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盆景中枝的處理

盆景造型中樹枝的藝術處理

1.主枝的出枝點

主幹上生長的主枝, 最低的一枝的出枝 位置最為重要., 一般在主幹“黃金分割”處 的位置, 即主幹高度的1/3或2/3處上下為最理想(圖12-la、圖12-lb )。 切忌在主幹1/2處出枝, 也不宜在近根部處出枝, 這樣枝 葉會遮擋樹腳, 沒有樹幹的支撐, 缺少穩重感(圖 12-2 )。

樹幹由下向上逐漸長高, 主幹上的主枝 由下至上出枝點的間隔距離逐漸變小, 長度 也逐漸變短, 粗度逐漸變細(圖12-3 ), 這 樣才符合樹木自然生長的現律。 樹頂附近的 樹枝, 間隔距離不能突然變大, 以免露出“脖子”, 造成樹頂與整體脫節。

有些盆景作者一味追求樹幹的矮壯, 主枝的出枝點定得過密, 結果主枝長滿側枝和 樹葉以後, 枝條與枝條之間沒有了空白, 枝條連成一片。 如果是雜木盆景, 落葉後還會看到枝幹和空白。 松樹四季常青, 樹冠就成了一個大屋頂(圖12-4)。 所以在截短樹幹和確定樹枝的出枝點時, 一定要考慮成型時樹枝之間的 生長空間與空白。

圖12-5是易鴻超的黑松盆景, 主幹較高, 主枝之間有一定的距離, 松樹的枝幹、針葉、樹冠外形的美都能得到展示, 而且為今後的再創造留有餘地。

2.樹枝的空間關係

自然界樹木的樹枝都是向四面生長, 形成一個立體的樹冠。 初學者製作樹木盆景, 往往只注意塑造樹幹左右兩側的樹枝, 樹冠只有高度和寬度, 缺少立體感。 而要使樹冠具有一定的空間深度, 樹幹前後必須要有樹枝, 不過前後的樹枝因透視關係, 顯得比實際長度要短。

在具體製作時, 後面的樹枝要比前面的樹枝長一些, 要透過前面枝幹之間的空白, 能看到露出的後面樹枝;而前面的樹枝可適當遮擋樹幹, 這樣枝幹有前有後、有虛有實, 具有空間深度的樹冠才會給人一種雄偉、空靈、自然的美感(圖12-6)。

3.樹枝的形態

在“變化統一” 一章中,

對自然界樹枝的生長形態作了介紹。 造型時, 樹枝的形態在大方向統一的基礎上, 要做到:

①樹枝的轉折要有長短與曲直的變化

通過蟠紮使樹枝形成彎曲的轉折成為軟角, 而通過修剪產生的直線轉折為硬角。 在一根樹枝上, 要有直線與曲線、軟角與硬角的變化, 做到“剛柔相濟、曲直相容”, 這樣的樹枝才顯得有對比、有力度、有變化(圖12-5)。

圖12-7是明代周臣的《滄浪濯足圖》(局部)。枝幹先上後下,有藏有露,曲中帶直,轉折剛勁有力,值得品味與借鑒。

②要注意枝幹交接處的形態

樹枝與樹幹及樹枝與樹枝不是直線相交接,而是略有隆起,形成弧線與直線或弧線與弧線相交。在製作時,對直線相交的樹枝,應通過蟠紮使其略產生弧度,目的也是為了形成曲直變化,使樹枝顯得更挺拔和富有生氣(圖 12-8 )。

③樹枝出枝後的伸展方向要有變化

樹枝不應是直來直去,有時要像寫字行筆一樣,做到“欲上先下”或“欲下先上”。向上的枝條先向下走,然後再向上,反之亦然。這樣的枝條比直來 直去的枝條顯得更有力度(圖12-9 )。

④枝梢都應上揚

自然界的樹枝不論是向上、橫向或向下生長,都蘊藏著勃勃生機。就是下垂的樹枝(瀉枝),也會尋找上面樹枝之間的空隙,迎著陽光生長,其枝梢都會上揚(圖12-10 )。有的作者不懂得這一點,在製作時,只知道將樹枝向下扭動,枝梢下垂,顯得毫無生氣(圖12-11 )。製作時,將枝條蟠紮下垂後, 枝梢應適當向上抬頭。

⑤塑造樹枝.同時要塑造空白

初學者在造型時,往往只注重塑造枝的形態,而不大注意塑造枝與枝之間形成的空白。實際上,樹枝的生長由主枝到次枝、再到小枝……每長出一個枝,或剪掉一個枝,都會使空白形態產生變化(圖12-12a -圖12-12d )。空白美,樹枝也就美。當你感到樹枝不美時,要學會從空白處找原因,是空白的形狀太規整?還是空白的大小、疏密有問題?當然枝幹之間形成的空白,從觀賞面看或拍成照片看是平面的。而實際上樹枝、樹冠和空白都是佔有一定空間的,是立體的,從不同的角度看,空白的形狀是不同的。所以在塑造樹枝和空白時,始終要從一個觀賞面和一個視點去審視,調整樹枝與空白之間的關係。

