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操不喜歡曹丕,司馬懿為何還死心塌地追隨

1

司馬懿的發跡離不開曹丕, 當很多人在為司馬懿跟對人押對寶的好運氣羡慕嫉妒恨的同時, 只有司馬懿自己知道這一切來得有多麼驚心動魄。

在這場持續數年的奪嗣之爭中, 曹丕數次與世子寶座擦肩而過, 而司馬懿的命運也跟過山車一樣隨著曹丕的沉浮而劇烈起落。

曹操的大兒子曹昂死于宛城之戰, 曹丕就成了曹操的嫡長子, 按照中國立長立嫡的傳統, 無論如何他都應該是曹操的合法繼承人。

2

可偏偏曹操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從來沒想過立長或是立嫡, 他的一貫原則是:我覺得誰行, 誰就上。 換句話說, 就是曹操最寵愛哪個兒子, 就把江山交給哪個兒子。

偏偏曹操更喜歡曹植。 曹植很聰明, 是個率性而為的文藝小青年, 很對曹操的脾氣, 在曹植的身上, 曹操總能看到自己年輕時候的影子。

曹植文采出眾, 才高八斗, 曹操曾經看了曹植寫的文章,

驚喜地問他:“你這是找人寫的吧(汝倩人耶)?”

3

曹植很不服氣地回答:“我出口成章, 下筆成文, 哪裡用找槍手, 不信你考考我(言出為論, 下筆成文, 願當面試, 奈何倩人)!”

曹操毫不掩飾自己對曹植的偏愛, 西元211年, 曹操借漢獻帝的名義封曹植為平原侯, 三年後又改封為臨淄侯。

而且曹操屢次暗示要立曹植為世子, 最明顯的一次是西元214年, 曹操南征孫權, 居然讓曹植留守鄴城——這是世子才有的權力。

4

大軍臨行前, 曹操拍著曹植的肩膀說:“當年我做頓邱令的時候才才二十三, 從那時候起我做的每一件事情就沒有讓自己後悔過, 今年你也二十三歲了, 你可要努力向你老爸學習哦。 ”

聽到這句話, 在場所有人都“嘶”了一口冷氣, “這暗示也太明顯了吧”。 大家一邊假裝沒聽懂曹操的畫外音, 一邊同情地看著邊上臉都有點發綠的曹丕。

說句實話, 曹丕除了不招曹操待見之外, 各方面都是最合適的繼承人人選。 曹丕是長子, 看著曹操一路打天下, 見識過創業的艱辛, 這樣的人才適合做守成之主。

5

而且曹丕從小就生活在幾個弟弟的陰影下, 時刻都關注著自己的一言一行, 他必須長期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 在父親面前做的乖巧些, 不遺餘力巴結父親周圍的謀士。

長期的壓抑勢必會造成人性的扭曲, 但也讓曹丕變得更有城府。 這正是一個政治家必備的素質。

反觀曹植, 才思敏捷, 文采斐然, 智商也不低, 可惜情商太低, 他年紀小, 沒經歷過戰陣, 不知道天下來之不易。

6

當然, 這並不是最重要的, 曹植真正的缺陷是, 他太過於浪漫主義, 理想主義, 又太過於隨性、隨意。

他不樂意結交跟自己合不來的人, 不樂意巴結能在曹操面前說上話的人, 而且他的才華主要集中在寫文章上, 對於治軍治國的認識都缺乏見地和責任, 居然能在帶兵出征的前一晚喝醉。

可見曹植不是一個成熟的政客和政治家, 當皇帝, 他遠遠不如曹丕合適。 不過話又說話來, 合適又有什麼用, 曹操不喜歡他, 就是不喜歡, 曹丕心裡很著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