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最敗家諸侯:他手下流失的頂級人才,可掃平天下!

讀三國, 袁紹實在是令敗家的一個。

論出身, 袁紹出身名門”汝南袁氏“, 家族有“四世三公”之稱, 當世第一名門望族。

論身份, 袁紹仕途一帆風順,

先後任中軍校尉、司隸校尉, 曾指揮誅殺宦官。 對抗董卓時, 被推舉為關東聯軍領袖。

論地盤, 袁紹佔據冀、青、並三州, 並擊敗了割據幽州的公孫瓚, 獨據四州統一河北, 威震河朔, 是當時最強大的諸侯。

論人才, 袁紹手下兵多將廣, 擁有幾十萬部隊。 兩大軍師審配、逢紀主持軍事, 田豐、荀諶、許攸、郭圖、辛評充當謀士, 顏良、文醜、張郃、高覽勇冠三軍。

但是, 袁紹雖有招賢納士、好養死士之名, 卻不知用人, 活生生流失了很多三國時代的頂級人才。

第一、荀彧。

荀彧是潁川名士, 早年就被稱為“王佐之才”, 一度率宗族避難冀州,

被袁紹待為上賓。 但荀彧卻認為袁紹不能成大事, 離袁紹而投曹操。

荀彧是三國的頂級戰略家, 他最偉大的戰略是勸曹操奉天子令諸侯, 取得了政治上的戰略優勢。 曹操稱他:“吾之子房也。 ”

第二、郭嘉。

郭嘉也是潁川奇才, 21歲時北行去見袁紹,

卻很失望。 對袁紹的謀臣辛評、郭圖說:“袁公仿效周公的禮賢下士, 卻不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 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 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 想和他共同拯救國家危難, 建稱王稱霸的大業, 實在很難啊!”

郭嘉和荀彧一樣, 離開袁紹後轉投曹操, 成為曹操參謀軍事的頂級戰術家, 屢屢出謀獻策, 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

第三。 董昭。

董昭擔任袁紹帳下參軍, 多有奇謀戰功, 但是袁紹聽信讒言, 董昭不得已離開袁紹。 後來, 他與曹操在洛陽相見, 建議曹操將漢獻帝迎接到許昌。 並上奏封曹操為鎮東將軍, 成為曹營的頂級政治家。

陳壽在《三國志》評點:“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才策謀略, 世之奇士。 ”

武將方面, 袁紹也流失了幾個堪稱頂級的人才。

第一。 呂布。

呂布的故事大家很熟悉,先後為丁原、董卓效力卻又先後背叛,他被董卓舊部李傕擊敗後,依附了袁紹。呂布是當世勇將,在袁紹手下時,協助袁紹擊敗了盤踞在常山的軍閥張燕,但是袁紹始終不信任呂布,後來派遣殺手夜襲呂布,結果被呂布覺察逃走,兩人就此分道揚鑣。

第二、張郃。

張郃是曹軍大名鼎鼎的五子良將,在此之前,他是袁紹軍中的大將。官渡之戰時,因袁紹聽信郭圖的讒言,張郃害怕被追責就投降了曹操,曹操親自迎接並稱“如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也”。

張郃此後任偏將軍,為曹魏政權南征北戰,成為一時良將,連諸葛亮都為之忌憚。

第三、趙雲。

趙雲是常山人,屬於袁紹的冀州轄區。《三國志》中稱:趙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掌握本郡的一支部隊,但他選擇了投奔公孫瓚。當時袁紹是冀州牧,公孫瓚見到屬於袁紹陣營的趙雲來歸,還譏笑道:“聽說貴州人人都歸附袁氏,你怎麼唯獨拋棄他?”趙雲答道:“我是為了從仁政所在,不是棄袁公而私投將軍。”

此外,還有許攸、辛毗、高覽、朱靈、鞠義等人,都是一時俊才,卻都離開了袁紹。得人才者得天下:設若這些人才都齊聚袁紹麾下,人盡其用,加上袁氏原有的陣容,袁紹大可掃平天下。

袁紹,正如荀彧的一針見血點評:紹,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

呂布的故事大家很熟悉,先後為丁原、董卓效力卻又先後背叛,他被董卓舊部李傕擊敗後,依附了袁紹。呂布是當世勇將,在袁紹手下時,協助袁紹擊敗了盤踞在常山的軍閥張燕,但是袁紹始終不信任呂布,後來派遣殺手夜襲呂布,結果被呂布覺察逃走,兩人就此分道揚鑣。

第二、張郃。

張郃是曹軍大名鼎鼎的五子良將,在此之前,他是袁紹軍中的大將。官渡之戰時,因袁紹聽信郭圖的讒言,張郃害怕被追責就投降了曹操,曹操親自迎接並稱“如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也”。

張郃此後任偏將軍,為曹魏政權南征北戰,成為一時良將,連諸葛亮都為之忌憚。

第三、趙雲。

趙雲是常山人,屬於袁紹的冀州轄區。《三國志》中稱:趙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掌握本郡的一支部隊,但他選擇了投奔公孫瓚。當時袁紹是冀州牧,公孫瓚見到屬於袁紹陣營的趙雲來歸,還譏笑道:“聽說貴州人人都歸附袁氏,你怎麼唯獨拋棄他?”趙雲答道:“我是為了從仁政所在,不是棄袁公而私投將軍。”

此外,還有許攸、辛毗、高覽、朱靈、鞠義等人,都是一時俊才,卻都離開了袁紹。得人才者得天下:設若這些人才都齊聚袁紹麾下,人盡其用,加上袁氏原有的陣容,袁紹大可掃平天下。

袁紹,正如荀彧的一針見血點評:紹,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