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由楠木談歷史:一天二帝南北京,東瀛關羽挽危瀾

楠木, 又叫楠樹、楨楠(堅硬的楠)、雅楠(雅致的楠), 是樟科楠屬和潤楠屬中各樹種的統稱, 有金絲楠、香楠、水楠等很有名的種類。

楠木是高大的喬木,

成熟的楠木可達30多米高, 它的樹幹通直, 樹形修長而曼妙。 楠木的木材有香氣, 紋理直而結構細密, 不易變形和開裂, 是建築、高級傢俱等的優良木材, 古時候常常用於建造宮殿和寶船。

楠木的小枝條通常較細, 葉子是革質的, 橢圓形或披針形, 花期4月到5月, 花色白色或淺黃, 小花排成圓錐花序。

杜甫有詩歌《高楠》:楠樹色冥冥, 江邊一蓋青。 近根開藥圃, 接葉制茅亭。

落景陰猶合, 微風韻可聽。 尋常絕醉困, 臥此片時醒。 ~杜老師看來很擅長草藥學。

蘇東坡亦有詩《題雙楠軒》雲:南軒前頭兩佳木, 先生撫玩常不足。 尤愛薰風五月初, 白銀花開光照屋。 ~蘇居士道出了楠木的花期和花色。

楠木的背後, 也有一些有趣的歷史。

在日本,

有一位類似于中國關王爺的“武神”, 這位“日本的關羽”名叫楠木正成。

楠木正成

日本歷史上有三大幕府:第一是源賴朝在1192年(在中國是南宋)建立的鐮倉幕府, 總部鐮倉;第二是足利尊氏在1338年(在中國是元朝)建立的室町幕府, 總部京都;第三則是德川家康在1600年(在中國是明朝)建立的江戶幕府,

總部江戶, 也就是今天的東京。

日本的幕府政治是世界歷史中的一朵奇花, 這個幕府就是“軍政府”, 是“強人政治”, 幕府的首領叫“征夷大將軍”, 名義上受天皇的冊封是天皇的臣子, 可實際上卻是世襲的天皇他大爺!就這麼說吧, 天皇就是漢獻帝, 而征夷大將軍就是曹操。

不過日本的幕府將軍有一點還是蠻好的, 他們雖然強悍攬權, 但卻從來不要覬覦天皇的皇位, 實權是要的, 虛名那是不要不要的, 這一點很聰明, 和曹操也很像。 所以日本歷史上, 雖然一會子有藤原氏的攝關政治(相當於攝政王), 一會子又有將軍的幕府統治, 可是天皇終究保持了所謂“萬世一系”, 名義上的一國之主還是他們家的。

談到日本歷史, 有一個詞叫“倒幕”相信大家比較熟悉。 一般提到倒幕, 指的是江戶幕府的末期, 西方列強入侵日本, 江戶幕府狼狽應對、左支右絀、醜態百出, 於是幕府手下那些素來不服的小弟諸侯們便聯合起來倒幕, 最後終於倒幕成功、明治維新、廢藩置縣、君主立憲, 日本搖身一變成為東亞的強權、中國的夢魘。 這一段歷史的確是風起雲湧、群英薈萃、異常精彩, 的確很值得中國人好好地反思和學習。 但是, “倒幕”還有其他的意思。

三大幕府, 有兩個是被倒掉的, 只有室町幕府不是。

室町幕府的大本營建立在京都, 就是天皇朝廷所在的京都。 這個幕府後期相當衰弱, 可以說它是自己萎靡掉的, 有點像漢唐末世的藩鎮割據。

那麼“倒幕”呢, 還有一個所指就是倒的“鐮倉幕府”, 我們今天要講的楠木正成的故事也是發生在鐮倉時代的末期。

鐮倉幕府, 大本營在日本的鐮倉市。 鐮倉市在今天只是一個擁有18萬人的小城, 可是在昔日, 卻是全日本的政治中心。

鐮倉幕府是奇花中的奇花。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在鐮倉時期, 日本真正的掌門人不是天皇, 也不是將軍, 而是-將軍名義之下的所謂“執權”!

源賴朝

鐮倉幕府的開山掌門叫源賴朝,妻子叫北條政子。源賴朝在日本歷史中極有名的“源平合戰”(兩大武士家族源家和平家爭奪日本大柄的戰爭)中徹底擊潰平氏之後,在1192年開創了“鐮倉幕府”,大權獨攬、顧盼自雄、得意洋洋。可是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七年之後賴朝身死,嫡子源賴家繼位將軍,可是賴家能力不足又惹惱了老媽北條政子,於是老媽聯合外公北條時政廢掉了源賴家另立次子源實朝為將軍,北條氏自稱“執權”~執掌大權~這是日本的司馬昭啊!

