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莘莘學子做雷鋒 扶貧濟困暖天中

裝運衣物

愛心捐贈

搬運衣物

映象網駐馬店訊3月9日上午, 新蔡縣楊莊戶鄉迎來了幾位不速之客, 他們風塵僕僕從學校趕來, 從車上拖下6個沉甸甸的紙箱, 箱子打開, 裡面裝的是300多件衣物……

今天對於黃淮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大三學生景靖楚來說是個不同尋常的日子。 他即將從學校出發前往位於新蔡縣的楊莊戶鄉, 把從學校募捐而來的三百多件衣物捐贈給貧困戶, 這也許是他眾多捐贈活動的普通一個, 但對於楊莊戶鄉的人來說卻是難得一遇的喜事。

楊莊戶鄉, 這個位於新蔡縣東南邊緣的貧困小鎮, 總人口不過38000人, 每年卻要勞務輸出10000人, 留守兒童, 孤寡老人成為鄉鎮的老大難問題。 景靖楚正是把捐助的目光放在了這些貧困人員身上。

他和他的同學, 在學校利用社團, 學生會等組織, 宣傳助人為樂, 扶危濟困的精神, 把學生不穿的衣物收集起來, 然後送到這些生活物資短缺的人手中。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 就捐贈了300餘件衣物, 幫助30餘戶貧困家庭解決了穿衣問題。

“這些衣物同學們扔了也是浪費, 如果把他們收集起來, 送到需要他們的人手中, 就可以變廢為寶, 既節約了資源, 又幫助了別人, 何樂而不為呢?”景靖楚對記者說。 在談到怎麼想到成立這樣一個“學雷鋒團隊”時, 景靖楚笑著說:“從小家境就困難, 現在生活好一些了, 想著那些還掙扎在貧困線上的人, 就想為他們做點事情。 對我們大學生來說是舉手之勞, 但對於被捐贈者來說, 是一份永遠無法忘記的溫暖和關懷。

”景靖楚只是眾多校園公益組織的一員, 在他的背後, 有很多像他一樣“活雷鋒”。 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 象牙塔內才處處充滿著溫情。

目前, 全國農村的絕對貧困人口超過8000萬, 扶貧工作任重而道遠。 早在2013年, 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精准扶貧的理念, 對每一個貧困戶實行精准識別, 精准幫扶, 精准管理, 鄉不漏村, 村不漏戶, 戶不漏人,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但貧困人口基數過大, 單純依靠政府的政策幫扶, 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讓貧困人口脫貧, 這需要每一個有愛心, 有責任心的公民行動起來, 一起加入到這場脫貧攻堅的硬仗當中去。

景靖楚是他的公益小團隊中的普通一員, 而像這樣的公益組織如雨後春筍一般逐漸增多,

幫扶的物件也越來越多, 資助的內容也越來越多種多樣。 從米麵衣物到文具圖書, 從生活用品到教育用品, 不僅要讓貧困人口物質上脫貧, 精神上也要脫貧。

“我想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團隊中來, 贈人梅花手有餘香, 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在快樂我們自己。 ” 景靖楚用一句話表達了他的期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