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濮陽油田區域最好吃的16家涼皮店,你吃過幾個?

濮陽人、油田人愛吃, 也會吃, 這不天氣熱了, 最想吃的就是一碗涼皮。

那麼, 濮陽油城的涼皮到底哪家好吃呢?

小編帶你一起去看看吧,

順便聊點涼皮的那些事兒~~

仝掌櫃涼皮

仝掌櫃涼皮的老闆是一對年輕的油二代夫婦, 他們曾一起在陝西西安上大學、上班, 2014年5月為了照顧父母, 雙雙回到中原油田創業。 陝西是涼皮的起源地, 回油田之前, 男孩到陝西寶雞一家百年傳承涼皮老店拜師學藝,

師傅嫌他是外地人, 不收。 男孩在寶雞一呆就是好幾天, 師傅被他的誠意打動, 手把手傳授了陝西涼皮2000多年飲食文化的精髓。 油城是一個多元文化彙聚的地方, 回油田開店後, 他們先在親朋好友圈內試吃, 經過不斷改良, 終於做出了適合油田人口味的涼皮。 (2公里以內消費滿18元免費送)

地址:油田總部新華街和興業街交叉口處西10米

張家釀皮

男老闆年輕時在濮陽第一機械廠上班。 1994年一機廠倒閉, 為了生計, 他出國到日本打工, 被一位日本美女看上了, 追的很緊。 想到國內操勞持家的妻子,

他毅然地選擇了回國, 和妻子經營起一家涼皮店, 雖然掙得不多, 但可以朝夕相處。 為了保持涼皮衛生美味, 他們每天早早起來自己製作, 不忙的時候, 自己拌好一份, 倆人分著吃完。 忙的時候, 男老闆的眼睛總是時不時地掃媳婦一眼, 怕媳婦累著。 現在他們的孩子在市里上一高, 住校, 很少回家。 倆人經常算著孩子下課的點兒, 給孩子打個電話叮囑幾句, 一家人的日子平淡且溫馨。

地址:油田總部新華街北段路西

三品涼皮

盟城是油城數一數二大的成熟居民社區, 居住的絕大多數是油田退休老職工, 目前院內沒有一家小吃店或大酒店,曾經也前前後後開過不少小吃店,維持不了多久就關閉,唯獨離社區北門最近的“三品涼皮”店,開張至今已有6年半多時間,不能不說是個奇跡。小店不大,裡面放有兩張長方形餐桌,環境收拾得溫馨乾淨,很有在家吃飯的感覺。小店除賣涼皮外,還有手工水餃和肉夾饃,數涼皮的生意最好。他家調好的涼皮,面皮白裡透亮,麵筋吸附醋汁而泛黃,黃瓜絲顯著綠,辣椒油敞著紅,好吃又好看。

地址:油田總部盟城北門西側20米

漢中涼皮

店老闆是個利索時尚的資深美女(看到她第一眼,小編腦海裡馬上閃現出一個綽號:涼皮西施,中年版的),陝西漢中人,店裡只賣涼皮,有厚、薄兩種;辣椒也分兩種:特辣和微辣,她家的涼皮是正宗的陝西涼皮口味。小編聽鄰座女孩說,她在供應處上小學時就經常吃她家涼皮,現在上班了,還是最愛吃她家涼皮,這家店在供應處開了有20多年,夏天晚上經常不到7點涼皮就賣完了。小編想說的是,這家老闆到底會不會做生意,這麼好的味道居然沒開分店?夏天也不多做點,有的客人都吃不上。

地址:油田總部供應處菜市場東門斜對面,院內一樓後院

劉師傅涼皮(供應處)

劉師傅家的涼皮從來不放香菜,只放黃瓜絲。他自豪地告訴小編,他家的涼皮,每天光大酒店預定的有上百份,大酒店裡其中就有供應處鴿子樓。在大酒店,他家涼皮“身價”倍增,“身份”也從民間人氣小吃華麗轉身為一道清新爽口的高檔菜肴。小編發現劉師傅手不停嘴也不停,是個話嘮,他還說他家的涼皮冬天吃得過癮,夏天吃得爽快,春天吃得刺激,秋天吃得精神,是一道四季皆宜、不可多得的天然綠色食品;並且早中晚三餐都可以吃,在店裡吃不用洗碗,打包帶走也很方便。

