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我國廠商目前製造鏡頭的技術處於什麼水準?

總的來說現在國產鏡頭品牌各有特色, 但是上升到國產鏡頭的行業層面, 我們並沒有屬於自己的技術, 雖然中一光學、老蛙等都有很好的光學設計, 但是還沒有誰能夠說自己有完整的光學設計基礎, 可以完成全焦段、全卡口的鏡頭設計, 或者設計變焦鏡頭。

鏡頭的技術分為很多層面, 光學設計是根本基礎, 然後是鍍膜, 然後是電子技術, 例如自動對焦技術, 然後就是防抖技術。 現階段, 我們的大部分技能點都點在了光學設計上, 鍍膜上已經開始加點, 但是其他兩項基本是空白。 比如永諾的對焦技術尚不及佳能30年前的對焦馬達水準,

而防抖技術國內更是沒有。

拿比較有實力的中一光學來說, 中一光學的兩枚高端鏡頭在本次表現搶眼, 解析度直追原廠, 甚至追趕徠卡50mm f/0.95和佳能85mm f/1.2也並無壓力。 但是中一光學的通病在於逆光下眩光嚴重, 鏡頭容易出現眩光鬼影, 而且起霧現象嚴重。 而對於兩款中一光學入門鏡頭來說, 除了高端鏡頭出現的逆光問題, 光圈設計上也有一些小問題。

然後永諾的鏡頭光學設計基本參考佳能老鏡頭, 而且外觀設計也和原廠如出一轍。 對焦馬達上, 35mm 與 50mm的永諾鏡頭基本採用了原廠的對焦馬達, 表現尚可。 永諾是國內鮮有的自動對焦鏡頭, 但是實際使用上, 除了性價比之外, 談不上別的優勢。

最後說說老蛙的產品, 老蛙不喜歡按常理出牌, 例如35mm, 50mm, 24mm這些焦段不是老蛙的菜。 老蛙喜歡生產一些特殊鏡頭, 即便是廣角鏡頭, 也喜歡加入移軸和1:1微距。 老蛙與中一光學一樣, 不具備電子化的能力, 晶片也需要其他廠商提供, 鍍膜水準與中一相似。 另外老蛙鏡頭也有其技術優點, 畢竟特殊鏡頭的設計更加困難, 而老蛙能夠設計多支, 說明具有很強的光學研發能力。 另外, 老蛙的產品是全卡口適應性最好的, 基本適用於大部分相機卡口。

國產鏡頭的光學設計如今發展的不錯, 但是大部分鏡頭都集中于中焦段, 35-100mm巨多, 這一焦段大部分使用雙高斯結構或者松納結構, 設計成熟度高, 銳度有保證。 但是例如超廣角鏡頭, 國內鮮有廠商開發, 目前老蛙具有15mm f/4和新推出的12mm f/2.8, 算是全畫幅上的超廣角鏡頭。 這一點上來看, 國內光學設計依然有些偏科, 很多設計結構上都需要加強。

國產鏡頭技術上尚有欠缺是肯定的, 但是這種劣勢不會一下子消除, 需要一點點彌補。 現階段, 可以看到中一光學的做法很好, 一步步走, 從入門到高端。 但是現階段, 最怕的就是揠苗助長, 我們不能忽視了技術的積累, 永諾的仿製是開始, 但是更多的需要我們去潛心研發, 掌握核心技術。 相信未來, 只要我們沉住氣, 未來我們一定會有更為出色的產品誕生, 國產鏡頭也一定會做大做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