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史:雅爾達會議,羅斯福身體狀況惡化!

導讀:1945年2月2日晚, 英國首相邱吉爾和美國總統羅斯福一起前往馬爾他的盧卡機場23時30分載著英國、美國首腦和政府隨員的20架美制C-54“空中霸王”式運輸機和5架英制“約克”式運輸機騰空面起, 向東飛去。 他們將飛到蘇聯克裡米亞的雅爾達, 與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史達林會晤。

邱吉爾滿心不安, 在之前的馬爾他會議上, 他沒有從羅斯福口中得到他想要的承諾。 邱吉爾懷疑羅斯福是不是因為身體不適而影響了判斷力, 以至於對同英國一道遏制蘇聯不感興趣。 事實上, 羅斯福總統的身體狀況的確日益堪憂, 兩個月後就與世長辭了。 然而事情並非全部因為羅斯福的身體狀況, 邱吉爾是為英國考慮, 羅斯福卻得為美國考慮。 他不可能罔顧美國自身利益, 去為英國火中取栗。 與戰爭過後的國際秩序相比, 羅斯福更關心眼下太平洋上的戰事。

在太平洋上, 美國軍隊已將日軍打得節節敗退。 日本本土通往東南亞的海上生命線已被美國艦艇切斷, 本土正在遭受美國B-29型“超級空中堡壘”巨型轟炸機越來越猛的轟炸。 美國軍隊很快就要在日本的沖繩島登陸, 拉開進攻日本本土的序幕。 羅斯福不應再擔心戰局出現反復,

但是日軍的狐狂表現讓羅斯福憂心不已。

在出發參加雅爾達會議之前, 羅斯福對妻子伊莉諾表示:“我若能發展同史達林元帥的個人關係, 定能大有作為。 ”羅斯福念念不忘為人類留下一份將受益無窮的國際組織—聯合國。 和1919年的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一樣,

羅斯福總統堅信人類需要一個超國家的有效國際組織來規定國與國交往的基本準則, 制止戰爭, 制裁或出兵打擊未來的侵略國。 威爾遜總統倡議成立的國際聯盟, 在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擴張面前一無所成, 最終以悲劇而告終。

羅斯福要避免自己重蹈威爾遜總統的覆轍。 羅斯福堅信正義、法律、道義的力量, 但也承認大國在國際事務中舉足輕重的作用。 因此他認為美國需要蘇聯的合作, 一道攜手共造和平。 羅斯福的願望在他去世後實現了。 1944年8月21日至9月28日, 美英蘇三國代表于美國華盛頓的敦巴頓橡樹園進行談判, 簽署了關於建立維護和平與安全的普遍性國際組織的“建議草案”。 1945年4月25日, 50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三藩市召開聯合國成立大會。 經過兩個月的討論協商, 於6月26日一致通過了聯合國憲章, 成立了聯合國組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