地址:油田總部供應處菜市場東門北側

香辣辣涼皮

老闆娘原居住在油田前線單位——井下,井下涼皮好吃是出了名的。2005年,打算創業的老闆娘,跟著一對井下退休老職工夫妻學做涼皮,學了一個多月時間,終於掌握了井下經典涼皮的美味秘制配方。她取“井下”諧音,開了一家名叫“景霞”的涼皮店,生意好的不得了。2009年,老闆娘搬遷到了油田總部鑽井二公司,開了一家家庭作坊式涼皮店,命名“香辣辣涼皮”。她的辣椒香,涼皮筋道,味道很棒,甚至有人把剩下的湯汁也喝了,爽~真爽~酸爽得不要不要的~~

地址:油田總部干城社區(鑽井二公司)院內中心路口東

茶水房涼皮

涼皮分兩種,薄的叫涼皮,厚的叫釀皮。茶水房靠釀皮開成了餐飲連鎖機構,據說他家的辣椒油有秘方,需要花費2個多小時,由花椒、桂皮、茴香等20余種原料精心熬制而成。店裡的辣椒出名得現在成瓶賣,20元一瓶;釀皮很厚,能吃出面香味來。店面地處油城腹地,和局辦公樓、油田文化宮等相鄰,屬油城繁華地段。可能是物價上漲的緣故,現在茶水房釀皮用平盤盛,份量比以前少。不管怎樣,茶水房釀皮仍是油城吃貨們的心頭好,天氣火熱沒胃口時,老有人惦記著它……。

地址:油田總部中原路四聯商場斜對面

李恩賜涼皮

地址:油田總部中原路四聯商場斜對面

紅宇涼皮

這家店是原金堤路涼皮老家,店內乾淨,老闆熱情。紅宇涼皮是連鎖店,在濮陽縣和市里3號路也有店面,是濮陽傳統名吃,有二十多年的經營歷程,品質始終不變。他家的涼皮純手工傳統製作,做工精湛考究,加工過程十餘道工序,選用優質無添加物小麥粉,每張涼皮都很大很薄,切的也很寬,涼皮裡可以看到星星點點的黑芝麻。他家涼皮最大特色筋道、清爽可口。辣椒也是一絕,香噴噴、紅亮亮、油汪汪的,好吃不上火,如果在夏天吃,還會讓吃貨那種燥熱難安的情緒消減一大半。

地址:油田總部中原路四聯商場斜對面

火辣辣涼皮

火辣辣釀皮的前身就是位於局辦公大樓後面的茶水房釀皮,原茶水房釀皮1997年開業,2007年搬遷到中原路四聯商場對面後更名為火辣辣涼皮。20年間,有20多人登名拜師學藝,他們來自北京、天津、南京、山東等地,其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來自海南,是一名大二學生趁暑假期間跑來學習的。這家店的老闆為人相當實在,涼皮、調料的整個製作流程毫無保留地傳授,直到學徒在店裡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涼皮的色香味達到標準後才放行。這些年來,學徒們都很感激她,一直和她保持聯繫,時不時地給她打個問候電話。

地址:油田總部中原路四聯商場對面

井下燦花涼皮

說實在的,小編實是是不願意再寫這家了。這些年關於這家涼皮的報導,已經很多很多了。可由於這家涼皮店目前在江湖上的地位,又不得不提它。一走進這家店,在對面牆壁上最顯眼的地方掛著兩片獎牌,上面的內容分別是“最受消費者喜愛的涼皮品牌”和“濮陽市十大知名涼皮品牌”。店裡涼皮的吃法有調涼皮、卷涼皮、涼皮加涼麵兩摻,幹拌涼皮。只要是飯點,去他家就得排隊。店面靠近濮陽市油田第三高級中學,一份涼皮、一個麻辣餅(或蔥油餅),外加一瓶飲料,成了很多學生一頓午餐或晚餐的標配。

地址:油田總部五一路富泉花園東側

劉老頭黑釀皮

“一機廠”涼皮的發源地是青海,在油城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標著“一機廠”涼皮的小店,但各具特色。一機廠劉老頭釀皮店老闆是從青海過來的重慶人,他在沿襲青海涼皮傳統做法的基礎上,根據南方人的口味進行了改良,調料中的花椒、辣椒大部分是從重慶寄過來的,光辣椒的品種就有3、4種。在熬制辣椒油時,不同品種的辣椒按一定比例放入,加上重慶花椒、少量糖,熬出來的辣椒油麻、辣、甜、香,尤以麻辣為重。這家的黑涼皮用燙熟的韭菜調味,這是青海西寧回民的習慣做法。

