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走訪梅州富力足校 250人的“小足校”怎樣拿到U13亞軍?

■一位只有八九歲的小球員試圖借手機跟父母通話,被禁止後潸然淚下。

■只有文化課過關了,學員們才可以快樂地享受足球。

■上週四,曾超和葉楚貴也來到足校參觀,並與學生們熱情地交流。

新快報記者走訪梅州富力足校尋找答案——

自2013年秋天開學以來,位於廣東梅州的富力切爾西足球學校已經度過了三年半的時間。

過去三年多時間,這個足校已經建立起了8個學級——從小學二年級到初中三年級。 不過學校規模很小:全校大約250名學員,但在精英化培養的策略下,富力足校的成績正在慢慢顯現出來。 今年初在廣西梧州舉辦的U13全國錦標賽上,富力足校U13獲得了亞軍。

■專題采寫:新快報記者 王敵

入選門檻高,每年還會淘汰一些學員

2013年9月,富力足校第一次招生。 在前來應考的1300名小球員(8~12歲),最終只有145人過關,而且這145人中有60%都是免費生,也就是說他們無需繳納每年幾萬元的學費。 對很多家庭條件一般的學生來說,能夠免費入讀是個難得的好機會。 3年多時間過去,富力足校的學員比剛開辦時多了100人左右,免費學員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維持在四成左右。

8個學級總計約250人,相比國內其他足球學校動輒幾千人的規模,富力足校實在是“精巧”得有些另類。 為了避免大規模教育的資金浪費和時間浪費,富力足校教育走精英化路線——入校的門檻很高——學員們要經過很嚴格的考核才能得以入學,而且每年都會有一定的學員淘汰率。 在這個教育思維下,學校更看重的是生源品質,而不是生源數量。

在目前富力足校的8個學級中,最大的一批學員也只有16歲,距離職業賽場還有些年頭,但在國內的梯隊較量中,富力足校正在慢慢嶄露頭角。 過去兩年多,富力足校梯隊奪取了9項冠軍錦標。 今年初的U13全國錦標賽,富力足校U13獲得亞軍,只是在決賽中以0∶2輸給了“八連冠”的魯能足校。

U13全國錦標賽在國內算是一項“權威”青少年賽事,恒大足校也派隊參賽,最終恒大足校A隊獲得季軍、B隊獲得第十三名。

富力足校高層表示:“我們雖然沒有別人的學員多,但我們的訓練非常嚴格,在同年齡段並不比人家差,而且還會有一定的優勢。 ”

學生最怕被罰不能踢球

除了踢球,文化課更是足校學生們的必修課。 按照《廣東省九年義務教育課程計畫》,學生們每天都至少要上大半天的文化課,不只是語數英,也包括音樂、美術、電腦和思想品德等,初中生還要學習理化生、史地政。 今年秋天,富力足校將開設高一的課程。

為了讓學生們全面發展,足校還開設了國學、書法和民樂課,要求學生們每天至少10分鐘背誦古詩詞、研習毛筆字和吹葫蘆絲。 校長洪友強表示,要求學生們必須學好文化課,也是希望能改變世人對體育生的看法,他說:“在學校首先是要先學會做人,要有基本的道德規範和社交能力,其次才是踢好足球,因為一個優秀的球員必然先是一個好學生。”洪友強透露,富力足校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在梅縣32所小學中一直處於中上游的位置,英語成績更是名列前三。

課表上,不同年齡段學員的足球訓練時間不同,有的是上午訓練,有的是下午訓練,部分年級還要在晚上加訓。每天的足訓時間保證兩小時,對學生們來說,這兩小時就是一天最快樂的時光。每週五上午,足校還會進行校內的足球比賽。

當然,踢球難免會發生衝突,學生們也不例外。出現矛盾時怎麼辦?洪友強表示,會先調查具體情況,確認有不合理的行為出現,就會對犯規者處罰停訓,洪友強說:“學生們都很害怕被停訓,因為不僅踢不上球,還會被罰寫作業。”

