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真相:拖慢產程時間、加劇產痛的原因是這個……准媽們看過來

“三更半夜, 三天三夜...”, 小編以前聽老一輩說生娃辛酸史, 通常開頭就是“三更半夜突然要生了, 匆匆忙忙趕去醫院生了個三天三夜...”但現在作為一個真正經歷過兩次分娩的過來人, 小編我很負責的說, 現在生娃真不是那麼漫長的時間了, 那些所謂的三天三夜, 都是誇張的說辭, 但凡事總有例外, 也不能說絕對沒有需要生個三天三夜的人...

例如產程開始後做錯了某些事, 或者做多、做少某些事, 就可以導致整個分娩產程相對的長一些, 同時, 承受的痛苦自然也就多一些。

一、產程之所以會脫延, 可能是這些原因導致的

1、體力跟不上, 導致的產程延長

不誇張的說, 分娩快的產婦都有一個技能, 用足夠的力氣使勁, 更懂得如何正確的使勁, 知道什麼時候該用怎樣的力, 清楚哪個部位要用力, 相反, 不少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缺乏肌肉力量, 使勁使不上, 致使拖長了分娩產程的階段性進展。

①肺活量太低, 根本使不上勁。 分娩過程中機體需要消耗大量的氧, 因此整個分娩產程中呼吸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而不少產婦, 由於孕期缺乏適當的運動, 肺活量下降, 導致在分娩產程中出現各種頭痛、頭暈、胸悶、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種影響產程進展的問題。

②陰道肌肉組織過於虛弱, 宮縮強度弱。 陰道肌肉(PC肌)它能托起盆腔組織, 同時保持陰部其他軟組織的張力,

對女性分娩順產起到助燃的作用。 但不少女性的PC肌是比較虛弱的, 往往在順產時起不到相應的作用, 所以拖慢了第一、二產程的開展。

③腹部力量太弱。 要知道分娩中, 要把寶寶從媽媽的子宮和產道中給擠出來, 是很需要腹肌的肌肉力量的...想像一下:當你使勁擠的時候, 首先要屏住氣, 然後在宮縮的時候, 使用腹部壓力往下使勁用力, 給子宮一股強大的向下推動的力量, 從而使得寶寶被擠出來。 (PS:往往, 平日裡就有腹肌鍛煉的女性, 生娃一般特別的快)

2、精神原因導致的產程延長

有專家說過, 30%的產痛僅僅源自於恐懼...

①持續的高聲喊叫。

太緊張了!實在太緊張了!不少孕媽媽從宮縮開始就一直喊,

到了手術室簡直就是又撕又哭又流鼻涕, 不僅嚴重疲憊, 而且精神更不集中。 雖然分娩要經歷十級陣痛, 恐懼是難免的, 但如果你一直喊叫, 真正要用力的地方就使不上力氣了。 另外持續的高聲喊叫, 還會打亂呼吸節奏, 會感到越來越痛, 還會拖慢整個產程!

②過分緊張、害怕

特別是臉部表情過於誇張, 分娩期間理應集中力氣, 把寶寶擠出來, 但是用力不當的話, 就容易分散力量和注意力。

另外不得不強調的一點就是, 分娩陣痛是一陣一陣的, 間隙中你可以吃東西, 可以放鬆、可以休息, 但不能持續用力強迫去“擠”, 不僅沒有效果, 還白白的消耗體力。

③恐慌到經常憋氣。

專家反應, 分娩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不適(頭暈、頭痛、呼吸不暢)往往一部分是精神狀態不佳所引起的,

特別是過分的憋氣問題。 伴隨宮縮節奏, 長時間的憋氣, 會使身體不自覺地使力, 從而增強了產痛的感覺, 同時出現頭暈頭痛問題。

婦產科專家溫馨提醒大家:精神狀態、體力是影響分娩產程進展的關鍵因素, 管理好這兩大塊內容, 產婦也就順其自然的進入各階段性的產程, 希望大家好好把握這些看似簡單, 但其實需要掌握的要領。

二、另外, 正常的產程階段是這樣區分的...