次年,前將軍源賴家被人暗殺,然後十五年後的1219年,北條政子的弟弟、源賴家和源實朝的舅舅北條義時挑唆源賴家的遺子公曉暗殺了源實朝,隨後以此為藉口殺掉了公曉,於是源賴朝絕嗣,源家再也不能威脅北條家的統治地位了!

所以源賴朝的妻子北條政子,根本就是日本的呂後嘛,不過呂後的娘家人並未掌權太久,呂後一死呂家馬上就垮了台,可是北條政子的北條家,那統治藝術可是相當高的,鐮倉幕府總共維持了141年,除了前27年是源家的三代將軍當權之外,其它114年那可都是北條家說了算。

尤其是第八代執權北條時宗還曾帶領日本軍隊抗擊了入侵的蒙古軍隊,最終在颱風的幫助之下才得以保全,倖免於蒙古帝國的征服。

蒙古征日

可是,花無百日好人無千日紅,北條家的鐮倉幕府慢慢也走到了盡頭。1318年,日本的後醍醐天皇即位,他決心恢復皇室的權威,幹掉礙眼的幕府。

後醍醐

後醍醐天皇有點像曹魏帝國的曹髦皇上,就是那位對司馬昭恨入骨髓,一語道破“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天機,然後親自率領三百宮人勇士攻打司馬幕府的那位轟轟烈烈的帶頭大哥。

曹髦倒幕很英勇但是也很魯莽,魯莽的話就很難成事了,司馬昭的手下賈充的手下成濟一槍將曹髦皇上的胸口刺了個大窟窿,於是曹髦以身殉國,然後,莽夫成濟被司馬昭殺掉以泄天下之憤。

後醍醐天皇要倒幕的決心那是和曹髦皇上一樣一樣、天日可鑒的,但是過程卻要曲折多了。

後醍醐天皇組織了三次倒幕。第一次叫“正中之變”,失敗,親天皇的主要大臣被流放。第二次叫“元弘之亂”,失敗,天皇本人被流放。第三次,天皇由流放地神奇潛逃回本州,在一個名叫“船上山”的地方扯起“勤王”的大旗,各地豪族如新田義貞、楠木正成等紛紛起兵響應,幕府重臣足利高氏臨陣倒戈,鐮倉幕府滅亡。

時間拉回一點。話說“元弘之亂”那一段艱難歲月啊,幕府脅迫後醍醐,天皇亡命笠置山。天皇兄那可真是淒淒慘慘戚戚,眼看自己的政治前途毀於一旦,他正在寺廟裡面愁苦哀思之際,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一株楠樹之下一個武士向自己宣誓效忠。第二天夢醒,天皇找人解夢,解夢專家說:“夢裡應著一個姓楠的武士,這個武士將會幫助您平定天下,奪回大權。”於是天皇很高興地相信了,他命人在附近尋找這位姓楠的武士,真巧,他很快就找到了,這位武士,叫做楠正成,天皇給他改名為楠木正成。

赤阪城之戰

於是楠木正成就幫助後醍醐天皇刷刷刷地削平天下。這位“日本的關羽”、“日本的武神”還真不是蓋的,利用他的武勇和智謀,多次上演以少勝多的奇跡,兩年之後的1333年(在中國是元朝中後期)終於和護良親王、新田義貞、倒戈過來的幕府大將足利高氏等人一起擊破了鐮倉幕府,幕府末代執權北條守時自殺身亡,北條家於是永久退出了政治舞臺。

革命成功之後,國家元首-後醍醐天皇躊躇滿志,搞起了“建武新政”,他希望日本的天皇能夠像中國的皇帝一樣大權獨攬、乾綱獨斷,要知道在此之前天皇們可是受了幾百年的鳥氣,要麼是後族藤原氏強行攝政,要麼是源家和北條家的武士蠻橫地搞軍政府。於是乎,後醍醐同志便幹勁十足地幹了起來。

可是他的改革太過激進,並不切合日本的實際,尤其是,他觸犯到了武士群體的利益。幫助天皇倒幕的武士們很快發現,他們非但不能得到天皇的嘉獎,反而還要面臨失去領地的窘境。