地址:油田總部大慶路與江漢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

袁家白釀皮

一機廠袁家釀皮店最大的特點是老闆捨得放辣椒油和芥茉。我親眼看著老闆娘麻利地切好一碗白釀皮,黃瓜絲、香菜、蒜水、鹽水、醋、醬油、大料水一樣不少地放進去,最後又舀了滿滿兩大勺辣椒油,一大勺芥茉水(這家的芥茉水是西北芥茉粉用開水調製成的,原汁原味)。嫌這不夠,老闆還在每張餐桌上都放一個盛著辣椒油的不銹鋼調料小缸子備用。拌好的釀皮晶瑩油亮,吃一口,辣椒的香辣加上芥茉的嗆辣,辣得過癮,辣得酣暢,越辣越想吃,越辣越放不下。

地址:油田總部大慶路與江漢路交叉口向西30米路北

劉師傅涼皮(玉門路)

劉師傅涼皮總店的營業時間是早晨7點到晚上12點,飯點時間總是滿當當的,正常調好的涼皮很素,沒有任何蔬菜點綴。如果客人有需求,會根據客人的口味加上黃瓜絲、香菜等。這家的肉夾饃外皮酥脆,肉肉肥瘦搭配,香而不膩,湯汁也多,配上本家的涼皮,美味又管飽。 這家涼皮店已經開了整整有30年了,現在玉門路上的是總店,加盟店已有10多個,遍佈濮陽市五縣一區,最遠的一家店在山東莘縣,生意都很紅火。山東莘縣的那家涼皮店老闆從劉師傅這兒學到手藝後,2015年11月份投入40多萬元正式開業,僅僅一年時間就全部收回了本錢。

地址:油田總部玉門路21號

李十二涼皮

這家店的涼皮改良力度最大,沒有湯汁,調好的涼皮除麵筋外,配菜有胡蘿蔔絲、黃瓜絲、豆干絲、西蘭花、綠豆芽,撒上紅色、綠包的小尖椒圈等,更像是一道涼拌菜。李十二是一家中式速食連鎖企業,它的經營理念是把美味、健康、快樂與滿意帶給世界,多年來,它憑著先進的文化理念,可靠的食品品質,合理的價格定位,熱情周到的服務,優美舒適的環境,以及現代化的經營管理模式成為了濮陽餐飲業的一個品牌,店內除涼皮外,李十二米皮、袁一肉夾饃都很有名,曾獲得全國綠色餐飲企業。瞭解完李十二的背景後,對李十二涼皮的創新作法也就不足為奇了,它更多的是迎合了現代年輕人的口味。

地址:濮陽市黃河路與長慶路交叉處西北角

建工老太太涼皮

這家老闆1997年元月開始在建工院內賣涼皮,當時是5毛錢一碗,2個月後,隨物價一碗漲到了1塊錢,後來賣1.2元……2元……2.5元,直到現在的5元錢一碗。2012年,建工院內部分房屋拆遷,她的涼皮店搬到了建工北門菜市場商業街。2015年,老太太因患眼疾吃西藥,藥裡激素作用太大,她的臉一下腫得熟人都認不出來,女兒辭掉了外面的工作,回來幫她賣涼皮。街坊鄰居就給她出主意,起個店名吧,外人也好找,於是就有了“建工老太太涼皮店”的招牌。建工的年輕人都說,老太太涼皮還是小時候吃的那個味道。

地址:油田總部建工北門、綠景花園西門斜對面

油田人來自五湖四海,二、三十年來,

愛吃涼皮的心始終沒有變,

你覺得哪家涼皮好吃呢?

查看更多

目前院內沒有一家小吃店或大酒店,曾經也前前後後開過不少小吃店,維持不了多久就關閉,唯獨離社區北門最近的“三品涼皮”店,開張至今已有6年半多時間,不能不說是個奇跡。小店不大,裡面放有兩張長方形餐桌,環境收拾得溫馨乾淨,很有在家吃飯的感覺。小店除賣涼皮外,還有手工水餃和肉夾饃,數涼皮的生意最好。他家調好的涼皮,面皮白裡透亮,麵筋吸附醋汁而泛黃,黃瓜絲顯著綠,辣椒油敞著紅,好吃又好看。

地址:油田總部盟城北門西側20米

漢中涼皮

店老闆是個利索時尚的資深美女(看到她第一眼,小編腦海裡馬上閃現出一個綽號:涼皮西施,中年版的),陝西漢中人,店裡只賣涼皮,有厚、薄兩種;辣椒也分兩種:特辣和微辣,她家的涼皮是正宗的陝西涼皮口味。小編聽鄰座女孩說,她在供應處上小學時就經常吃她家涼皮,現在上班了,還是最愛吃她家涼皮,這家店在供應處開了有20多年,夏天晚上經常不到7點涼皮就賣完了。小編想說的是,這家老闆到底會不會做生意,這麼好的味道居然沒開分店?夏天也不多做點,有的客人都吃不上。

