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研發人員的考核,沒你想像的那麼難!

居然有62%的HR不約而同的提到了一個問題:研發部門的績效考核該怎麼搞定!?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難度不小, 但畢竟是用戶的需求與心聲,

不能置之不理啊~(一臉正經狀), 不過我還是要把醜話說在前頭:

1、如果期待這一篇文章解決你們公司所有的考核難題, 那出門請左轉;

2、別人花幾百萬做諮詢項目, 你想免費拿一套走的話, 那參照第一條;

3、本文結合個人在企業的經歷, 有一定個人色彩, 如有不同的看法, 歡迎在評論區指正。

績效考核不適用研發類職位?

鄉親們, 醒醒吧!

每次一看到有人鼓吹幹掉、罷免、取代績效考核, 我總想和他們坐下來好好聊(si)聊(bi), 能秉持這個觀點的理由到底是啥?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去開家公司, 就拍著腦袋給員工發獎金麼?還是用人人平等大鍋飯?抑或是你壓根就不發?

說句難聽的, 拍腦袋弄的結果, 那也是績效考核, 只是效果比你瞧不起的那些績效方式方法更差而已;

錯誤觀點一:高科技行業不適合績效考核!

有人會認為, 高科技行業就沒法考核, 績效考核會扼殺創新;那我就問一句:你就算去到美國當教授, 你也得拿出能反映出你水準的教學成果和科研成績吧, 難道這不是績效考核麼?

錯誤觀點二:研發的開發週期太長, 不適合績效考核

還有人認為:研發是一條長線, 可能需要半年或者一年才做才的出來, 所以月度季度的績效考核並不合適。

那我問你:就不能搞點里程碑的成果出來?就不能分解出 一些階段性的成果出來?就算你做的東西實在難度太大, 但總得有個東西能讓大家看到你在進步是不是?如果公司一點都不考核, 就坐那等著幾個人在那裡毫無進展的憋大招, 這種公司你敢進?

觀點三:績效考核是上司擠兌人的工具

有人評價說, 績效考核就是你的領導:說你行你就行, 說你不行行也不行。

確實, 這是一個弊端, 但這個問題貌似在領導本身評價不客觀, 而並不是績效考核本身的問題啊。

如果一位中層幹部, 管理能力業務能力都強的話, 他的手下一定是願意跟隨的, 我也沒哪家正常的企業, 天天喊著要取消績效考核的。

沒有規矩, 不成方圓。 讓辛勤工作的貢獻大的員工獲得更多的回報, 讓組織有機制去剔除破壞團隊戰鬥力的不合適的人員,

這就是我們說的績效考核價值。

相比於無法精確量化工作而造成的一些困擾;一個無序的管理環境, 一個你今天幹了活都不知道明天會不會被認可的失控的狀態, 才是真正可怕的東西。

OKR是研發人員的福音和解藥?

這TM就尷尬了

大家仔細回憶一下, 我們這幾年身邊的流行的管理工具, 是不是都在經歷:爭相傳送、大幹快上、淺嘗輒止、偃旗息鼓, 這四個過程。

之前是KPI, 現在輪到了OKR。

作為績效管理界的新寵, OKR的名頭卻非常響亮, 聽起來似乎要勇奪績效考核第一工具的桂冠, 但作為HR, 我們問一下自己, 你所瞭解有哪些企業正在普及OKR?恐怕能說出3-5家已經非常難得了吧。

為何像BAT、華為、聯想、海爾等優質的高科技公司都沒有普及OKR呢, 是他們不知道OKR麼?答案顯然並不是,我想那些優質的企業都沒有普及OKR,有一重要的原因就是:OKR的評價結果不和個人利益直接掛鉤啊。

誰都知道,衡量一家公司好不好,最重要的指標是業績;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最重要的指標是績效考核的結果。這兩者都和金錢有關,但現在OKR卻告訴你不能和金錢相掛鉤。業績做的好不好與我們的的收入都沒什麼影響,那請問老闆圖啥?員工圖啥?難道圖一個老闆畫過的虛無縹緲的餅?