很快,天皇同志得罪了一大幫人,尤其是牆頭草足利高氏同志,他現在已經由天皇賜名“足利尊氏”(因為天皇名叫尊治,把這個尊字傳給他了),足利尊氏帶領天下武士造反,打得天皇滿地找牙,情勢十分危急。

足利尊氏

足利尊氏造反了,可是,還是有忠於後醍醐的人,那便是楠木正成和新田義貞等人。

於是,楠木正成和和新田義貞等人開始對抗足利尊氏,那個時候,足利尊氏已經自封為新任的征夷大將軍,並且攻下京都扶持了一位新天皇光明天皇,而後醍醐天皇則跑到了吉野,堅持不退位,京都在北邊吉野在南邊,於是,日本所謂“一天二帝南北京”的南北朝開始了。

吉野宮

後醍醐天皇比較急躁,他拼命催促楠木正成和足利尊氏決戰,可是楠木兄這邊只有幾百人,幕府那邊有幾萬人。要知道,全天下的武士,幾乎都站在足利尊氏一邊。

楠木兄希望打遊擊戰,但是天皇兄堅持自己是堂堂的正統,必須速速決戰。

於是建武3年5月25日,後醍醐天皇與足利尊氏的決戰-湊川之戰打響,楠木正成率領幾百人對壘幕府軍幾萬人,這下當然“武神”也沒轍了,楠木兄戰死沙場。

後來,新田義貞、後醍醐天皇也先後死去,但是日本的南朝仍然頑強抵抗了六十多年,直到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之時,北朝才用坑蒙拐騙的方式吞併了南朝。今天的日本皇室,就是北朝一脈。

順便說一句,南北朝合併的時候,北邊的天皇叫後小松天皇,他有一個著名的兒子,叫“聰明的一休”!

一休宗純

北朝的天皇雖然勝利了,可是又得開始受幕府將軍的鳥氣了,他們被赳赳武夫們欺壓得手上無權不說,手裡還沒有錢,連過個平常日子都十分困難,這情形竟然一搞就又是五百年,做個揚眉吐氣的皇上-如中國皇帝那樣-怎麼就那麼難呢?他們一定很豔羨吧!

源賴朝

鐮倉幕府的開山掌門叫源賴朝,妻子叫北條政子。源賴朝在日本歷史中極有名的“源平合戰”(兩大武士家族源家和平家爭奪日本大柄的戰爭)中徹底擊潰平氏之後,在1192年開創了“鐮倉幕府”,大權獨攬、顧盼自雄、得意洋洋。可是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七年之後賴朝身死,嫡子源賴家繼位將軍,可是賴家能力不足又惹惱了老媽北條政子,於是老媽聯合外公北條時政廢掉了源賴家另立次子源實朝為將軍,北條氏自稱“執權”~執掌大權~這是日本的司馬昭啊!

次年,前將軍源賴家被人暗殺,然後十五年後的1219年,北條政子的弟弟、源賴家和源實朝的舅舅北條義時挑唆源賴家的遺子公曉暗殺了源實朝,隨後以此為藉口殺掉了公曉,於是源賴朝絕嗣,源家再也不能威脅北條家的統治地位了!

所以源賴朝的妻子北條政子,根本就是日本的呂後嘛,不過呂後的娘家人並未掌權太久,呂後一死呂家馬上就垮了台,可是北條政子的北條家,那統治藝術可是相當高的,鐮倉幕府總共維持了141年,除了前27年是源家的三代將軍當權之外,其它114年那可都是北條家說了算。

尤其是第八代執權北條時宗還曾帶領日本軍隊抗擊了入侵的蒙古軍隊,最終在颱風的幫助之下才得以保全,倖免於蒙古帝國的征服。

蒙古征日

可是,花無百日好人無千日紅,北條家的鐮倉幕府慢慢也走到了盡頭。1318年,日本的後醍醐天皇即位,他決心恢復皇室的權威,幹掉礙眼的幕府。

後醍醐

後醍醐天皇有點像曹魏帝國的曹髦皇上,就是那位對司馬昭恨入骨髓,一語道破“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天機,然後親自率領三百宮人勇士攻打司馬幕府的那位轟轟烈烈的帶頭大哥。

曹髦倒幕很英勇但是也很魯莽,魯莽的話就很難成事了,司馬昭的手下賈充的手下成濟一槍將曹髦皇上的胸口刺了個大窟窿,於是曹髦以身殉國,然後,莽夫成濟被司馬昭殺掉以泄天下之憤。

