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全國政協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視察調研綜述

人民政協網北京6月26日電如果一個國家正處於轉型發展的關鍵“視窗期”,大概沒有什麼話題比“經濟發展”更令人掛懷。

當下的中國正是如此。

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年裡,經歷了井噴式繁榮,隨著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傳統經濟發展的老路已然走不下去,承載著“十三億人百年夢想”的中國巨輪必須調整航向,找到一條持續健康發展的新航線。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 中國經濟怎麼看和怎麼幹的問題答案,逐漸清晰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必然選擇,是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我國宏觀經濟管理必須確立的戰略思路。 必須把改善供給側結構作為主攻方向,增強供給側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推動我國經濟朝著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經濟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中求進”,這些事關經濟發展的熱詞,在全國各領域轉型發展中“生根發芽”,也第一時間落地為人民政協真抓實幹、積極履職的關鍵抓手。 全國政協近年來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持續緊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研議政。 僅今年一年,全國政協總共70多項視察調研中,與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關的高達12項,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所有主題中最為“重頭”的部分。

6月26日,全國政協舉行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還將繼續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主題展開為期三天的建言獻策活動。

此前的12個相關調研視察組,帶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共同主題的不同方面問題,奔赴祖國各地進行了深入扎實的調研考察,既可以說是為開好此次常委會議“摸清情況、看清問題”,更是利用這一重要平臺,將各個專題組以及委員們對經濟發展的真知灼見進行的一次集中呈現和檢驗。

創新驅動,為轉型發展增添新動能

四月的西子湖畔,姹紫嫣紅。 以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為團長的全國政協特邀常委視察團來到這裡,顧不得欣賞美景,因為更美的“景色”隱藏在江浙大地不斷湧動的創新創造之力中。

說到經濟的轉型發展,離不開創新。 創新是推動轉型,也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是兩會後,全國政協第一個以特邀常委視察的形式進行的協商議政活動,創新發展重要性可見一斑。 圍繞主題,視察團在杭州、寧波、嘉興、舟山的高新技術園區、夢想小鎮、高新技術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21個視察點,瞭解經驗做法,共商難點、堵點和困點,只為共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

“過去我們通過後發優勢在互聯網、高鐵、核能等領域達到了後發先至,很多科技體制,都是點上的分佈,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佔領市場;今天當我們進入並跑甚至領跑的時候要構建先發優勢,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必須結合在一起,從全鏈條一體化進行佈局,加強頂層設計、系統謀劃。 ”在調研中萬鋼認為,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過程中,要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

“創新”這盤棋講究的是環環相扣,久久為功,全國政協通過調研視察演繹的也並非“單幕劇”,而是“連續劇”。

通過創新驅動引領全域,全國政協另外兩個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以及“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推進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專題調研活動,也同時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之中。

“頭重腳輕”的“指揮棒”,讓大量科技成果難以走出實驗室;

“體弱多病”的“轉化使者”,讓科技成果難以邁過“死亡穀”;

法規、政策存在矛盾,讓科技成果轉化遭遇“執行難”;

……

自從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各地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磅舉措頻出。 然而,我國科技成果轉化不暢的問題還是長期受到各界關注。為此全國政協圍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主題,再派出一支調研組分別到江蘇、吉林兩省多地調研。

究竟應該如何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使創新成果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如何強化創新企業主體地位,更好地推進和發揮科技創新在實體經濟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如何更好地貫徹實施《成果轉化法》,讓高校和科研機構釋放潛力?隨著走訪和深入研究論證,相信在此次常委會上,委員們會對這些問題做出精彩回答。

同樣,作為一個問題的另外一面。建設高效協同國家創新體系,加強各類創新主體間合作,離不開產學研用緊密集合,推進科教融合發展。

還是在浙江,幾乎“創新驅動”的特邀常委視察團剛剛離開,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家瑞率隊的調研組擦肩而來,他們則正是著力從“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推進產學研用緊密結合”上為創新轉型發展尋求著共同的解決之道。

幾天時間裡,調研組馬不停蹄在近二十處考察點上輾轉,逐漸理出頭緒:解決產學研用難題要一條扁擔挑兩頭,既要激發轉化鏈兩頭,科技力量和企業的動力,也要做好中間服務,打通科技

轉化最後一公里。

推動“三去一降一補”取得實質性進展

南昌市青山湖區的高新開發區內,坐落著一家有著40多年發展歷史的中藥企業———江中集團。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降低企業財務杠杆率,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行為”調研組到來之時,江中集團剛剛走過了從高杠杆擴張發展到去杠杆回歸主業的艱難歷程。

“江中集團也曾因為各種原因,投資過商業地產項目,導致負債率一度高達80%。”在向調研組彙報情況時,江中集團財務總監劉為權現在說起來已是風輕雲淡,但只有他最清楚當時的驚心動魄。

