就是肝系統,肝膽。怒包括悶怒、鬱怒、大怒等,中風這些在中醫也是屬於肝系統。

煩,女同志喜歡講“煩死人”。對不起,腎就有問題,生殖系統就有問題,煩這個因素直接傷腎。

4

生於飲食

冷飲會傷陽氣

飲食包括食量的問題、飲量的問題,尤其現在飲酒的同志,“感情深一口悶”,這個對身體不好。

包括“寒溫無節”,大量進食生冷、冰凍的東西,這個不好。尤其現在什麼東西都是冰凍的,這個會損傷人的陽氣。人的陽氣對於生命來說太重要了,不要輕耗。救都救不及,補都補不及,你還老去傷害它。

另外一個就是葷素的問題。我們的生理告訴我們,草食動物的腸和齒跟肉食動物的腸和齒是不同的,這是一個客觀的指標。肉食動物都是伶牙俐齒,都是尖的齒,我們的四個牙就是肉食動物的尖齒;素食動物都是平牙,我們除了這四顆尖齒之外都是平牙。

我們有三十二顆牙齒,二十八顆是平牙,四顆是俐牙,這就是我們該吃多少葷該吃多少素的標準,大家自己去計算。

5

生於居處

睡覺就是養命

居處對健康也有很大影響,居處的環境實際上就是風水。過去認為這個是迷信,這是絕對錯誤的,有沒有風水?肯定有。

只要有中醫就有風水,風水跟中醫是一個道理,它們都講五行。怎麼進氣,門窗的走向,納什麼氣,就是陰陽,就是五行,沒有絲毫迷信。人身是一個小天地,人身就是五行,人的五行的秉受是不同的,所以居住的環境,這個陰陽協不協調,五行相不相合,它會影響在這個環境裡面居住的人,他的心、他的身。

睡眠很重要。人生的睡眠實際上是一個補充陽氣的過程。我們剛剛講到陽氣是人的命根,陽氣靠什麼補充?陽氣耗散的途徑很多,行、動、一切思維都在耗陽氣,舉手投足都在耗陽氣。耗陽氣的途徑很多,可是補充陽氣的途徑很少,幾乎就靠睡眠。

所以睡眠幾乎是養陽氣的唯一方式,你說重不重要?也就是養命的唯一方式。所以這個睡眠太重要了,大家真是不要等閒視之。

一大法寶就是要早睡。為什麼要早睡?居處是要“有時”,睡眠是要“有時”,為什麼要有時?因為天地的陽氣是在這個時候潛藏,人在這個時候也是需要藏的。我們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體最好的藏的狀態是什麼呢?睡眠。在睡眠狀態下就養精就蓄銳,陽氣就獲得很好的補給,人的生命就可以持續發展。

中醫講腎是主骨的,骨生髓,髓生血,造血是在骨髓系統,骨髓是由腎所主的,而腎什麼時候工作呢?冬季工作,也就是一天的晚上九點到淩晨三點鐘,在腎當班的時候才造血。腎在怎樣的狀態下才當班?腎要人體處在藏、睡眠的時候才當班,要強調在這個時段裡一定要睡覺,睡覺了腎就能夠主骨、生髓、就生血,陽氣就能夠得到補給。

如果在這個時候不睡覺,錯過了,對不起,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當然你也睡八個小時,你的這八個小時跟我的這個就不一樣。現代人習慣於夜生活,顯然這個是有悖天道的,這一點希望大家真正的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調整自己的睡眠,“得道天助”。

我們很忙,怎麼辦?我們可以早一點起來幹活。如果實在做不到,那麼你的雙休日就拿來早睡,九點鐘就睡覺,就等於一個禮拜五天在透支,總有兩天給你補啊。

如果那兩天休息了以後一放開就熬到三四點,然後睡到十一、二點那更加完蛋。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自愈力輔療第一平臺:健康輔療路線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