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轟動明清兩代的白蓮教,原來只是一個民間社團?

彌陀淨土宗在南宋時代, 經歷了一個世俗化的過程。 在浙江、江蘇分別出現了兩個教派:白雲宗和白蓮宗。 而白蓮宗就是後來的白蓮教。

白蓮教最開始的時候, 並沒有後來那麼大的勢力, 只是一個民間社團, 創教人是江蘇昆山的茅子元。

茅子元(1069-1166年)法名慈照, 號萬事休, 南宋吳郡昆山人, 19歲落髮為僧。 仰慕東晉名僧慧遠白蓮社遺風, 勸人皈依三寶, 受持五戒。 編成《白蓮晨朝懺儀》, 於南宋紹興三年在澱山湖創立白蓮懺堂。 因茅子元尊慧遠為初祖, 自視為白蓮社傳人, 故他創立的白蓮懺堂成為淨土宗的一派,

史稱白蓮宗。 乾道二年, 他還獲得了宋孝宗的召見, 加賜“勸修淨業蓮宗導師慈照宗主”稱號。

應該說, 這時的白蓮教還沒有脫離佛教民間組織的形態, 它教人也無非是吃齋念佛而已, 但是茅子元很善於融會貫通, 他抄襲了天臺宗和淨土宗的教義和懺法,

加入白蓮宗不必剃髮修行, 可以娶妻生子, 和老百姓沒有什麼區別, 甚至男人女人都可以在一個屋子裡共同修行, 這在當時的禮教社會是非常吸引底層民眾的。 所以, 短時間內聚集了大量信徒。

茅子元的勢力越來越大, 當然受到了當局的關注, 很快, 他就被以“吃菜事魔”的罪名發配江州。 這件事非常搞笑, 因為茅子元宣揚的是佛教, 但當局卻認為他宣揚的是摩尼教。 摩尼教由波斯人摩尼創立, 隋唐時代傳入中國, 宋代著名的方臘起義就是借摩尼教起事的。 長期以來, 摩尼教、祆教、景教、明教、魔教這些名詞就特別容易相混, 不料與世無爭的佛教也被牽扯進來。

但是這個混淆時間並不長, 南宋當局發現, 白蓮教並不反對政府,

於是承認了它的合法地位。 於是, 白蓮教迅速發展起來, 元代發展到了頂峰, 幾乎和佛教、道教成為鼎足而三之勢。

元代的白蓮教已經成為一門獨立的宗教, 從佛教淨土宗中分化了出來, 大量出現了一種宗教會所:白蓮懺堂。 幾乎每個城鎮都有。 而且, 他們也不剃髮做和尚, 也不出家當道士, 而是被稱為“白蓮道人”。 懺堂既是宗教場所, 也是生兒育女、吃飯睡覺的地方。 在元末的農民起義中, 白蓮教和香軍、明教一起, 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 擔心白蓮教不受控制, 繼續在民間發展, 於是下了一個禁令, 乾脆把白蓮教禁掉:

妄稱彌勒佛、白蓮社、明尊教、白雲宗等會, 一應左道亂正之術, 或隱藏圖像, 燒香集眾……為首者絞, 從者杖一百, 流三千里。

其實朱元璋就是這種民間宗教出身, 深知民間教派對政權的影響。 然而嚴刑峻法反而使白蓮教轉入地下, 雖然沒有一個總的教主在管理, 但整個明代甚至到清代, 無數個分支都在活動, 直到爆發了以王聰兒為著名領袖的白蓮教大起義。

搞笑的是, 當時的清朝政府又犯了和宋代朝廷一樣的錯誤, 他們這回把幾乎所有的民間教派都貼上“白蓮教”的標籤, 甚至蒲松齡在《聊齋志異》裡也寫了許多“白蓮教”的故事, 其實這裡面並不都能記在白蓮教的帳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