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新哥斯拉》:國家機器VS核子“怪獸”

依舊是熟悉的音樂, 依舊是熟悉的東京, 但來的卻不是熟悉的使徒, 而是新·哥斯拉。

與其說《新·哥斯拉》成功, 不如說《新·哥斯拉》是個傳奇:東寶時隔13年的重啟之作,

庵野秀明首次跨界指導真人大製作, 樋口真嗣聯合執導。 在整個2016年, 這只略顯呆萌的怪獸在日本狂攬80億日元票房, 問鼎日影年度真人電影票房冠軍;票房口碑雙豐收, 2017年年初更是一舉橫掃日本奧斯卡。

畢竟有庵野秀明的大名, 所以自《新·哥斯拉》開拍始, 對這部作品的關注就沒有停歇過。 無二君想到了《新·哥斯拉》會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但還是萬萬沒想到:一個浸淫動畫世界幾十年的導演, 居然拍出了一部如此優秀的真人(怪獸)電影!看來能拍出EVA的男人果然是海水不可鬥量, 考慮到動畫電影和真人電影之間巨大的調性, 庵野秀明居然可以以小白姿態完勝, 這樣的驚喜實在是讓人猝不及防,

堪稱一掃《新·福音戰士劇場版:Q》口碑失利的陰霾。 一部《新·哥斯拉》, 不僅成就了東寶在2016年的霸業, 同時也再度讓無數人對來年的《新?福音戰士劇場版:|▎》(請不要問我這符號到底是啥)燃起了巨大的興趣。

(腦補臺詞:本人忙於分鏡創作, 沒工夫也沒心情參加日本奧斯卡頒獎禮,

謝謝!)

不想拍真人電影的動畫監督不是個好聲優

2013年, 宮崎駿大師出人意料的宣佈庵野秀明擔任《起風了》主角聲優, 也就是間接宣告了自己心目中接班人的"適格者"。 隨後, 將由庵野秀明指導的《風之穀2》企劃案也赫然出現在各大電影網站, 當時著實引起了一陣騷動。 作為回應, 庵野秀明則通過在當年暑期檔動畫大作《新·福音戰士劇場版:Q》貼片播出特攝片《巨神兵降臨東京》(樋口真嗣執導)。 說實話, 知道《新·哥斯拉》開拍之前, 無二君一直認為《巨神兵降臨東京》是庵野對大師的回敬和對拍攝《風之穀2》的回應。

但現在看來, 拍攝《巨神兵降臨東京》恐怕還有更現實的目的:為《新·哥斯拉》做準備。

但即使有《巨神兵降臨東京》的鋪墊, 《新·哥斯拉》還是來的有些突然。 《EVA:Q》留下的大坑要填, 《風之穀2》更是萬眾期待, 庵野自己還在籌畫《EVA》真人版, 如此緊湊的計畫中居然突然加入了《新·哥斯拉》這部投資巨大的真人企劃, 庵野的確一如其"痞子"之名,絕不按常理出牌。

我們並不知道當時庵野秀明是否已經開始盤算開拍《新·哥斯拉》,但樋口真嗣執導、庵野秀明編劇的《巨神兵降臨東京》確乎為今日的《新·哥斯拉》打下了拍攝的基礎。《新·哥斯拉》的另一位導演是樋口真嗣,早年和庵野秀明一同製作《藍寶石之迷》,隨後邁進真人電影導演行列,這樣的履歷決定了幾乎沒有人比樋口真嗣更加適合與庵野秀明搭檔。如果說是預算吃緊讓《巨神兵降臨東京》的成色略顯不足,那麼在預算充足的《新·哥斯拉》中,特攝與特效的結合則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特攝給人帶來的上世紀昭和怪獸片的陳舊既視感恰好點燃了觀眾懷舊的腎上腺素,特效的水準雖然不算驚豔,但和特攝的巧妙結合營造出了不輸於美國特效大片的既視感。兩位"動漫"色彩濃重的監督居然能夠將特攝與特效的相互權重把握的如此恰到好處,實在讓無二君大吃一驚。

