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與哈爾濱趙一曼並稱“黑白二李”的女英雄,毛主席親點調她去蘇區,為何很少人知道她?

踉蹌的腳步, 踩在生與死、陰與陽的交會點上。 一副沉重的鐐銬, 戴在一個羸弱女人的身上。 她超負荷地承載著一個民族的苦難與堅強, 在通往死亡的路上, 頂風逆雪而行。 警笛的嘶鳴, 猶如一支長簫的旋律, 牽引著長長的路, 卻吹不散她心中的民族氣節。 凜冽的北風, 刮亂了她的頭髮, 遮不住她那冒著仇恨火光的雙眼;冰冷的雪, 刺痛她憔悴的臉龐, 卻割不斷她那血管裡反抗的熱血。

李秋岳烈士遺照

1936年9月3日, 黑龍江省通河縣城的日本憲兵隊的軍警荷槍實彈, 押著一位“國事犯”。 她30多歲, 留著短髮, 戴著刑具, 一路上昂著不屈的頭顱, 從容地向西門外的刑場走去, 圍觀的群眾好奇地看著眼前叫“張一志”的女囚, 不時發出惋惜聲。 隨著劊子手的槍響, 她的一腔熱血灑在了通河縣這片熱土上。 但是, 敵人並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 否則將把她交上級處置。 她就是著名女革命家、國際共產主義戰士、中共通河縣特支書記李秋岳同志。

告別母親來到中國

李秋岳, 原名金錦珠, 別名張一志、柳明玉。 1901年生於朝鮮平安南道中樂郡一個貧苦家庭。 她7歲喪父, 一面讀書, 一面幹活, 與母親相依為命, 過著艱難的生活。 上小學時, 她就很富有同情心, 在平壤中學讀書時, 開始接觸馬列著作。 1910年, 日本吞併朝鮮, 朝鮮人民忍無可忍, 終於在1919年3月1日掀起舉世聞名的反日獨立運動, 18歲的李秋岳和許多進步青年一起參加了這次朝鮮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 在這場鬥爭中, 李秋嶽與參加起義的平壤學生運動帶頭人之一的楊林相識, 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後來, 結為革命伴侶。

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的白色恐怖和血腥鎮壓,

起義失敗了。 侵略者的暴行沒有隨著鎮壓的結束而結束。 接著, 日寇掀起一股檢舉旋風, 並向全國發出通緝令, 揚言要絞死楊林。 為了擺脫日寇的追捕, 1919年秋, 楊林渡過鴨綠江來到中國吉林省通化縣第七區小荒溝, 這裡有所由朝鮮反日團體創辦的新興武官學校, 他便在此學習軍事。 1920年5月, 楊林畢業於該校, 到汪清縣十裡坪朝鮮愛國人士舉辦的北路軍政署武官訓練所當教官。 由於日本侵略者連續不斷地發動大規模追捕, 楊林不得不離開反日武裝隊伍, 經上海、香港、海豐、志開, 於1921年初到達昆明, 化名楊珠平考入雲南講武堂, 被編入第六隊第一區隊。 同年, 楊林加入中國共產黨, 後到黃埔軍校工作。 李秋嶽在日本帝國主義的血腥統治下,
堅持了反日鬥爭4年多。 為了擺脫敵人的搜捕, 她告別了母親, 隻身一人來到了中國。 她在組織的説明下, 到廣州找到楊林, 並與他一起參加了中國革命。

1925年2月, 廣東國民軍東征, 她加入了宣傳隊。 6月, 她參加了平定滇、桂軍叛亂的鬥爭。 同年秋, 李秋岳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並進入黃埔軍校工作和學習。 1927年,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 李秋岳夫婦服從黨組織的安排, 同去蘇聯學習。 在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3年, 1930年春回國時, 李秋岳已經成長為一位較有才能的黨的政治、軍事幹部。

她與趙一曼並稱“黑白二李”

1930年, 李秋岳與丈夫學成回國後, 被分配到中共滿洲省委機關工作, 在延吉、汪清、和龍等地發動群眾,

建立地方革命武裝。 不久, 調到中共東滿特委工作, 她積極發動群眾, 建立秘密的群眾組織和革命武裝;發表抗日演講, 號召中朝人民聯合起來;組織抗日武裝, 共同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 1931年, “九?一八”事變後, 李秋岳與丈夫被調回中共滿洲省委, 她被安排在省委婦女部從事婦聯工作。

當時, 她住在哈爾濱市道裡區一個較為偏僻的地方, 經常深入到市民家中、工廠裡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 發動婦女參加抗日救國活動, 散發傳單, 張貼標語。 由於她工作表現非常出色, 受到黨組織和同志們的一致稱讚。

1932年秋, 中共滿洲省委派李秋岳同志到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工作。 李秋嶽先後擔任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婦女部部長、中共珠河中心縣委鐵北區委書記等職務。 在群眾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與趙一曼並稱為“黑白二李”。由於她的皮膚黑,所以被群眾親切地稱為“李黑子”。她與趙一曼(原名李一超)同為珠河抗日遊擊區的組織者和領導,成為遊擊區著名的抗日女英雄。

