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裝個大屏就是互聯網汽車?來,讓有關部門給你打打分!

不是中控台上裝個大屏, 就可以號稱智慧汽車。 也不是簡單的手機與車互聯, 就可以自稱互聯網汽車。 如果你想買某款車, 它號稱自己是智慧、互聯網汽車, 有五花八門、天花亂墜的多種功能, 但可能實際買到手發現體驗感非常差, 是不是欲哭無淚呢?


6月23日,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汽研), 在渝正式對外發佈國內首個“i-VISTA智慧網聯汽車評價體系框架”, 這不僅是國內首家, 也是業內最權威、最專業的智慧網聯汽車評價體系。 它將對新車的智慧互聯網系統, 進行打分評級。

建立行業標準, 提供消費參考

智慧化、網聯化和新能源, 是汽車產業發展的三大趨勢, 尤其是智慧駕駛和車聯網技術, 如同給汽車裝上了“大腦”, 不僅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 而且將重新定義新型交通方式。 為站上這個風口, 各大汽車廠家現目前的產品紛紛以“大屏”為賣點、以手機互聯、語音控制、駕駛輔助為自誇,

但由於業內沒有統一標準和評價體系, 導致各家的技術在性能上良莠不齊, 另外因為產品體驗差, 如主動刹車是否安全、中控大屏是不是一種“反人類”設計等等問題, 在消費者心目中也都存在爭議。


(清華大學關於車載智慧互聯使用的使用者調查結果)

根據清華大學一項調查顯示, 針對目前的車載智慧互聯產品的使用體驗, 36%的消費者吐槽功能設計不明確;22%的消費者認為操作太過複雜;40%的消費者認為智慧互聯功能實際作用小, 平時基本不用;30%的消費者認為電腦反應速度太慢;還有超過40%的消費者認為車載電腦判斷錯誤多, 使用起來很麻煩。

中國汽研i-VISTA智慧網聯汽車評價體系框架的推出, 其目的就是為了對推向市場的產品、創意概念技術, 先于消費者進行測試評價, 發佈權威客觀的測試報告, 為消費者提供意見參考, 同時以報告為依據, 引導企業進行產品的優化升級。

評級採用評分制 最高評級三個“+”

例如, 如果你的車上裝配了自我調整巡航、自動緊急制動AEB、前碰撞預警FCW這些主動安全的高端配置, 是否一定就可以放心大吉呢?不一定。

要評價上述功能是否好用, i-VISTA會從目標車靜止、低速、減速、切入、彎道適應性等五種場景進行評分。 如下圖所示, 中國汽研內部有專門的測試設備和場地, 用於對車輛進行測試評價。 另外, 例如針對很多豪華車上裝配的自動泊車輔助系統, i-VISTA會設計“平行車位泊入、垂直車位泊出、平行車位泊出、車位搜索能力”等四種場景, 進行綜合評價。


(廠區內部有專業場地和模擬城市道路, 並且有安裝了設備的測試車)

評價每款車智慧互聯程度的高低, 通過打分制來表現。 滿分10分制, 超過8分可得到三個“+”號, 小於8分大於6分可得兩個“+”號, 小於6分且大於3分可得一個“+”號, 小於3分成績為零。


如下圖,獲得最高評級的三個“+”號,可獲得如下圖所示的符號標記,方便消費者進行識別。


這套評價體系,將從安全、體驗、能耗、效率等四個維度進行評分。從每種車載智慧互聯技術的單項評價展開,最後匯總形成綜合評分。

中汽研將用專業研究團隊、專家委員會、專用場地設備、專項資金投入的方式,保證測試過程的公平公正。


(場區內用於測試AEB自動刹車系統的氣球車)


(廠區內用於測試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一台特斯拉)

據瞭解,首批5款車型的測試結果,將在今年年底前公佈。但中國汽研還不願透露具體測試車型的名字。

最後總結: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智慧、互聯作為汽車行業新趨勢、新技術,無論從產學研、還是消費者購買使用層面,都需要有一套權威的、公認的行業標準和評價體系。而且我們國內的通訊資訊技術高速發展(例如北斗系統的定位可精確至1米到5米)、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技術的突飛猛進(3G、4G到5G互聯網),一定程度能夠支持國內智慧互聯汽車,緊跟世界潮流。有句話說,三流企業賣產品,二流企業做品牌,一流企業定標準。如今率先建立起自己符合國情的評價標準,將標準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不只更能適應中國駕駛者、中國道路使用的實際情況,而且對現有產業升級、產品換代、規範市場,乃至對民族汽車產業的長遠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如下圖,獲得最高評級的三個“+”號,可獲得如下圖所示的符號標記,方便消費者進行識別。


這套評價體系,將從安全、體驗、能耗、效率等四個維度進行評分。從每種車載智慧互聯技術的單項評價展開,最後匯總形成綜合評分。

中汽研將用專業研究團隊、專家委員會、專用場地設備、專項資金投入的方式,保證測試過程的公平公正。


(場區內用於測試AEB自動刹車系統的氣球車)


(廠區內用於測試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一台特斯拉)

據瞭解,首批5款車型的測試結果,將在今年年底前公佈。但中國汽研還不願透露具體測試車型的名字。

最後總結: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智慧、互聯作為汽車行業新趨勢、新技術,無論從產學研、還是消費者購買使用層面,都需要有一套權威的、公認的行業標準和評價體系。而且我們國內的通訊資訊技術高速發展(例如北斗系統的定位可精確至1米到5米)、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技術的突飛猛進(3G、4G到5G互聯網),一定程度能夠支持國內智慧互聯汽車,緊跟世界潮流。有句話說,三流企業賣產品,二流企業做品牌,一流企業定標準。如今率先建立起自己符合國情的評價標準,將標準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不只更能適應中國駕駛者、中國道路使用的實際情況,而且對現有產業升級、產品換代、規範市場,乃至對民族汽車產業的長遠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