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鄉愁是張大大的請柬 讓世界原居哈爾濱人共築遠東“絲綢之路”

“唯有心靈的交流, 才能鋪就哈爾濱未來的‘絲綢之路’。 ”

1898年, 隨著中東鐵路的修築, 昔日寧靜的小漁村哈爾濱, 逐漸發展成為遠東地區最大的貿易港口城市, 並成為中西文化交融的重要驛站。

在這座典型的國際化移民城市中, 曾工作和生活著來自30多個國家的20多萬外國僑民。

俄羅斯建築師仿照莫斯科的城市規劃, 為這座小城繪製了一份驚人藍圖。 他們繁衍生息, 大興土木, 與哈爾濱人攜手, 在這片富饒的黑土地上打造了哈爾濱這座美麗的城市。

念念不忘 必有迴響丨這些建築帶世界原居哈爾濱人重回過往……

百余歲的馬迭爾賓館見證, 昨天, 來自世界各地的原居哈爾濱人, 聚首在曾讓他們魂牽夢繞的“遠東故鄉”, 展望它未來的發展與希望……

文保修復工作未來可期

對於全世界的原居哈爾濱人而言, 哈爾濱的歷史建築和文物保護工作功勳卓著。 多年來, 哈爾濱市積極穩妥地處理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城市開發建設的關係, 先後投入大量資金完成了猶太新老會堂、猶太墓地、索菲亞教堂、韃靼清真寺等一大批歷史文化遺跡的保護性修復工程。

猶太中學

在會上, 美國伊士曼博物館高級研究員宋琦明表示“哈爾濱是中國最早引進照相技術的城市之一, 留存下來大量的老照片。 這些照片都是珍貴的歷史資料, 亟需用現代科技進行保護留存。 ”

昨天, 世界原居哈爾濱人交流大會圖片展——“遙望東方的故鄉”在松北香格里拉大酒店開展, 300多幅珍貴老照片記錄了“洋老鄉”在哈爾濱生活的場景。

“世界原居哈爾濱人交流大會”的到來, 勢必將對哈爾濱歷史遺跡及影像文物的保護工作作出相當積極的影響。

吸引“老鄉”重返“故土”創業

“世界原居哈爾濱人交流大會”傳承和接續哈爾濱與上世紀曾經在哈爾濱生活過的外國僑民之間的歷史情緣, 進一步拉緊哈爾濱與世界原居哈爾濱人的情感紐帶, 為哈爾濱從“多元文化之城”邁向現代化、國際化, 提供了堅實的文化承載力。

哈爾濱是一座年輕的城市, 具有遼闊的幅員和強大的後發優勢, 這裡既有世界原居哈爾濱人的“鄉愁”, 也是一座尚待開掘的“金山”, 將吸引世界原居哈爾濱人及其後裔重返“故土”, 二次創業。

搭建“一城對一國”合作平臺

站在歷史與現實交會處的“世界原居哈爾濱人交流大會”, 不僅連接了哈爾濱與上世紀曾經在哈爾濱生活過的外國僑民之間的歷史情緣和情感紐帶, 搭建起哈爾濱“一城對一國”的友好合作平臺, 更見證著哈爾濱作為東北亞重要城市走上國際舞臺的自信步伐。

多個國家的原居哈爾濱人通力合作之下, 也將順勢打開各自所在國家與哈爾濱之家的合作之路。 優勢互補, 協同發展, 哈爾濱的經濟騰飛想來指日可待。

銘記歷史才能開創未來。 在多國“哈爾濱人”團結努力之下, 哈爾濱又將開創怎樣的輝煌篇章?

我們拭目以待。

哈爾濱早新聞——《原居哈爾濱人, 緣聚哈爾濱!那些曾經的老鄰居回來了》

哈爾濱日報——《 “哈爾濱記憶”架起中西交流“連心橋” ——“世界原居哈爾濱人交流大會”專家研討會側記》2017年6月27日 第03版

網路資源綜合整理

哈爾濱日報及網路

圖文來源

黑龍江頭條

網路資源綜合整理

哈爾濱日報及網路

圖文來源

黑龍江頭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