地址:油田總部供應處菜市場東門斜對面,院內一樓後院

劉師傅涼皮(供應處)

劉師傅家的涼皮從來不放香菜,只放黃瓜絲。他自豪地告訴小編,他家的涼皮,每天光大酒店預定的有上百份,大酒店裡其中就有供應處鴿子樓。在大酒店,他家涼皮“身價”倍增,“身份”也從民間人氣小吃華麗轉身為一道清新爽口的高檔菜肴。小編發現劉師傅手不停嘴也不停,是個話嘮,他還說他家的涼皮冬天吃得過癮,夏天吃得爽快,春天吃得刺激,秋天吃得精神,是一道四季皆宜、不可多得的天然綠色食品;並且早中晚三餐都可以吃,在店裡吃不用洗碗,打包帶走也很方便。

地址:油田總部供應處菜市場東門北側

香辣辣涼皮

老闆娘原居住在油田前線單位——井下,井下涼皮好吃是出了名的。2005年,打算創業的老闆娘,跟著一對井下退休老職工夫妻學做涼皮,學了一個多月時間,終於掌握了井下經典涼皮的美味秘制配方。她取“井下”諧音,開了一家名叫“景霞”的涼皮店,生意好的不得了。2009年,老闆娘搬遷到了油田總部鑽井二公司,開了一家家庭作坊式涼皮店,命名“香辣辣涼皮”。她的辣椒香,涼皮筋道,味道很棒,甚至有人把剩下的湯汁也喝了,爽~真爽~酸爽得不要不要的~~

地址:油田總部干城社區(鑽井二公司)院內中心路口東

茶水房涼皮

涼皮分兩種,薄的叫涼皮,厚的叫釀皮。茶水房靠釀皮開成了餐飲連鎖機構,據說他家的辣椒油有秘方,需要花費2個多小時,由花椒、桂皮、茴香等20余種原料精心熬制而成。店裡的辣椒出名得現在成瓶賣,20元一瓶;釀皮很厚,能吃出面香味來。店面地處油城腹地,和局辦公樓、油田文化宮等相鄰,屬油城繁華地段。可能是物價上漲的緣故,現在茶水房釀皮用平盤盛,份量比以前少。不管怎樣,茶水房釀皮仍是油城吃貨們的心頭好,天氣火熱沒胃口時,老有人惦記著它……。

地址:油田總部中原路四聯商場斜對面

李恩賜涼皮

地址:油田總部中原路四聯商場斜對面

紅宇涼皮

這家店是原金堤路涼皮老家,店內乾淨,老闆熱情。紅宇涼皮是連鎖店,在濮陽縣和市里3號路也有店面,是濮陽傳統名吃,有二十多年的經營歷程,品質始終不變。他家的涼皮純手工傳統製作,做工精湛考究,加工過程十餘道工序,選用優質無添加物小麥粉,每張涼皮都很大很薄,切的也很寬,涼皮裡可以看到星星點點的黑芝麻。他家涼皮最大特色筋道、清爽可口。辣椒也是一絕,香噴噴、紅亮亮、油汪汪的,好吃不上火,如果在夏天吃,還會讓吃貨那種燥熱難安的情緒消減一大半。

地址:油田總部中原路四聯商場斜對面

火辣辣涼皮

火辣辣釀皮的前身就是位於局辦公大樓後面的茶水房釀皮,原茶水房釀皮1997年開業,2007年搬遷到中原路四聯商場對面後更名為火辣辣涼皮。20年間,有20多人登名拜師學藝,他們來自北京、天津、南京、山東等地,其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來自海南,是一名大二學生趁暑假期間跑來學習的。這家店的老闆為人相當實在,涼皮、調料的整個製作流程毫無保留地傳授,直到學徒在店裡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涼皮的色香味達到標準後才放行。這些年來,學徒們都很感激她,一直和她保持聯繫,時不時地給她打個問候電話。

地址:油田總部中原路四聯商場對面

井下燦花涼皮

說實在的,小編實是是不願意再寫這家了。這些年關於這家涼皮的報導,已經很多很多了。可由於這家涼皮店目前在江湖上的地位,又不得不提它。一走進這家店,在對面牆壁上最顯眼的地方掛著兩片獎牌,上面的內容分別是“最受消費者喜愛的涼皮品牌”和“濮陽市十大知名涼皮品牌”。店裡涼皮的吃法有調涼皮、卷涼皮、涼皮加涼麵兩摻,幹拌涼皮。只要是飯點,去他家就得排隊。店面靠近濮陽市油田第三高級中學,一份涼皮、一個麻辣餅(或蔥油餅),外加一瓶飲料,成了很多學生一頓午餐或晚餐的標配。