要把娃娃成功的從子宮中擠出來, 人人必須經歷三大產程, 第一產程所需要的時間相對的長一些, 也不好把控, 最重要的靠產婦的宮縮節奏和毅力, 第二產程的快與慢, 往往跟產婦的狀態至關重要...

第一產程--從臨產至宮口開全(10釐米)

第一產程又分為兩個小階段, 准爸媽要懂得拿捏好, 積極應對這個漫長的前奏。

潛伏期(時間跨度5~8.5小時):宮縮程度逐漸加劇, 宮頸管消失至宮口開至3釐米;

活躍期(時間跨度4~8小時):界定為宮口3釐米至開全的過程, 此期間宮頸擴張約1.2釐米/小時, 先露部進入骨盆後, 產婦自然會感到有向下屏氣的迫切要求。

第二產程--從宮口開全至胎兒娩出

第二產程時間大概在1~2小時, 此過程需要准媽媽在助產士説明下配合使力, 迫使胎兒娩出。

1、胎頭移動到陰道口, 骨盆底受到擠壓, 所以產婦外陰部位會明顯膨起, 同時抬頭不斷向前移動;

2、待胎兒頭部露出, 產婦陰道會先出現刺痛感, 然後是麻木感;

3、頭部成功娩出, (助產醫師會及時處理以下情況)觀察嬰兒頭部是否被臍帶套住、使嬰兒兩肩保持同一條線等)。

4、最後胎體全部滑出母體。當助產士清理新生兒的呼吸道,吸盡口、鼻、咽的黏液和羊水後,刺激新生兒的腳心,此時寶寶就會發出第一聲的啼哭。

第三產程--自胎兒娩出至胎盤娩出

時間跨度大概在(15~30分鐘),此時胎兒已經完全娩出,宮縮會暫停一會後重新開始,胎盤會因子宮收縮從子宮壁剝離並移向子宮口,此時新媽媽要在醫護人員協助下再次用力使胎盤順利娩出。

如果接受了外陰切開術,縫合傷口後,母親就可以和新生兒一起進入產後觀察室。此時就可以開始哺乳了,開始進行母子的感情交流,此時也意味著第三產程的結束。

最後,小編還想強調一下:產後關鍵的2小時...

大量產婦案例表明,胎盤娩出後2小時記憶體在產婦死亡的較大風險,希望大家能夠引起重視。

產婦產後2小時死亡的病因主要包括產後大出血、羊水栓塞、肺栓塞、血栓性的血小板減少症、產褥感染等。雖然這些併發症總體發生率很低,但仍需要防範于未然,稍有不慎,都會危機新媽媽的性命,所以產後2小時的觀察和休息,都要確保做到位。

4、最後胎體全部滑出母體。當助產士清理新生兒的呼吸道,吸盡口、鼻、咽的黏液和羊水後,刺激新生兒的腳心,此時寶寶就會發出第一聲的啼哭。

第三產程--自胎兒娩出至胎盤娩出

時間跨度大概在(15~30分鐘),此時胎兒已經完全娩出,宮縮會暫停一會後重新開始,胎盤會因子宮收縮從子宮壁剝離並移向子宮口,此時新媽媽要在醫護人員協助下再次用力使胎盤順利娩出。

如果接受了外陰切開術,縫合傷口後,母親就可以和新生兒一起進入產後觀察室。此時就可以開始哺乳了,開始進行母子的感情交流,此時也意味著第三產程的結束。

最後,小編還想強調一下:產後關鍵的2小時...

大量產婦案例表明,胎盤娩出後2小時記憶體在產婦死亡的較大風險,希望大家能夠引起重視。

產婦產後2小時死亡的病因主要包括產後大出血、羊水栓塞、肺栓塞、血栓性的血小板減少症、產褥感染等。雖然這些併發症總體發生率很低,但仍需要防範于未然,稍有不慎,都會危機新媽媽的性命,所以產後2小時的觀察和休息,都要確保做到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