⑥要注意露枝.露幹

樹冠中如果只看到茂密的樹葉,看不到樹幹與樹枝,就只有面沒有線、只有肉沒有骨,既缺少對比,又沒有精神。但哪裡露樹枝、露多少,它的長短、位置和比例一定要有變化(圖12-5、圖 12-7)

⑦要在樹枝的組合上下功夫

樹冠是由前後、左右的樹枝組合而成的。樹枝之間會有穿插與重疊。初學者往往只注意塑造左右生長的樹枝,而沒有注意前後生長的樹枝。更沒有注意樹枝的穿插與重疊。要知道樹枝只有通過穿插與重疊,互有遮擋, 才會產生有前有後的空間層次,也才會使樹枝產生疏密變化。但是樹枝穿插重疊後,要避免某些部位的樹枝過於密集、雜亂,或形成交叉枝、輪生枝等視覺效果。國外有些樹木盆景, 雖然外形比較規整,但穿插重疊後密集的樹枝仍然密中有序,整體看枝的組合很美,細看每一根樹枝也十分生動自然(圖12-13、圖12-6), 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圖12-7是明代周臣的《滄浪濯足圖》(局部)。枝幹先上後下,有藏有露,曲中帶直,轉折剛勁有力,值得品味與借鑒。

②要注意枝幹交接處的形態

樹枝與樹幹及樹枝與樹枝不是直線相交接,而是略有隆起,形成弧線與直線或弧線與弧線相交。在製作時,對直線相交的樹枝,應通過蟠紮使其略產生弧度,目的也是為了形成曲直變化,使樹枝顯得更挺拔和富有生氣(圖 12-8 )。

③樹枝出枝後的伸展方向要有變化

樹枝不應是直來直去,有時要像寫字行筆一樣,做到“欲上先下”或“欲下先上”。向上的枝條先向下走,然後再向上,反之亦然。這樣的枝條比直來 直去的枝條顯得更有力度(圖12-9 )。

④枝梢都應上揚

自然界的樹枝不論是向上、橫向或向下生長,都蘊藏著勃勃生機。就是下垂的樹枝(瀉枝),也會尋找上面樹枝之間的空隙,迎著陽光生長,其枝梢都會上揚(圖12-10 )。有的作者不懂得這一點,在製作時,只知道將樹枝向下扭動,枝梢下垂,顯得毫無生氣(圖12-11 )。製作時,將枝條蟠紮下垂後, 枝梢應適當向上抬頭。

⑤塑造樹枝.同時要塑造空白

初學者在造型時,往往只注重塑造枝的形態,而不大注意塑造枝與枝之間形成的空白。實際上,樹枝的生長由主枝到次枝、再到小枝……每長出一個枝,或剪掉一個枝,都會使空白形態產生變化(圖12-12a -圖12-12d )。空白美,樹枝也就美。當你感到樹枝不美時,要學會從空白處找原因,是空白的形狀太規整?還是空白的大小、疏密有問題?當然枝幹之間形成的空白,從觀賞面看或拍成照片看是平面的。而實際上樹枝、樹冠和空白都是佔有一定空間的,是立體的,從不同的角度看,空白的形狀是不同的。所以在塑造樹枝和空白時,始終要從一個觀賞面和一個視點去審視,調整樹枝與空白之間的關係。

⑥要注意露枝.露幹

樹冠中如果只看到茂密的樹葉,看不到樹幹與樹枝,就只有面沒有線、只有肉沒有骨,既缺少對比,又沒有精神。但哪裡露樹枝、露多少,它的長短、位置和比例一定要有變化(圖12-5、圖 12-7)

⑦要在樹枝的組合上下功夫

樹冠是由前後、左右的樹枝組合而成的。樹枝之間會有穿插與重疊。初學者往往只注意塑造左右生長的樹枝,而沒有注意前後生長的樹枝。更沒有注意樹枝的穿插與重疊。要知道樹枝只有通過穿插與重疊,互有遮擋, 才會產生有前有後的空間層次,也才會使樹枝產生疏密變化。但是樹枝穿插重疊後,要避免某些部位的樹枝過於密集、雜亂,或形成交叉枝、輪生枝等視覺效果。國外有些樹木盆景, 雖然外形比較規整,但穿插重疊後密集的樹枝仍然密中有序,整體看枝的組合很美,細看每一根樹枝也十分生動自然(圖12-13、圖12-6), 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