小匯不是想全盤推翻OKR,但是你有沒有發現,OKR這東西其實挺詭異的。

比如說我說今年研發效率提升50%,看上去特別的可度量,但是實際統計口徑最後是我自己出的。換句話說,在OKR考核下,我要做的事其實是“吹個牛逼讓老闆覺得牛逼,並且最後證明我做到了或者做不到”。

所以說,OKR適合是極為自律、自我驅動力極強的團隊。但看看普遍的管理環境,我就TMD尷尬了。

研發類職位的考核

江湖上盛傳的3大流派

關於研發人員的績效考核,經過那麼多企業的試驗、試錯、打臉、實踐、完善,基本可以分為了3大流派,這3大流派並非孤立存在,他們經常交叉與合作,只是3大流派一直在爭奪江湖第一霸主的位置。

一、業績導向派:

這一派人多勢眾,是研發江湖第一大門派。

他們認為研發的產出就是業務結果,業務結果衡量的主要標準就是規模和收入(產品佔有率,產品銷售額),這個流派優點是只看結果,比較受投資人/公司高管的認可。

2、過程導向派:

這一派最近幾年也是發展迅速,他們很大一部分成員是從業績導向派投靠而來。

3、產品至上派:

這一派供奉約伯斯為祖師爺,目前在三大派中人數最少,但大多都有情懷。

這一派的產出這塊的判斷往往憑藉主觀感受,但也因為有著強烈個人審美和產品感覺,一旦方向走對了,就甩前兩大幫派一條街,這個門派裡的長老就變得至關重要。

3大流派各有優劣,江湖人士紛爭不休。

不管怎麼爭論,3種流派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陷,也是研發考核的致命缺陷是:一旦完全嚴格量化考核,聰明的開發人員都會找到各種方法來規避指標體系本身的漏洞。

所以說,沒有一個考核流派是完美的,我們只能取當中最適合自己的。

3大門派進行指標設計

容易遺忘哪些重要指標

談到研發類指標設計,HR都是一臉的愁容,常規的研發人員績效考核的指標HR都懂。

小匯來總結一下那些不怎麼被重視,卻很重要的指標:

一:要保證有品質地產出,去支撐業務需求的指標

研發部門要回應業務的需求,在回應的過程中,回應的品質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回應後做出來的是辣雞,那回應有個P用!?

快速保證品質地支撐業務需求,研發品質指標就很關鍵,比如:

業務需求響度

系統可用性

開發關鍵流程完成度

需求影響度:結合月度計畫與月度計畫的完成度,看研發的產出是否與業務是直行對齊的(或是落後的)。

系統可用性:挑選業務流程的關鍵路徑,涉及影響這裡的故障的都算作影響系統可用性。

開發關鍵流程完成度:通過資料度量來反推關鍵流程的執行品質, 例如:轉測試,發佈回退這些;

有了這三點,才能說研發人員的的產出是支撐了業務的發展,否則研發部門就等於是關上門自己自嗨。

二:要有預見及應付變化的指標項

在考核過程中,很多企業都選擇依據過往經驗判斷所設定的,結果性指標。

但實際隨著業務快速發展,團隊成員也需要成長,所以每年都需要一些有預見性能夠應付未來變化的考核項。這樣以便於團隊成員更快更好的成長。

這類指標大致可分為:

1、新技術研究引用:主要通過業務需求多少使用新技術占比度量

2、突破創新型優化,主要通過產品功能的突破與創新,來節省公司成本

3、模組重構,性能優化形專案、可以通過單機壓測值來度量

三:大型跨部門專案的完成度

大型專案需要跨組聯調的很多,但如果不在各自KPI項目裡面,其實有時候會比較難推動,所以HR在設計指標的時候,需要增加這麼一向。

對於大型專案,Review的過程也可以發現KPI目標的制定是否有可度量的方式,如果不行,那需要再次細化KPI,避免出現最後核算的時候,確認不了是否能完成。

所以說,在給研發團隊做指標的時候,千萬不要只是跟著產品走,還要看回應、看品質、看發展、看合作。

研發類職位考核最大坑

強行量化!