地址:油田總部五一路富泉花園東側

劉老頭黑釀皮

“一機廠”涼皮的發源地是青海,在油城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標著“一機廠”涼皮的小店,但各具特色。一機廠劉老頭釀皮店老闆是從青海過來的重慶人,他在沿襲青海涼皮傳統做法的基礎上,根據南方人的口味進行了改良,調料中的花椒、辣椒大部分是從重慶寄過來的,光辣椒的品種就有3、4種。在熬制辣椒油時,不同品種的辣椒按一定比例放入,加上重慶花椒、少量糖,熬出來的辣椒油麻、辣、甜、香,尤以麻辣為重。這家的黑涼皮用燙熟的韭菜調味,這是青海西寧回民的習慣做法。

地址:油田總部大慶路與江漢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

袁家白釀皮

一機廠袁家釀皮店最大的特點是老闆捨得放辣椒油和芥茉。我親眼看著老闆娘麻利地切好一碗白釀皮,黃瓜絲、香菜、蒜水、鹽水、醋、醬油、大料水一樣不少地放進去,最後又舀了滿滿兩大勺辣椒油,一大勺芥茉水(這家的芥茉水是西北芥茉粉用開水調製成的,原汁原味)。嫌這不夠,老闆還在每張餐桌上都放一個盛著辣椒油的不銹鋼調料小缸子備用。拌好的釀皮晶瑩油亮,吃一口,辣椒的香辣加上芥茉的嗆辣,辣得過癮,辣得酣暢,越辣越想吃,越辣越放不下。

地址:油田總部大慶路與江漢路交叉口向西30米路北

劉師傅涼皮(玉門路)

劉師傅涼皮總店的營業時間是早晨7點到晚上12點,飯點時間總是滿當當的,正常調好的涼皮很素,沒有任何蔬菜點綴。如果客人有需求,會根據客人的口味加上黃瓜絲、香菜等。這家的肉夾饃外皮酥脆,肉肉肥瘦搭配,香而不膩,湯汁也多,配上本家的涼皮,美味又管飽。 這家涼皮店已經開了整整有30年了,現在玉門路上的是總店,加盟店已有10多個,遍佈濮陽市五縣一區,最遠的一家店在山東莘縣,生意都很紅火。山東莘縣的那家涼皮店老闆從劉師傅這兒學到手藝後,2015年11月份投入40多萬元正式開業,僅僅一年時間就全部收回了本錢。

地址:油田總部玉門路21號

李十二涼皮

這家店的涼皮改良力度最大,沒有湯汁,調好的涼皮除麵筋外,配菜有胡蘿蔔絲、黃瓜絲、豆干絲、西蘭花、綠豆芽,撒上紅色、綠包的小尖椒圈等,更像是一道涼拌菜。李十二是一家中式速食連鎖企業,它的經營理念是把美味、健康、快樂與滿意帶給世界,多年來,它憑著先進的文化理念,可靠的食品品質,合理的價格定位,熱情周到的服務,優美舒適的環境,以及現代化的經營管理模式成為了濮陽餐飲業的一個品牌,店內除涼皮外,李十二米皮、袁一肉夾饃都很有名,曾獲得全國綠色餐飲企業。瞭解完李十二的背景後,對李十二涼皮的創新作法也就不足為奇了,它更多的是迎合了現代年輕人的口味。

地址:濮陽市黃河路與長慶路交叉處西北角

建工老太太涼皮

這家老闆1997年元月開始在建工院內賣涼皮,當時是5毛錢一碗,2個月後,隨物價一碗漲到了1塊錢,後來賣1.2元……2元……2.5元,直到現在的5元錢一碗。2012年,建工院內部分房屋拆遷,她的涼皮店搬到了建工北門菜市場商業街。2015年,老太太因患眼疾吃西藥,藥裡激素作用太大,她的臉一下腫得熟人都認不出來,女兒辭掉了外面的工作,回來幫她賣涼皮。街坊鄰居就給她出主意,起個店名吧,外人也好找,於是就有了“建工老太太涼皮店”的招牌。建工的年輕人都說,老太太涼皮還是小時候吃的那個味道。

地址:油田總部建工北門、綠景花園西門斜對面

油田人來自五湖四海,二、三十年來,

愛吃涼皮的心始終沒有變,

你覺得哪家涼皮好吃呢?

查看更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