後醍醐天皇要倒幕的決心那是和曹髦皇上一樣一樣、天日可鑒的,但是過程卻要曲折多了。

後醍醐天皇組織了三次倒幕。第一次叫“正中之變”,失敗,親天皇的主要大臣被流放。第二次叫“元弘之亂”,失敗,天皇本人被流放。第三次,天皇由流放地神奇潛逃回本州,在一個名叫“船上山”的地方扯起“勤王”的大旗,各地豪族如新田義貞、楠木正成等紛紛起兵響應,幕府重臣足利高氏臨陣倒戈,鐮倉幕府滅亡。

時間拉回一點。話說“元弘之亂”那一段艱難歲月啊,幕府脅迫後醍醐,天皇亡命笠置山。天皇兄那可真是淒淒慘慘戚戚,眼看自己的政治前途毀於一旦,他正在寺廟裡面愁苦哀思之際,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一株楠樹之下一個武士向自己宣誓效忠。第二天夢醒,天皇找人解夢,解夢專家說:“夢裡應著一個姓楠的武士,這個武士將會幫助您平定天下,奪回大權。”於是天皇很高興地相信了,他命人在附近尋找這位姓楠的武士,真巧,他很快就找到了,這位武士,叫做楠正成,天皇給他改名為楠木正成。

赤阪城之戰

於是楠木正成就幫助後醍醐天皇刷刷刷地削平天下。這位“日本的關羽”、“日本的武神”還真不是蓋的,利用他的武勇和智謀,多次上演以少勝多的奇跡,兩年之後的1333年(在中國是元朝中後期)終於和護良親王、新田義貞、倒戈過來的幕府大將足利高氏等人一起擊破了鐮倉幕府,幕府末代執權北條守時自殺身亡,北條家於是永久退出了政治舞臺。

革命成功之後,國家元首-後醍醐天皇躊躇滿志,搞起了“建武新政”,他希望日本的天皇能夠像中國的皇帝一樣大權獨攬、乾綱獨斷,要知道在此之前天皇們可是受了幾百年的鳥氣,要麼是後族藤原氏強行攝政,要麼是源家和北條家的武士蠻橫地搞軍政府。於是乎,後醍醐同志便幹勁十足地幹了起來。

可是他的改革太過激進,並不切合日本的實際,尤其是,他觸犯到了武士群體的利益。幫助天皇倒幕的武士們很快發現,他們非但不能得到天皇的嘉獎,反而還要面臨失去領地的窘境。

很快,天皇同志得罪了一大幫人,尤其是牆頭草足利高氏同志,他現在已經由天皇賜名“足利尊氏”(因為天皇名叫尊治,把這個尊字傳給他了),足利尊氏帶領天下武士造反,打得天皇滿地找牙,情勢十分危急。

足利尊氏

足利尊氏造反了,可是,還是有忠於後醍醐的人,那便是楠木正成和新田義貞等人。

於是,楠木正成和和新田義貞等人開始對抗足利尊氏,那個時候,足利尊氏已經自封為新任的征夷大將軍,並且攻下京都扶持了一位新天皇光明天皇,而後醍醐天皇則跑到了吉野,堅持不退位,京都在北邊吉野在南邊,於是,日本所謂“一天二帝南北京”的南北朝開始了。

吉野宮

後醍醐天皇比較急躁,他拼命催促楠木正成和足利尊氏決戰,可是楠木兄這邊只有幾百人,幕府那邊有幾萬人。要知道,全天下的武士,幾乎都站在足利尊氏一邊。

楠木兄希望打遊擊戰,但是天皇兄堅持自己是堂堂的正統,必須速速決戰。

於是建武3年5月25日,後醍醐天皇與足利尊氏的決戰-湊川之戰打響,楠木正成率領幾百人對壘幕府軍幾萬人,這下當然“武神”也沒轍了,楠木兄戰死沙場。

後來,新田義貞、後醍醐天皇也先後死去,但是日本的南朝仍然頑強抵抗了六十多年,直到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之時,北朝才用坑蒙拐騙的方式吞併了南朝。今天的日本皇室,就是北朝一脈。

順便說一句,南北朝合併的時候,北邊的天皇叫後小松天皇,他有一個著名的兒子,叫“聰明的一休”!

一休宗純

北朝的天皇雖然勝利了,可是又得開始受幕府將軍的鳥氣了,他們被赳赳武夫們欺壓得手上無權不說,手裡還沒有錢,連過個平常日子都十分困難,這情形竟然一搞就又是五百年,做個揚眉吐氣的皇上-如中國皇帝那樣-怎麼就那麼難呢?他們一定很豔羨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