在無二君看來,《新·哥斯拉》整部電影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是"成熟"+"細節":攝影、運鏡、剪輯、節奏控制、細節安排都是如此的成熟,節奏毫不拖泥帶水,巨量的細節在迅速的切換中依然保持著澎湃的節奏感。即便《巨神兵降臨東京》讓樋口真嗣已經提前嘗了鮮,即便類似的節奏感庵野秀明再《新世紀福音戰士》中已經輕車熟路,但這種程度的成熟還是有點讓人難以置信,畢竟真人電影的掌控需要的更多的是合力,而不是監督個人的腦洞。的確,庵野秀明創作的劇本確實有明顯的EVA的影子,但這個劇本在人物塑造、臺詞串聯等方面的風格也與EVA有著明顯的差距,不得不說,這個劇本實在是太有料了,怪獸混搭現實政治的題材為劇本提供了巨大的深度,一個極具縱深感的世界觀為影像化提供了豐富的想像空間。玩兒跨界能玩兒到這種地步,無二君表示拜服!

儘管2016年年底宮大師低調的宣佈自己又雙叒叕複出江湖,但庵野秀明執導《風之穀2》的計畫似乎並沒有發生變化,嚴苛甚至是挑剔的宮大師能夠願意把自己創作十餘年的漫畫巨作《風之谷》的續作改編權交給庵野秀明,無論如何都是一種至高的肯定。

動畫監督、編劇、真人電影監督、聲優,甚至是演員,庵野秀明的所能勝任的工作之多、調性之大著實讓人折服。結論就是:這個世界上就是有天才,比如庵野秀明。

怪獸(使徒)來襲

談《新·哥斯拉》就不能不談《新世紀福音戰士》,至少在形式上來說,前者是後者的繼承和發揚,但絕對不是簡單的複製。

在形式上,兩部作品確實是太像了,以至於看完《新·哥斯拉》,無二君的一位損友在第一時間就吟誦起了那段著名的廣告: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全球粉絲眾多的《新世紀福音戰士》改名《新·哥斯拉》!!額…………好吧,無二君必須承認,至少從表面上看,《新·哥斯拉》簡直就是《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翻版,看開場的時候我差點開始期待初號機大戰哥斯拉的橋段。

如果非要用一句話來概括庵野秀明版《新·哥斯拉》是如何繼承《新世紀福音戰士》的,我想應該是:怪獸(使徒)來襲。使徒來襲,是《新世紀福音戰士》中著名的經典橋段,同時也指鷺巢詩朗為此創作的經典配樂。在《新世紀福音戰士》中,每一次使徒出現,都會有鷺巢詩朗無比經典的鼓點與它相伴而行,與他們同時存在的還有NERV那亮起的紅色投影、NERV職員們一波又一波聽不懂的嘴炮和碇元堂千年不變的風騷坐姿。很多人說,EVA裡他們最喜歡eva和使徒的各種大戰,但相比之下,無二君卻更加喜歡"使徒來襲",每一次使徒來襲,節奏感都在伶俐的畫面切換和音樂的烘托下快速升溫,也讓每一次eva的出現都不至於冷場。很多人享受高潮的快感,但無二君卻更享受高潮到來前的蓄力(此處不汙)。

武斷點說,《新·哥斯拉》的三段式節奏感幾乎就是"使徒來襲"的橋段的放大版和升級版,以下為證明過程:

使徒 = 哥斯拉(自帶暴走功能)

喋喋不休的NERV技術員 = 喋喋不休的內閣官員+以市川石日子演的那個環境省女官員為代表的更加喋喋不休的"矢口"小組成員

各種沒有什麼卵用但一定要浪費炮彈的常規武器部隊 = 各種沒有什麼卵用但一定要浪費炮彈的自衛隊 + 自以為有用但最終也沒有什麼卵用的美軍

鷺巣詩郎的配樂 = 升級版鷺巣詩郎的配樂(鷺巣詩郎根本用的就是同一段旋律好不好!)