好在,走了彎路的江中集團在關鍵時刻選擇了及時“止損”,並通過引進外部股東實施股權結構多元化改革,實現了管理層股權激勵,改革中最關鍵的一環是實現主輔分離,集中資源發展製藥業務,果斷退出地產業務,保全了“江中”。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從政府有關部門到銀行乃至企業,圍繞“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進行了大量探索。

為了能從財政金融體系上,給企業坐診,為行業把脈,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過去的半年可謂忙得腳不沾地,接連就“降低企業財務杠杆率,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行為”“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促進金融體制改革,規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等主題進行發力,而這些調研活動佔據了全國政協全年相關主題視察調研的1/3。

調研中,像江中集團這樣地方基層鮮活的事例,不斷吸引和啟迪著委員們。並非所有高杠杆率企業都有這樣的幸運。針對如何降低企業杠杆率,調研組每到一處,均與地方相關人士展開了熱烈而充分的討論,原定3個小時一場的座談會,每一場都超時結束,以至於調研組組長、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彭小楓風趣地說:“座談會開得很好,準備、交流都很充分,但給組長總結的時間卻如此少。”即便如此,彭小楓還是抓住不多的發言時間,提出四點建議:“在去杠杆問題上,態度要積極,步驟要穩妥,程式要規範,措施要具體。”

如果繼續深入探尋企業高杠杆率問題,企業為什麼不惜涉險採用金融高杠杆促進發展?除了企業快速擴張本身的需要,民間投資活力不足的因素不容忽視。

在“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促進民間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專題調研中,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毅中坦言,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對保持穩定增長、創造就業崗位、培育發展新動能、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而調研組在當地瞭解到的當前民間投資仍存在放寬准入不徹底、扶持政策不到位、投資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也將會經過梳理和反復研究後,遞交詳細調研報告,以期完善相關政策之效果。

推進各領域改革,打造經濟發展新增長點

在很多人看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路子走的如何,要看有沒有形成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新的增長點有沒有?在哪裡?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已經講過,新的增長點不但有,而且大量存在、潛力巨大。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新的增長點就在我們身邊,蘊含在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當中。新的增長點在基礎建設、新型產業、服務業等中,也在13億多人的基本需求中,在日益增加的中等收入群體中。

那麼這些領域的改革發展是否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增長點?只有深入調研才有發言權。

向“藍色引擎”尋求發展動力的全國政協“加強海洋裝備現代化建設,提高海洋經濟開發能力”調研組,6月21日剛剛結束了在海南和福建的調研,委員們對中國南海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潛力和前景印象深刻。

但在對海南和福建的船舶維修製造的調研中,調研組同樣發現了海洋裝備製造業的困境,“現在是海洋裝備現代化建設程度,跟不上海洋經濟開發的需求。在核心關鍵零部件上我們一直跟在一些海洋強國的後頭,處於產業鏈和附加值的低端。”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孫淦直言不諱,他建議,要鼓勵國家大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企業,通過控股加強海工產品的自主設計能力,搶佔產業制高點。

同樣是在這個初夏的6月,有的調研組在南海之濱,有的視察團在高原之巔。

在青海,全國政協副主席韓啟德率隊的委員視察團,著力點在“健康”二字。

健康產業的發展關係國計民生,近年來有關健康產業發展的話題,越來越受到全國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的關注,提交了很多富有針對性的提案。此次委員視察團正是圍繞“健康產業發展情況”在大美青海進行解剖麻雀式的研究。

“要著力發展健康服務新業態、促進醫藥產業發展。通過發揮好政府和市場的各自作用,利用產業融合、集聚效果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健康產業品牌。”這是委員們在健康產業上達成的共識。

健康產業發展情況和海洋裝備現代化建設還只是部分縮影。此外,圍繞農村發展新動能、收入分配、醫療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及文博創意產業等,全國政協五個調研組其實在分頭“行動”,各種精彩竟不能一一盡數。

深入而扎實的調研視察活動言猶未盡,就在今天,全國政協“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就要正式舉行。在這個舞臺上,將有更多的常委委員們,繼續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貢獻真知灼見,從這個意義上講,大幕拉開,敬請期待。

然而,我國科技成果轉化不暢的問題還是長期受到各界關注。為此全國政協圍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主題,再派出一支調研組分別到江蘇、吉林兩省多地調研。

究竟應該如何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使創新成果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如何強化創新企業主體地位,更好地推進和發揮科技創新在實體經濟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如何更好地貫徹實施《成果轉化法》,讓高校和科研機構釋放潛力?隨著走訪和深入研究論證,相信在此次常委會上,委員們會對這些問題做出精彩回答。

同樣,作為一個問題的另外一面。建設高效協同國家創新體系,加強各類創新主體間合作,離不開產學研用緊密集合,推進科教融合發展。

還是在浙江,幾乎“創新驅動”的特邀常委視察團剛剛離開,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家瑞率隊的調研組擦肩而來,他們則正是著力從“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推進產學研用緊密結合”上為創新轉型發展尋求著共同的解決之道。

