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育兒的幾個關鍵點,你知道嗎?

1歲前請自己帶孩子, 6歲前要對孩子說不, 12歲前重視心理撫養, 育兒這些關鍵時點你知道嗎?

孩子的很多心理問題都源於12歲之前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方式

一般而言, 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或心理問題如:翹課、撒謊、網癮、頂撞父母、離家出走、動輒自殺、還有打架傷害、參與搶劫等“發病期”多在12歲前後至18歲前後。 但是, 這一年齡段的行為問題和相關的心理問題都源於12歲之前。 而且源于父母對孩子的撫養方式。

在做父母之前您是否想過下列問題:

你是否有足夠的時間來陪伴孩子成長?

你是否有足夠的耐心來陪伴孩子?

你是否知道孩子需要什麼樣的“心理撫養”?

因為, 現代社會你不教育, 電視、網路會教育他(她), 當你發現孩子身上出現種種“毛病”時, 你再行動已晚——心理發展有關鍵期。

總之:在人能出現的諸種心理現象中有感知、情緒、情感、注意、觀察、表達、觀念,

還有興趣、性格、意志, 當然家長最關心的是智力, 相關的還有記憶、概括、判斷、推理、想像等能力培養。

孩子在依戀期裡, 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

心理學研究發現, 若是人在生命早期長期沒有得到這種依戀的滿足, 就容易產生不滿足感、從而產生煩躁、敏感、神經質等性格障礙。 所以, 專家建議, 對於3歲以內的嬰幼兒(尤其是1歲以內), 應該保證1-2個固定的撫養人, 而不應該總在變換照看者。

鑒此, 需要所有的父母明白:在準備懷孕、準備養育孩子時, 一定要做好思想準備, 在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不管如何辛苦, 一定要自己帶孩子!不要讓孩子離開你, 尤其是初生的第一年!

孩子言語發育需要愛的嘮叨

孩子幼小的時候(尤其1歲半之內)只有物質撫養是不夠的, 不管他是否反應, 也不管他能否聽懂, 撫養人在用照顧表達愛的時候還一定要多嘮叨些……讓他(她)耳邊留下媽媽的細語, 父親低沉的音質, 因為這時所有的嘮叨聲音都和你們照顧他(她)並讓他(她)產生滿足而形成的快樂記憶相聯繫。

那是他(她)今後不需要理由而愛你們、戀你們的基礎之一:熟悉的聲音……

在孩子六歲前對他說“不!”

父母的養育之愛要有知性, 不要給孩子一種誤讀的可能。 那麼, 如何對年幼的孩子“說不”呢?方法是:

第一, 選擇孩子早期表現出任性的時間, 一般應該在3-5歲。

第二, “說不”的環境要講究, 要讓孩子單獨面對你, 而不要讓他在眾人面前、或在其他親屬而前面對你。

第三, 初次這樣做, 孩子可能會繼續哭……, 這時父母一不要打他, 二不要罵他, 三不要在這時給他講道理, 因為他還小, 很多言語還不太明白;

第四、不要走開, 因為要讓他一直感受你不讓步的態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