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林徽因為什麼缺女人緣?

林徽因, 圖片來自網路。

01

“世紀老人”之稱的冰心寫過一篇文章, 標題叫《太太的客廳》。 很多人認為冰心寫的是林徽因當時在北平住的房子舉辦“週六沙龍”的客廳。

這篇文章也被認定是冰心與林徽因關係破裂的標誌性事件。

02

徐志摩曾經追求過林徽因, 甚至大家都把徐志摩與張幼儀離婚的原因歸究于為了和林徽因在一起。

其實, 徐志摩離婚恐怕很大的原因是為了追求自己信仰的戀愛自由, 追求所謂的真善美吧。

1931年徐志摩飛機出事前, 他就把自己的日記和書信拜託給淩叔華管理。

其實, 徐志摩的社交能力很強, 無論是在英國還是在中國, 他都是很吃得開。

徐志摩的女性朋友裡, 他最信任恐怕是淩叔華, 最愛的人肯定不是林徽因, 也不是陸小曼, 恐怕是他自己。

徐志摩死後, 林徽因去拜訪淩叔華, 要求看徐志摩日記裡關於他們在英國的記載。

但是,

淩叔華不想給, 就找了個藉口讓林徽因過一星期後再來取。

林徽因知道是託辭, 轉而去拜託胡適找淩叔華要了。

胡適也真去了, 但沒有要到。

可是, 林徽因和淩叔華因日記一事, 兩個人的關係也降到冰點。

03

這兩件事情讓人感覺林徽因好像不受女孩子歡迎, 再加上她的好友裡面以男性占大多數, 如金岳霖、沈從文、徐志摩、蕭乾、聞一多、梁實秋等人, 這個很容易讓人得出一個結論:林徽因是沒有女人緣。

為什麼會這樣呢?

有人說是女人善妒, 嫉妒林徽因的才華與美貌。

說這些話恐怕是不太瞭解林徽因。

我們來回顧一下林徽因的成長史, 我們就大體上知道答案了。

林徽因8歲時就開始寫家書, 因為聰明受到父親的賞識, 就像家族裡的其他女孩子送去新式學堂讀書。

16歲時, 父親去歐洲考察, 他把林徽因帶在身邊, 去外國長點見識。

在英國, 林徽因沒有什麼朋友, 只能偶爾和女房東交談一下。

這時, 徐志摩是作為父親的朋友進入林徽因的視線。

也就是說這個階段, 林徽因認識的朋友管道主要是從父親的朋友裡認識。

20歲時, 林徽因和梁思成訂婚, 兩個人一起去美國留學。

在留學期間, 林徽因的主要玩伴是女同學, 當時還和冰心一起合影過。

圖片來自網路。

24歲時, 林徽因和梁思成結婚後, 兩個人一起去東北大學教書, 梁思成任系主任, 她是教授。

婚後, 林徽因是想自己做點學術, 又要承擔管理一大家子的事。

她自己有時都覺得很煩, 幸好這個時候認識了費正清夫婦, 兩家人通信了很久, 費慰梅和林徽因的愛好相近, 專業一致、對“美”敏感, 兩個人又能用英語交流。 這個才是他們真正能保持友誼的秘訣吧。

林徽因一生的知己就只有費慰梅一人, 足矣。

林徽因&費慰梅。 圖片來自網路。

04

從林徽因的人生來看, 一方面是她一直生活在男人圈裡面, 認識的女性較少。 因此, 從概率上面來說, 她能結交到的女性朋友少。 此是其一。

其二, 林徽因就是一個“話嘮”, 在一群人裡面, 林徽因講話的速度快, 聲音大, 思維跳躍, 梁思成有時都不知道怎麼接話, 甚至是說不過她。 因此, 能和林徽因聊得來的人本來就少了。

第三,林徽因是從小就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自己又很努力,即使在昆明病在床上,她都自己在看關於漢代的資料。她認為,天天家長里短就是在浪費時間,因此,一般的家庭婦女是進不了林徽因的法眼。

況且,當時女性受高等教育的人本來就少,林徽因呆在女性圈裡是很難找到聊天對象。

第四,林徽因集才華與美貌為一體,難免有點傲氣,因此,一般的女性也不喜歡接近。

總的來說,林徽因的女人緣差是事實,並不僅僅因為女人善妒,而是多種原因的綜合。

能和林徽因聊得來的人本來就少了。

第三,林徽因是從小就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自己又很努力,即使在昆明病在床上,她都自己在看關於漢代的資料。她認為,天天家長里短就是在浪費時間,因此,一般的家庭婦女是進不了林徽因的法眼。

況且,當時女性受高等教育的人本來就少,林徽因呆在女性圈裡是很難找到聊天對象。

第四,林徽因集才華與美貌為一體,難免有點傲氣,因此,一般的女性也不喜歡接近。

總的來說,林徽因的女人緣差是事實,並不僅僅因為女人善妒,而是多種原因的綜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