1935年,李秋嶽親率鐵北群眾支援哈東支隊的活動,為部隊送子彈、送鞋、送糧、做衣服,組織救護隊搶救傷患。其間,她克服重重困難,以頑強的毅力,堅持於河東、侯林鄉黑龍官、烏吉密、石頭河子、三股流等地組織領導抗日鬥爭,遊擊區遭到敵人破壞後,根據中共滿洲省委及珠河中心縣委指示,她率鐵北革命群眾向延壽、方正地區轉移,開闢方正、延壽縣遊擊區,任中共延方特支書記,領導組建了中共方正縣委。

毛主席親點調她去蘇區

1932年秋,李秋岳的丈夫楊林調到中央蘇區工作,任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補充師師長。李秋嶽被派到中共珠河縣委工作。她將剛生下不久的兒子交給一戶農民照料,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抗日救國的革命活動中。為了安全起見,李秋岳沒有保留丈夫一張照片。然而,她把對丈夫的摯愛,對親人的思念,一直珍藏在心裡的底片上。

1934年初,中共蘇維埃在瑞金召開代表會議,毛主席找到參加會議的中共滿洲省委代表何成湘同志,向她詢問李秋嶽的情況,並囑咐將李秋嶽調往中央蘇區工作,讓他們夫妻團聚。會後何成湘向滿洲省委做了彙報,省委決定將李秋嶽調回哈爾濱,準備讓她去中央蘇區。李秋岳得知這是毛主席的關懷時,感動得熱淚盈眶。可是,由於當時國民黨反動派正“圍剿”中央蘇區,形勢異常緊張,沿路極其艱險。李秋嶽沒去蘇區,又返回了珠河縣委,繼續進行抗日鬥爭。1934年秋,由於忙於工作,李秋岳無法照顧孩子,再加上病魔纏身,她失去了心愛的兒子。在艱苦的歲月裡,她自己也染上了嚴重的肺病。但是,她仍以頑強的毅力堅持鬥爭。在敵人的秋季大掃蕩中,遊擊區遭到破壞,李秋嶽根據省委和中心縣委的指示,率領鐵北革命群眾向延壽、方正縣轉移。

李秋岳的丈夫楊林,1936年2月隨中央主力紅軍長征,強渡大渡河時任先遣師參謀長。當他完成渡河任務,殺開一條血路,掩護中央首長突出重圍時,不幸胸部中彈犧牲。解放後,他的英勇事蹟被收入中共黨史、軍史。

沒有殘酷,便沒有勇氣;沒有磨難,便沒有力量。這是戰爭歲月教會李秋嶽的。

在群眾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與趙一曼並稱為“黑白二李”。由於她的皮膚黑,所以被群眾親切地稱為“李黑子”。她與趙一曼(原名李一超)同為珠河抗日遊擊區的組織者和領導,成為遊擊區著名的抗日女英雄。

1935年,李秋嶽親率鐵北群眾支援哈東支隊的活動,為部隊送子彈、送鞋、送糧、做衣服,組織救護隊搶救傷患。其間,她克服重重困難,以頑強的毅力,堅持於河東、侯林鄉黑龍官、烏吉密、石頭河子、三股流等地組織領導抗日鬥爭,遊擊區遭到敵人破壞後,根據中共滿洲省委及珠河中心縣委指示,她率鐵北革命群眾向延壽、方正地區轉移,開闢方正、延壽縣遊擊區,任中共延方特支書記,領導組建了中共方正縣委。

毛主席親點調她去蘇區

1932年秋,李秋岳的丈夫楊林調到中央蘇區工作,任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補充師師長。李秋嶽被派到中共珠河縣委工作。她將剛生下不久的兒子交給一戶農民照料,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抗日救國的革命活動中。為了安全起見,李秋岳沒有保留丈夫一張照片。然而,她把對丈夫的摯愛,對親人的思念,一直珍藏在心裡的底片上。

1934年初,中共蘇維埃在瑞金召開代表會議,毛主席找到參加會議的中共滿洲省委代表何成湘同志,向她詢問李秋嶽的情況,並囑咐將李秋嶽調往中央蘇區工作,讓他們夫妻團聚。會後何成湘向滿洲省委做了彙報,省委決定將李秋嶽調回哈爾濱,準備讓她去中央蘇區。李秋岳得知這是毛主席的關懷時,感動得熱淚盈眶。可是,由於當時國民黨反動派正“圍剿”中央蘇區,形勢異常緊張,沿路極其艱險。李秋嶽沒去蘇區,又返回了珠河縣委,繼續進行抗日鬥爭。1934年秋,由於忙於工作,李秋岳無法照顧孩子,再加上病魔纏身,她失去了心愛的兒子。在艱苦的歲月裡,她自己也染上了嚴重的肺病。但是,她仍以頑強的毅力堅持鬥爭。在敵人的秋季大掃蕩中,遊擊區遭到破壞,李秋嶽根據省委和中心縣委的指示,率領鐵北革命群眾向延壽、方正縣轉移。

李秋岳的丈夫楊林,1936年2月隨中央主力紅軍長征,強渡大渡河時任先遣師參謀長。當他完成渡河任務,殺開一條血路,掩護中央首長突出重圍時,不幸胸部中彈犧牲。解放後,他的英勇事蹟被收入中共黨史、軍史。

沒有殘酷,便沒有勇氣;沒有磨難,便沒有力量。這是戰爭歲月教會李秋嶽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