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西門吹水|一答美國韓系車品質是好,一問李書福為何不控股寶騰?

美國市場調研機構J.D.Power近日發佈了2017年美國新車品質報告。 本次調查了涉及23個細分市場, 32個汽車品牌, 最終起亞以72個PP100從32個品牌中脫穎而出, 繼2016年之後再次蟬聯榜首。

現代旗下豪車品牌Genesis評分為77個PP100, 位列第二。 保時捷評分為78個PP100, 跌落到第三位。 此次德系、日系的榜單排名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許多都被美系、韓系品牌趕超, 這是否意味著韓系汽車在品質方面已經超過以品質見長的日系及德系?

在J.D.Power近日發佈的2017年美國新車品質報告中, 起亞以72個PP100(每百輛車問題數)從32個品牌中脫穎而出, 奪得冠軍。 現代旗下的豪車品牌Genesis以77個PP100位列第二, 而保時捷則以78個PP100, 位居第三。

如果你認為一次調研結果總會有些偶然性, 但在J.D.Power發佈的2016年美國新車品質報告中起亞同樣是以83個PP100排名第一;那年的第二是保時捷, 現代位列第三。

當然, 鑒於J.D.Power在中國市場屢遭質疑的現狀, 你大可認為美國的那幾份報告可能也是套路滿滿。 但在那本以不賺取廣告費而著稱的美國《消費者報告》雜誌中, 起亞同樣是紅人,

Optima(K5)是2017最佳中型轎車, 索蘭托是2016最佳中型SUV, 起亞品牌還在這本雜誌評選的2016年度汽車可靠性榜單中位列第五, 而被推薦。 如果你再查看一下美國汽車研究顧問公司(AutoPacific)以及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的各種調研或評測, 會發現起亞以及韓系車在美國市場簡直就是可靠的代名詞。

其實在國內, 韓系的品質表現也並不糟糕, 例如在國家質檢總局的投訴平臺上, 如果按國別劃分, 韓系車是近些年來投訴量最低的。 在J.D.Power的中國新車品質報告中, 韓系品牌也同樣取得過亮眼成績, 但是目前的中國市場不僅競爭程度遠遠超過美國市場, 品質口碑形成的複雜程度同樣是美國市場難以企及的。

論品牌力, 韓系的品牌力在全球範圍內還是落後於德系、日系,

甚至美系, 這一直是影響韓系品牌溢價能力的關鍵, 也正是因此, 性價比始終是韓系開拓美國市場的利器。 但在中國市場, 若比拼性價比, 韓系品牌遠不是自主品牌的對手, 這相當於一登場就先自斷一臂。

其次, 中國市場殘酷而持久的價格戰也嚴重影響了韓系汽車們對產品的技術投入。 例如在北美市場, 起亞K5裝備有ACC自我調整巡航, 自動泊車系統等先進配置。 但在中國, 受限於品牌力的不足, 韓系對此類新技術的反應總是最遲鈍的那個, 而中國消費者對汽車新技術的敏感程度又遠勝過以代步需求為主的美國人。

此外, 韓系品牌在中美兩大市場的行銷力度也有所不同。 除了廣告打的兇狠之外, 起亞品牌在美國實行了整車10年10萬英里的質保,而在中國,起亞的質保時間只是三年。在可買可不買的臨界點上,起亞以及其他韓系車們都缺少“臨門一腳”的刺激。

品牌特點、技術標籤、售後服務都難以成為市場利器,甚至成了相互制約的短板,這也導致了韓系即便是推出了不錯的產品,往往也難以掀起大的市場浪濤,品質口碑更是很難形成了。

在消費者越來越理性的今天,美國市場的種種調研結果,對中國消費者的影響越來越小。所以儘管起亞在北美斬獲了J.D.Power新車品質研究的冠軍,但在中國市場,韓系們還是遠遠無法危及到日系或是德系的市場地位。

日前,吉利與馬來西亞DRB集團簽署協定收購後者旗下寶騰汽車49.9%的股份。

這意味著吉利並不控股寶騰汽車,李書福為什麼這麼做呢?

起亞品牌在美國實行了整車10年10萬英里的質保,而在中國,起亞的質保時間只是三年。在可買可不買的臨界點上,起亞以及其他韓系車們都缺少“臨門一腳”的刺激。

品牌特點、技術標籤、售後服務都難以成為市場利器,甚至成了相互制約的短板,這也導致了韓系即便是推出了不錯的產品,往往也難以掀起大的市場浪濤,品質口碑更是很難形成了。

在消費者越來越理性的今天,美國市場的種種調研結果,對中國消費者的影響越來越小。所以儘管起亞在北美斬獲了J.D.Power新車品質研究的冠軍,但在中國市場,韓系們還是遠遠無法危及到日系或是德系的市場地位。

日前,吉利與馬來西亞DRB集團簽署協定收購後者旗下寶騰汽車49.9%的股份。

這意味著吉利並不控股寶騰汽車,李書福為什麼這麼做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