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如何把握好“不為難”“不放任”之間的尺度?

魏書生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位成功的班主任是不會為難任何一個學生, 也不會放縱任何一個學生的。 ”這句話使我深受啟發。

我們每位教師都應該在實踐中去探索, 去研究這一育人技巧。 把握好“不為難”與“不放縱”這一教育尺度。

怎樣做到既“不放縱”, 又“不為難”學生呢?個人認為“不放縱”學生, 實際上就是一個“嚴”字。 “不放縱”學生應從細處著手, 貫徹到學生成長的整個心路歷程, 體現到學生的日常生活, 學習和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 教師對於在思想上, 行為上出現的些許偏差, 都應隨時隨地予以提醒、引導和及時糾正。 不要因為是些小毛病、小錯誤而不以為意, 輕易放縱, 導致惡習的形成, 難以扭轉, 要真正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 作有心人。 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 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力求達到由教師的不放縱學生, 上升到學生自己不放縱自己。

我班的小麗, 一副大大咧咧的樣子, 剛開始上課時老師說一句, 她接一句, 哪怕和老師說的話一模一樣, 上課的老師聽了煩惱就極了, 後來我找她談話, 要求她作為一個女學生必須改改這個壞毛病, 上課後每次講話時都注意她的表情, 用眼神提醒她, 定期和她談話, 及時表揚和鼓勵。 久而久之她不僅改正了, 而且當聽到別人也這樣時還提醒他這樣很討人厭。 個別男同學還有不仔細聽講的壞習慣, 所以成績明顯下降, 而且每次講重要的事, 他總是等到講完了才回過神來, 急急忙忙問其他同學剛才老師講了什麼?為此我們師生共同協定上課講話只講一次, 要求聲音響亮、口齒清楚;而學生們要認真聽講誰不認真聽課堂上不可向其他人詢問,
其他同學也不可以告之。 立下這樣的協定後, 上課效果果然大有好轉, 並且漸漸地他們也自覺地認真聽講了, 很少再聽到他們向其他同學詢問了。 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 教師要以自身高尚的道德素養和人格魅力去影響、感染身邊的學生, 提高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和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不為難”學生實際是一個“愛”字, 主要體現在教師對待學生出現錯誤時的心態和處理方法上。 學生在成長過程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是在所難免的。 教師要用一種寬容的心態, 正確的方式, 恰當的語言以及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原則去對待學生的每一個失誤。 對於從小因父親坐牢母親出門在外, 跟隨外婆生活在自卑中的小影來說, 尤其害怕做錯了事, 受到家長的打罵。 一個寒冷的傍晚, 她把外婆剛燒開的水倒進昨天洗淨的要放燒酒的玻璃瓶子裡, 準備拿上樓取暖寫作業, 外婆不知是心疼開水還是瓶子看到這一幕大罵起來,
並拿起掃帚要打她, 小影已經嚇壞了, 抱著瓶子跑上了樓把自己反鎖進房間, 此時的外婆一邊罵一邊使勁敲門, 聲音越來越響。 小影害怕得抱著瓶子從二樓的窗戶上跳了下來……我知道此事已經是第二天中午了, 把小影叫到房間, 看到她那渾身發抖的模樣我老半天說不出話, 靜靜聽她講完了事情的經過, 我不忍心批評她, 因為從她的哽咽的聲音和淚水中她已認識到自己錯了。 我讓她把這件事寫到日記本上。 第二天我在她的日記後面看到了這樣幾句話:……我一直在別人的眼光裡生活, 童年充滿孤獨、打罵, 我多麼希望有個美好的童年, 多麼希望和別人一樣有很多夥伴, 開開心心、無憂無慮……反反復複讀了幾次, 我提筆寫下這樣幾句話:你父親作錯了事或許是一時糊塗, 但他正在受著應有的懲罰,任何人不能把他的錯強加到你頭上,你有你自己的人生,相信你父親也不希望你自卑地生活,別人的嘴長在別人臉上由他說去吧,只要你自己努力走好自己的路。我相信你,你也要相信你自己!此後,她愛寫日記了,作文水準提高了很多,人也變得開朗了。

“不為難“不等於不批評,但批評要講究方式、方法。批評前要充分調查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還應該顧及學生的面子,選擇適當的地點、場合,批評用語不能過激,更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而使他產生逆反心理,批評時要言辭懇切,滿懷關心和幫助。既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又要讓他心服口服,樂於改正。

總之,“不放縱”與“不為難”實際上是“嚴”與“愛”的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充分體現。認真探討和巧妙運用這一技巧,能使我們的教育更具魅力。偉大的思想家泰戈爾曾說過:“不是鐵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塊變成了美麗的鵝卵石,一味的批評不一定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是深切的關懷和愛護,使教育成為載歌載舞的水”。

但他正在受著應有的懲罰,任何人不能把他的錯強加到你頭上,你有你自己的人生,相信你父親也不希望你自卑地生活,別人的嘴長在別人臉上由他說去吧,只要你自己努力走好自己的路。我相信你,你也要相信你自己!此後,她愛寫日記了,作文水準提高了很多,人也變得開朗了。

“不為難“不等於不批評,但批評要講究方式、方法。批評前要充分調查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還應該顧及學生的面子,選擇適當的地點、場合,批評用語不能過激,更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而使他產生逆反心理,批評時要言辭懇切,滿懷關心和幫助。既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又要讓他心服口服,樂於改正。

總之,“不放縱”與“不為難”實際上是“嚴”與“愛”的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充分體現。認真探討和巧妙運用這一技巧,能使我們的教育更具魅力。偉大的思想家泰戈爾曾說過:“不是鐵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塊變成了美麗的鵝卵石,一味的批評不一定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是深切的關懷和愛護,使教育成為載歌載舞的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