葉楚貴:要珍惜這樣的訓練機會

足校250名學生中,有差不多一半是來自外地,甚至有13名來自新疆的學生。來到離家幾千公里外的地方學習足球,儘管有天氣、語言等種種障礙,但他們的目標和大多數學生一樣,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進入中超,或者到歐洲、巴西去踢球。除了新疆,還有來自甘肅、河南、江西等地的學生。

當然,10歲左右就“背井離鄉”到外地求學,孩子們難免會想家。學校的規定是學生不允許使用手機,每週只有一次固定時間給家裡打電話。在記者採訪時,一個只有八九歲的小球員就試圖跟記者借手機跟父母通話,被老師禁止後,小球員潸然淚下。

所有的外地學生都或多或少會想家,校方除了教育引導外,也會組織集體活動以沖淡學生們的思鄉情緒。校主任黃棚說:“我們在週末會組織郊遊或者參觀博物館,廣州富力有比賽的時候,也會讓大家一起觀看直播。”

富力隊的曾超和葉楚貴都出自梅州。上週四,曾超和葉楚貴也來到足校參觀,並與學生們熱情地交流。參觀結束後,兩位球員都十分感慨,葉楚貴說:“足校環境非常好,依山傍水,訓練設施也很完善,比我們那個時候條件好太多了。希望孩子們能珍惜,好好學習刻苦訓練,爭取有朝一日成為富力一線隊的球員。”

校長洪友強表示,要求學生們必須學好文化課,也是希望能改變世人對體育生的看法,他說:“在學校首先是要先學會做人,要有基本的道德規範和社交能力,其次才是踢好足球,因為一個優秀的球員必然先是一個好學生。”洪友強透露,富力足校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在梅縣32所小學中一直處於中上游的位置,英語成績更是名列前三。

課表上,不同年齡段學員的足球訓練時間不同,有的是上午訓練,有的是下午訓練,部分年級還要在晚上加訓。每天的足訓時間保證兩小時,對學生們來說,這兩小時就是一天最快樂的時光。每週五上午,足校還會進行校內的足球比賽。

當然,踢球難免會發生衝突,學生們也不例外。出現矛盾時怎麼辦?洪友強表示,會先調查具體情況,確認有不合理的行為出現,就會對犯規者處罰停訓,洪友強說:“學生們都很害怕被停訓,因為不僅踢不上球,還會被罰寫作業。”

葉楚貴:要珍惜這樣的訓練機會

足校250名學生中,有差不多一半是來自外地,甚至有13名來自新疆的學生。來到離家幾千公里外的地方學習足球,儘管有天氣、語言等種種障礙,但他們的目標和大多數學生一樣,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進入中超,或者到歐洲、巴西去踢球。除了新疆,還有來自甘肅、河南、江西等地的學生。

當然,10歲左右就“背井離鄉”到外地求學,孩子們難免會想家。學校的規定是學生不允許使用手機,每週只有一次固定時間給家裡打電話。在記者採訪時,一個只有八九歲的小球員就試圖跟記者借手機跟父母通話,被老師禁止後,小球員潸然淚下。

所有的外地學生都或多或少會想家,校方除了教育引導外,也會組織集體活動以沖淡學生們的思鄉情緒。校主任黃棚說:“我們在週末會組織郊遊或者參觀博物館,廣州富力有比賽的時候,也會讓大家一起觀看直播。”

富力隊的曾超和葉楚貴都出自梅州。上週四,曾超和葉楚貴也來到足校參觀,並與學生們熱情地交流。參觀結束後,兩位球員都十分感慨,葉楚貴說:“足校環境非常好,依山傍水,訓練設施也很完善,比我們那個時候條件好太多了。希望孩子們能珍惜,好好學習刻苦訓練,爭取有朝一日成為富力一線隊的球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