……………………

("我喜歡把《藍寶石之謎》"的音樂用到EVA裡,把EVA的音樂用到《新·哥斯拉》裡……" ^666^)

(市川實日子演出的這個語速超快、不苟言笑的環保部"冷門"官員氣場強大,簡直搶了不少女主角石原的戲!!嗯,不苟言笑,無二君已經開始腦補淩波麗了……)

(至於竹野內豐飾演的內閣官房長官,額,碇元堂和加持良治,到底誰該對號入座?)

更大的投資給了更大的舞臺,庵野秀明借此在《新·哥斯拉》裡把由自己開創的模式玩兒到了新高度。所以,偷師自己的點子不算偷……

但無二君同時也必須表示,儘管外在相似,但內核層面的《新·哥斯拉》其實是和《新世紀福音戰士》完全不相同的電影。相比《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宏偉的世界觀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新·哥斯拉》則要現實的多,它更加寫實、更加細節化、對現實的諷喻也更加接地氣。更重要的是,《新·哥斯拉》對國家機器所做的深刻的政治批判則讓它徹底脫離《新世紀福音戰士》的模式,成為另一個次元的存在。

在無二君看來,"政治訴求"才是《新·哥斯拉》的靈魂。對於政治議題的大膽探討,是《新·哥斯拉》能夠折桂日本奧斯卡的最重要原因。此部分下次再續……

庵野的確一如其"痞子"之名,絕不按常理出牌。

我們並不知道當時庵野秀明是否已經開始盤算開拍《新·哥斯拉》,但樋口真嗣執導、庵野秀明編劇的《巨神兵降臨東京》確乎為今日的《新·哥斯拉》打下了拍攝的基礎。《新·哥斯拉》的另一位導演是樋口真嗣,早年和庵野秀明一同製作《藍寶石之迷》,隨後邁進真人電影導演行列,這樣的履歷決定了幾乎沒有人比樋口真嗣更加適合與庵野秀明搭檔。如果說是預算吃緊讓《巨神兵降臨東京》的成色略顯不足,那麼在預算充足的《新·哥斯拉》中,特攝與特效的結合則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特攝給人帶來的上世紀昭和怪獸片的陳舊既視感恰好點燃了觀眾懷舊的腎上腺素,特效的水準雖然不算驚豔,但和特攝的巧妙結合營造出了不輸於美國特效大片的既視感。兩位"動漫"色彩濃重的監督居然能夠將特攝與特效的相互權重把握的如此恰到好處,實在讓無二君大吃一驚。

在無二君看來,《新·哥斯拉》整部電影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是"成熟"+"細節":攝影、運鏡、剪輯、節奏控制、細節安排都是如此的成熟,節奏毫不拖泥帶水,巨量的細節在迅速的切換中依然保持著澎湃的節奏感。即便《巨神兵降臨東京》讓樋口真嗣已經提前嘗了鮮,即便類似的節奏感庵野秀明再《新世紀福音戰士》中已經輕車熟路,但這種程度的成熟還是有點讓人難以置信,畢竟真人電影的掌控需要的更多的是合力,而不是監督個人的腦洞。的確,庵野秀明創作的劇本確實有明顯的EVA的影子,但這個劇本在人物塑造、臺詞串聯等方面的風格也與EVA有著明顯的差距,不得不說,這個劇本實在是太有料了,怪獸混搭現實政治的題材為劇本提供了巨大的深度,一個極具縱深感的世界觀為影像化提供了豐富的想像空間。玩兒跨界能玩兒到這種地步,無二君表示拜服!

