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盜墓賊說,葬山不葬頂,埋坡不埋嶺

盜墓賊中有一句口頭語, 叫“秦埋嶺, 漢墓坡”。 這是盜墓賊長期盜墓活動的一個總結, 與古代葬俗和現代考古發現的情況相當吻合。 這種“葬山不葬頂, 埋坡不埋嶺”的漢代葬俗, 一直影響到現在。

有的盜墓者對當地各個朝代葬俗相當熟悉, 並用之指導盜墓, 也出現了一些盜墓高人, 他們幾乎到了一個山上, 便知道墓地在什麼地方, 其準確性令人張目結舌。 其實, 我國各個時期墓葬的位置也各不相同, 但是盜墓者在實踐中進行了總結:“春秋戰國埋山頂, 秦漢大墓埋山嶺;東漢南朝選山腰, 隋唐宋屍坡下挺。 ”

意思是春秋戰國及西漢早期的大墓, 大都葬在山的最高處, 或近山頂部;西漢中後期的大墓喜歡埋在嶺上, 地勢比先秦墓要低;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墓葬, 大都選擇挖在半山腰處;隋朝、唐朝至宋朝的墓, 一般埋在山腰坡下面。

至於說到葬山不葬頂, 北斗七星也曾經聽老人們說過, 葬山腰如繈褓之中, 群山環撓, 深得大自然籠愛, 能吸日月之靈氣。 如果你將亡者葬於頂山坡, 易招雷電轟擊風險, 同時也將預示著後代子孫們代代出報應之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