研發人員量化難度大,所以很多小夥伴會選擇強行去量化,這樣做其實對研發人員非常不友好,研發人員會認為HR故意找茬。

研發人員的品質考核分為以下三部分:

代碼品質:代碼本身的品質決定了對後續開發的友好程度

研發品質:研發階段產生的bug

運維品質:產品上線以後的故障情況和資源消耗情況

第一類,很難量化,小匯的建議是不要去量化,一旦量化內部撕逼會很嚴重,這一項可以只作為努力提高的方向和主觀考核依據。

第二類,做研發的小夥都知道,很難用bug數量來衡量研發品質,建議讓研發人員給HR列一張Bug等級表,嚴重Bug當然要扣分,無關緊要的Bug你扣分就過分了。

第三類,這是可以完全量化的,通過線上伺服器消耗、故障恢復時長等來做考核,這種考核的優點同樣是投資人和老闆看得見,不需要擔心指定的KPI偏離了大方向。

總之,小匯給研發人員做過考核的經驗就一句話:寧肯用主觀評價,也不要引入錯誤的量化指標。

Q&A:

1、研發人員績效考核要不要引入態度考核?

答:很有必要,工作態度和責任心,思維能力這些可能更加難以量化,但是對於研發人員考核卻很重要。開發團隊強調的是自我主動,自我管理,完全強過程下得規範和約束往往並不能發揮團隊最大效率。

2、我們公司規模不大,要不要參考大公司的的考核模式?

答:求你了,別給自己自找麻煩

3、研發人員績效考核方面如果推薦一本書,你會推薦哪一本?

答:還是大師德魯克的《人與績效》

4、我想系統學習績效管理,有沒有推薦的課程?

答:有,《績效設計關鍵實踐》,好評超過98%,超高人氣的課程,課後送工具、送書籍,送課程。

近期安排:2017年7月07-08日,座標上海;2017年9月22-23日,座標成都。

索要課件及相關資料,↙點擊閱讀原文

是他們不知道OKR麼?答案顯然並不是,我想那些優質的企業都沒有普及OKR,有一重要的原因就是:OKR的評價結果不和個人利益直接掛鉤啊。

誰都知道,衡量一家公司好不好,最重要的指標是業績;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最重要的指標是績效考核的結果。這兩者都和金錢有關,但現在OKR卻告訴你不能和金錢相掛鉤。業績做的好不好與我們的的收入都沒什麼影響,那請問老闆圖啥?員工圖啥?難道圖一個老闆畫過的虛無縹緲的餅?

小匯不是想全盤推翻OKR,但是你有沒有發現,OKR這東西其實挺詭異的。

比如說我說今年研發效率提升50%,看上去特別的可度量,但是實際統計口徑最後是我自己出的。換句話說,在OKR考核下,我要做的事其實是“吹個牛逼讓老闆覺得牛逼,並且最後證明我做到了或者做不到”。

所以說,OKR適合是極為自律、自我驅動力極強的團隊。但看看普遍的管理環境,我就TMD尷尬了。

研發類職位的考核

江湖上盛傳的3大流派

關於研發人員的績效考核,經過那麼多企業的試驗、試錯、打臉、實踐、完善,基本可以分為了3大流派,這3大流派並非孤立存在,他們經常交叉與合作,只是3大流派一直在爭奪江湖第一霸主的位置。

一、業績導向派:

這一派人多勢眾,是研發江湖第一大門派。

他們認為研發的產出就是業務結果,業務結果衡量的主要標準就是規模和收入(產品佔有率,產品銷售額),這個流派優點是只看結果,比較受投資人/公司高管的認可。

2、過程導向派:

這一派最近幾年也是發展迅速,他們很大一部分成員是從業績導向派投靠而來。

3、產品至上派:

這一派供奉約伯斯為祖師爺,目前在三大派中人數最少,但大多都有情懷。

這一派的產出這塊的判斷往往憑藉主觀感受,但也因為有著強烈個人審美和產品感覺,一旦方向走對了,就甩前兩大幫派一條街,這個門派裡的長老就變得至關重要。

3大流派各有優劣,江湖人士紛爭不休。

不管怎麼爭論,3種流派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陷,也是研發考核的致命缺陷是:一旦完全嚴格量化考核,聰明的開發人員都會找到各種方法來規避指標體系本身的漏洞。

所以說,沒有一個考核流派是完美的,我們只能取當中最適合自己的。

3大門派進行指標設計

容易遺忘哪些重要指標

談到研發類指標設計,HR都是一臉的愁容,常規的研發人員績效考核的指標HR都懂。

小匯來總結一下那些不怎麼被重視,卻很重要的指標:

一:要保證有品質地產出,去支撐業務需求的指標

研發部門要回應業務的需求,在回應的過程中,回應的品質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回應後做出來的是辣雞,那回應有個P用!?