儘管2016年年底宮大師低調的宣佈自己又雙叒叕複出江湖,但庵野秀明執導《風之穀2》的計畫似乎並沒有發生變化,嚴苛甚至是挑剔的宮大師能夠願意把自己創作十餘年的漫畫巨作《風之谷》的續作改編權交給庵野秀明,無論如何都是一種至高的肯定。

動畫監督、編劇、真人電影監督、聲優,甚至是演員,庵野秀明的所能勝任的工作之多、調性之大著實讓人折服。結論就是:這個世界上就是有天才,比如庵野秀明。

怪獸(使徒)來襲

談《新·哥斯拉》就不能不談《新世紀福音戰士》,至少在形式上來說,前者是後者的繼承和發揚,但絕對不是簡單的複製。

在形式上,兩部作品確實是太像了,以至於看完《新·哥斯拉》,無二君的一位損友在第一時間就吟誦起了那段著名的廣告: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全球粉絲眾多的《新世紀福音戰士》改名《新·哥斯拉》!!額…………好吧,無二君必須承認,至少從表面上看,《新·哥斯拉》簡直就是《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翻版,看開場的時候我差點開始期待初號機大戰哥斯拉的橋段。

如果非要用一句話來概括庵野秀明版《新·哥斯拉》是如何繼承《新世紀福音戰士》的,我想應該是:怪獸(使徒)來襲。使徒來襲,是《新世紀福音戰士》中著名的經典橋段,同時也指鷺巢詩朗為此創作的經典配樂。在《新世紀福音戰士》中,每一次使徒出現,都會有鷺巢詩朗無比經典的鼓點與它相伴而行,與他們同時存在的還有NERV那亮起的紅色投影、NERV職員們一波又一波聽不懂的嘴炮和碇元堂千年不變的風騷坐姿。很多人說,EVA裡他們最喜歡eva和使徒的各種大戰,但相比之下,無二君卻更加喜歡"使徒來襲",每一次使徒來襲,節奏感都在伶俐的畫面切換和音樂的烘托下快速升溫,也讓每一次eva的出現都不至於冷場。很多人享受高潮的快感,但無二君卻更享受高潮到來前的蓄力(此處不汙)。

武斷點說,《新·哥斯拉》的三段式節奏感幾乎就是"使徒來襲"的橋段的放大版和升級版,以下為證明過程:

使徒 = 哥斯拉(自帶暴走功能)

喋喋不休的NERV技術員 = 喋喋不休的內閣官員+以市川石日子演的那個環境省女官員為代表的更加喋喋不休的"矢口"小組成員

各種沒有什麼卵用但一定要浪費炮彈的常規武器部隊 = 各種沒有什麼卵用但一定要浪費炮彈的自衛隊 + 自以為有用但最終也沒有什麼卵用的美軍

鷺巣詩郎的配樂 = 升級版鷺巣詩郎的配樂(鷺巣詩郎根本用的就是同一段旋律好不好!)

……………………

("我喜歡把《藍寶石之謎》"的音樂用到EVA裡,把EVA的音樂用到《新·哥斯拉》裡……" ^666^)

(市川實日子演出的這個語速超快、不苟言笑的環保部"冷門"官員氣場強大,簡直搶了不少女主角石原的戲!!嗯,不苟言笑,無二君已經開始腦補淩波麗了……)

(至於竹野內豐飾演的內閣官房長官,額,碇元堂和加持良治,到底誰該對號入座?)

更大的投資給了更大的舞臺,庵野秀明借此在《新·哥斯拉》裡把由自己開創的模式玩兒到了新高度。所以,偷師自己的點子不算偷……

但無二君同時也必須表示,儘管外在相似,但內核層面的《新·哥斯拉》其實是和《新世紀福音戰士》完全不相同的電影。相比《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宏偉的世界觀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新·哥斯拉》則要現實的多,它更加寫實、更加細節化、對現實的諷喻也更加接地氣。更重要的是,《新·哥斯拉》對國家機器所做的深刻的政治批判則讓它徹底脫離《新世紀福音戰士》的模式,成為另一個次元的存在。

在無二君看來,"政治訴求"才是《新·哥斯拉》的靈魂。對於政治議題的大膽探討,是《新·哥斯拉》能夠折桂日本奧斯卡的最重要原因。此部分下次再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