幾天時間裡,調研組馬不停蹄在近二十處考察點上輾轉,逐漸理出頭緒:解決產學研用難題要一條扁擔挑兩頭,既要激發轉化鏈兩頭,科技力量和企業的動力,也要做好中間服務,打通科技

轉化最後一公里。

推動“三去一降一補”取得實質性進展

南昌市青山湖區的高新開發區內,坐落著一家有著40多年發展歷史的中藥企業———江中集團。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降低企業財務杠杆率,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行為”調研組到來之時,江中集團剛剛走過了從高杠杆擴張發展到去杠杆回歸主業的艱難歷程。

“江中集團也曾因為各種原因,投資過商業地產項目,導致負債率一度高達80%。”在向調研組彙報情況時,江中集團財務總監劉為權現在說起來已是風輕雲淡,但只有他最清楚當時的驚心動魄。

好在,走了彎路的江中集團在關鍵時刻選擇了及時“止損”,並通過引進外部股東實施股權結構多元化改革,實現了管理層股權激勵,改革中最關鍵的一環是實現主輔分離,集中資源發展製藥業務,果斷退出地產業務,保全了“江中”。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從政府有關部門到銀行乃至企業,圍繞“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進行了大量探索。

為了能從財政金融體系上,給企業坐診,為行業把脈,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過去的半年可謂忙得腳不沾地,接連就“降低企業財務杠杆率,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行為”“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促進金融體制改革,規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等主題進行發力,而這些調研活動佔據了全國政協全年相關主題視察調研的1/3。

調研中,像江中集團這樣地方基層鮮活的事例,不斷吸引和啟迪著委員們。並非所有高杠杆率企業都有這樣的幸運。針對如何降低企業杠杆率,調研組每到一處,均與地方相關人士展開了熱烈而充分的討論,原定3個小時一場的座談會,每一場都超時結束,以至於調研組組長、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彭小楓風趣地說:“座談會開得很好,準備、交流都很充分,但給組長總結的時間卻如此少。”即便如此,彭小楓還是抓住不多的發言時間,提出四點建議:“在去杠杆問題上,態度要積極,步驟要穩妥,程式要規範,措施要具體。”

如果繼續深入探尋企業高杠杆率問題,企業為什麼不惜涉險採用金融高杠杆促進發展?除了企業快速擴張本身的需要,民間投資活力不足的因素不容忽視。

在“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促進民間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專題調研中,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毅中坦言,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對保持穩定增長、創造就業崗位、培育發展新動能、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而調研組在當地瞭解到的當前民間投資仍存在放寬准入不徹底、扶持政策不到位、投資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也將會經過梳理和反復研究後,遞交詳細調研報告,以期完善相關政策之效果。

推進各領域改革,打造經濟發展新增長點

在很多人看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路子走的如何,要看有沒有形成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新的增長點有沒有?在哪裡?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已經講過,新的增長點不但有,而且大量存在、潛力巨大。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新的增長點就在我們身邊,蘊含在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當中。新的增長點在基礎建設、新型產業、服務業等中,也在13億多人的基本需求中,在日益增加的中等收入群體中。

那麼這些領域的改革發展是否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增長點?只有深入調研才有發言權。

向“藍色引擎”尋求發展動力的全國政協“加強海洋裝備現代化建設,提高海洋經濟開發能力”調研組,6月21日剛剛結束了在海南和福建的調研,委員們對中國南海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潛力和前景印象深刻。

但在對海南和福建的船舶維修製造的調研中,調研組同樣發現了海洋裝備製造業的困境,“現在是海洋裝備現代化建設程度,跟不上海洋經濟開發的需求。在核心關鍵零部件上我們一直跟在一些海洋強國的後頭,處於產業鏈和附加值的低端。”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孫淦直言不諱,他建議,要鼓勵國家大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企業,通過控股加強海工產品的自主設計能力,搶佔產業制高點。

同樣是在這個初夏的6月,有的調研組在南海之濱,有的視察團在高原之巔。

在青海,全國政協副主席韓啟德率隊的委員視察團,著力點在“健康”二字。

健康產業的發展關係國計民生,近年來有關健康產業發展的話題,越來越受到全國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的關注,提交了很多富有針對性的提案。此次委員視察團正是圍繞“健康產業發展情況”在大美青海進行解剖麻雀式的研究。

“要著力發展健康服務新業態、促進醫藥產業發展。通過發揮好政府和市場的各自作用,利用產業融合、集聚效果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健康產業品牌。”這是委員們在健康產業上達成的共識。

健康產業發展情況和海洋裝備現代化建設還只是部分縮影。此外,圍繞農村發展新動能、收入分配、醫療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及文博創意產業等,全國政協五個調研組其實在分頭“行動”,各種精彩竟不能一一盡數。

深入而扎實的調研視察活動言猶未盡,就在今天,全國政協“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就要正式舉行。在這個舞臺上,將有更多的常委委員們,繼續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貢獻真知灼見,從這個意義上講,大幕拉開,敬請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