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馬家裡”的故事之十——二龍一鳳

馬聚財有兩個孫兒, 同屬喜寶之下。 一曰得富, 一曰得貴。 這兩兄弟雖然名字裡寫上了富啊、貴啊, 卻偏偏命運不濟, 富貴與他們無緣。 得富在21歲的時候, 邀上得貴, 要從家庭的牢籠裡沖出來, 堅決與家庭決裂----兄弟倆白天在黃土坡地裡做磚、燒瓦, 夜晚去公社林場或大隊的集體山裡“順”幾根杉樹, 無論晴天、雨天, 無論是月黑風高還是月朗星稀, 從不誤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 經過近半年的努力, 一棟磚瓦結構的三間房子終於落成了!該房子座落在離馬家裡大屋近一公里的一個非常偏僻的山凹裡, 座西朝東,

三面環山, 兩頭各建有一個小偏屋, 一做廚房、一做豬欄屋。 屋後幾棵合抱香樟, 再遠處是茂密的杉樹林和一片兩人才能合圍的松樹林。 門前一條筆直的小路直通隊裡的拖拉機路, 小路旁有一荷池, 禾場邊打有一手壓井。 他們之所以選擇在這裡安家, 主要是考慮到屋後取之不盡的資源和自己生活在這裡的安逸, 更重要的是在這裡的所有活動都避開了村裡人的眼睛。 馬家裡人的精明在後代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延伸。

恭賀喬遷之喜的客人陸續散去, 兄弟倆在屋裡安定下來, 無比的興奮。 他們合養了一群雞, 在荷塘裡養了魚, 還在屋後的山裡喂了兩頭牛。 缺少什麼傢俱, 只要念頭一產生, 一袋煙的工夫, 樹就到了自己屋後面的山牆下。

只等天黑, 除開做傢俱所需的材料外, 連工錢都出來了。

隨著時光流逝, 兄弟倆的年齡慢慢長大了, 他們再也不僅僅滿足於這種單調的生活了, 他們需要找堂客了!

於是, 他們一邊托人說媒, 一邊自己四處物色對象。 可是, 由於馬家裡的人在我們當地太精明, 都不大願意和他們打交道, 這個討堂客的工程歷經磨難, 直到10多年後才初步完成--------老二得貴在35歲時才覓得了一個死了丈夫的瞎眼且跛腳的女人, 而且還帶來了一個12歲的小女娃。 雖然如此, 兄弟倆仍然象撿了一個寶一樣, 特別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形勢, 兩個男人日出而做, 日落也做;女人則瞎著雙眼、摸索著帶小孩、洗衣、做飯、喂豬、養牛。

一年後, 馬得富的新生命誕生了,

而且是個兒子!

再過了一年, 又一個新生命誕生了, 還是個兒子!他們宣佈:小兒子跟得貴, 將來由他負責得貴的養老, 並且從現在起, 稱得貴為“爸爸”。

人們發現, 他們一大家六口人生活在一起, 安定團結, 和諧共存, 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又過了幾年, 有細心的好事者發現:後來生的這個小孩, 與其說象得富, 倒不如說更象得貴。 更有人發現, 得貴右邊耳朵上有一個小肉坨坨, 這個小孩的右邊耳朵上居然也有一個小肉坨坨!有好事者跑到他們屋後的山坎邊聽, 還有人用幾顆糖果哄小孩子問。 人們終於搞明白了:這個瞎眼堂客白天當保姆, 晚上給兄弟倆輪流值日!他們家上演著二龍一鳳的喜劇!

村子裡譁然!也無不稱道他們馬家裡的精明確實過人! (袁劍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