快速保證品質地支撐業務需求,研發品質指標就很關鍵,比如:

業務需求響度

系統可用性

開發關鍵流程完成度

需求影響度:結合月度計畫與月度計畫的完成度,看研發的產出是否與業務是直行對齊的(或是落後的)。

系統可用性:挑選業務流程的關鍵路徑,涉及影響這裡的故障的都算作影響系統可用性。

開發關鍵流程完成度:通過資料度量來反推關鍵流程的執行品質, 例如:轉測試,發佈回退這些;

有了這三點,才能說研發人員的的產出是支撐了業務的發展,否則研發部門就等於是關上門自己自嗨。

二:要有預見及應付變化的指標項

在考核過程中,很多企業都選擇依據過往經驗判斷所設定的,結果性指標。

但實際隨著業務快速發展,團隊成員也需要成長,所以每年都需要一些有預見性能夠應付未來變化的考核項。這樣以便於團隊成員更快更好的成長。

這類指標大致可分為:

1、新技術研究引用:主要通過業務需求多少使用新技術占比度量

2、突破創新型優化,主要通過產品功能的突破與創新,來節省公司成本

3、模組重構,性能優化形專案、可以通過單機壓測值來度量

三:大型跨部門專案的完成度

大型專案需要跨組聯調的很多,但如果不在各自KPI項目裡面,其實有時候會比較難推動,所以HR在設計指標的時候,需要增加這麼一向。

對於大型專案,Review的過程也可以發現KPI目標的制定是否有可度量的方式,如果不行,那需要再次細化KPI,避免出現最後核算的時候,確認不了是否能完成。

所以說,在給研發團隊做指標的時候,千萬不要只是跟著產品走,還要看回應、看品質、看發展、看合作。

研發類職位考核最大坑

強行量化!

研發人員量化難度大,所以很多小夥伴會選擇強行去量化,這樣做其實對研發人員非常不友好,研發人員會認為HR故意找茬。

研發人員的品質考核分為以下三部分:

代碼品質:代碼本身的品質決定了對後續開發的友好程度

研發品質:研發階段產生的bug

運維品質:產品上線以後的故障情況和資源消耗情況

第一類,很難量化,小匯的建議是不要去量化,一旦量化內部撕逼會很嚴重,這一項可以只作為努力提高的方向和主觀考核依據。

第二類,做研發的小夥都知道,很難用bug數量來衡量研發品質,建議讓研發人員給HR列一張Bug等級表,嚴重Bug當然要扣分,無關緊要的Bug你扣分就過分了。

第三類,這是可以完全量化的,通過線上伺服器消耗、故障恢復時長等來做考核,這種考核的優點同樣是投資人和老闆看得見,不需要擔心指定的KPI偏離了大方向。

總之,小匯給研發人員做過考核的經驗就一句話:寧肯用主觀評價,也不要引入錯誤的量化指標。

Q&A:

1、研發人員績效考核要不要引入態度考核?

答:很有必要,工作態度和責任心,思維能力這些可能更加難以量化,但是對於研發人員考核卻很重要。開發團隊強調的是自我主動,自我管理,完全強過程下得規範和約束往往並不能發揮團隊最大效率。

2、我們公司規模不大,要不要參考大公司的的考核模式?

答:求你了,別給自己自找麻煩

3、研發人員績效考核方面如果推薦一本書,你會推薦哪一本?

答:還是大師德魯克的《人與績效》

4、我想系統學習績效管理,有沒有推薦的課程?

答:有,《績效設計關鍵實踐》,好評超過98%,超高人氣的課程,課後送工具、送書籍,送課程。

近期安排:2017年7月07-08日,座標上海;2017年9月22-23日,座標成都。

索要課件及相關資料,↙點擊閱讀原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